瞿建民║过年,关于父亲的炒花生(散文)

  大年初七,寒风乍起的傍晚,忽然再次想起了父亲,顺带有童年少年时的彩色影像,在眼前播放。

  

  小时候,每逢春节,桌上总有一盘父亲爱吃的炒花生。炒花生,由于个人喜好的缘故,我是不大偏好的,我爱吃煮花生,带淡淡的咸味,无论连壳煮还是颗粒煮。但父亲一生不讲究吃穿和其他享受,所以仅有的小吃嗜好,家人也就宽容而尽量满足。比如橘红糕,我成年后在外旅游看见,必买。比如炒花生,童年少年时期,只要父亲吩咐我替代他掌勺,一向抗拒厨务的我必无怨言。

  

  通常父亲总是自己动手炒花生,父亲不是一个喜爱和擅长指挥他人的人,即使孩子们也不例外。所以只要有空闲,父亲总是亲自动手,绝不让我去帮忙。只有春节特别忙碌,父亲在母亲的安排下,做其他事情时,才会嘱咐我替他一会儿。

  

  家里那时已从新街搬迁至南门。九十年代中期,一只30厘米左右直径的黑色平底锅,母亲常用来烙饼,炒花生也用它。父亲教我坐在炉前的小凳上,以铝制锅铲(那时铝制品普遍,不懂其危害,我独立后用竹锅铲),撒一些细盐,不停翻炒粒粒圆实的大花生。现在回忆,应该是远方的姨妈舅舅们寄来的,母亲的亲人大多数在外地,吃花生似乎不用在梅城购买。

  

  父亲是技术人员,理工男,对于厨艺的技术指标与效能亦要求甚高。据我数十年观察了解,与强迫症无关,与习惯的严谨负责有关。每次实施前,父亲只是和蔼地说明,花生只有不停地翻动,才不会焦糊。父亲年轻时喜好人物素描,学的又是测绘……后来我分析,也有出于天性的宏观审美,以及职业习惯,才如此略显苛求。他希望炒熟的一盘花生,个个油光铮亮,红润光滑,没有丝毫焦糊斑。

  

  而对于惰性较重发散思维,时常恍兮惚兮的童年少年时代的我来说,这种要求,似强人所难。而父亲一贯蔼然其色,教之谆谆,怎么好意思推辞、敷衍。于是,厨艺至今仍不良的我,从那时起,就不得不采取一种中正调和、利人利己、文过饰非、皆大欢喜的应对措施。

  

  我炒花生,焉有不糊之理,不焦之时。即使再谨遵父命,不停翻炒,也有一些疏忽,导致个别花生粒焦糊。

  

  我不吭声,偷偷把它们吃掉,不是积累起来一起吃掉,而是糊一粒吃一粒。

  

  如果我在厨房,炒花生时背对父母;如果在外屋,则父母在厨房,更看不见。

  

  由于我毕竟还算总体细心之人,所以每锅炒糊的花生,只有数粒,不至因偷吃而显得盘内公餐部分数量可疑。大花生的油性十足,所以,每逢花生上桌,各式佳肴齐聚,众人举筷子之际,我肚内已饱。

  

  如此小小的可笑可爱的温馨时刻,于今是再也不会有了。

  

  这个月,有父母和我相距很近的三个生日。我上有姐姐,下有弟弟,人生过半,看情形,总觉得愧对于姐弟,仿佛因了生日的相近,父母把太多的优势遗传和熏陶给了我。

  

  我生而只有这一双亲生父母,虽然他们,从小未对我作特别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之要求,未刻意要把我培养造就成什么人——仅有希望我学理工,我未从命。父母自身也是平凡,一辈子除了以技术安身立命直至退休,并无非凡理想,非常壮举。然而从做人处世来说,综观父亲的一生,从无有愧对祖先、家族和社会的事,相反,于无意之中,还是为祖先、家族和社会做了一点值得称许的事。母亲在社会的成就,虽不如父亲,但于公义方面,也是对得起祖先、家族和社会。

  

  我无意拼爹,炫耀家世,其实也无显赫之爹可拼,煊赫家世可炫耀。然而作为平民之后(特指凭技术谋生不靠祖宗家族遗产和皇家狗粮猫粮生存),觉得有这样一生一世问心无愧天地人的父母,,他们未曾使子孙蒙羞,我必回报他们以不因我而感到羞耻。

2017年2月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瞿建民║《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外一篇(散文)

 【作者简介】瞿建民,男,汉族,80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爱好文学、绘画。

编辑:赵子莲;校对:刘筱婕

策划:周逸帆;责编:柳馨梦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0)

相关推荐

  • 心香一瓣|长大依然盼过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为此大家不辞辛苦拖家带口奔走在回家的路上.天天关注着疫情的动态,关心着亲朋好友归乡的行程,也打开了我对"年"的 ...

  • 《变形计》小黑:父亲坐牢母亲改嫁,孤苦伶仃因家族遗传病离世

    几年前,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变形计>被人广泛关注. 这个节目打着"城市孩子与山村少年互换生活"的口号,纪录大山深处的孩子来到城市享福以及城市叛逆少年回乡改造,最后迷途知 ...

  • 让爱流动之六:爱入歧途

    题记: 家族中的孩子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爱着家族成员,同时也承接着家族中他人的责任与命运. 如果家族当中有精神病人出现,往往会延续多代.这成了一个当今医学无法解释的的现象,西方医学往往会归结为是家族基 ...

  • 广州立明堂沈立明:《祖先颂》看完后,感动了无数人!

    各位爱学习的家人,你好!我是立明堂国学老师张营,欢迎走进"易经知识学堂"弘扬传统大智慧,让你开智开悟的课堂,择优避凶,帮助身边人,积累福报. 亲爱的父母祖先: 我是您的后代,感恩您 ...

  • 清明对孩子的意义:生命、爱和传承

    最近收到一个当事人的求助,希望我帮助孩子做沙盘分析和辅导. 周贤老师你好,我的孩子9岁,不爱学习,专注力不够,情绪阶段性爆发,自己不能控制.2021年1月,参加了一个训练营,画家族树,没画完,就表达想 ...

  • 大年夜

    那年,我初出校门,远离老家到北方"混饭碗",对未来一片迷茫. 年底,父母来信说,过年别回家了,赶上赶下的,车站又乱,车上又没座位,花了盘缠去了路费,挣点钱都交给铁路了. 父母的意见 ...

  • 瞿建民║人生在世,朋友是什么(散文)

    列宁说,世界上有两个字用得最多,也最难得,那就是"朋友"!列宁当时可能把"知己"当成了"朋友",我们不敢奢求知己,恐怕连朋友在当今社会也真的 ...

  • 瞿建民║《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外一篇(散文)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经意的一瞥,就已隔经年.有些日子,像一瞬间那样短暂,有些日子,像永远一样漫长. 生命中有些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未曾留下什么,也未曾带走什么: ...

  • 瞿建民║人到中年,生活需要坚持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面讲述道,程勇的父亲被查出得了重病必须动手术,但手术费用昂贵,程勇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就用自己的破面包车载父亲回家.他一边开车,一边焦虑地回头看看躺在车上的父亲. 中年人 ...

  • 瞿建民║初春,小雨

    我喜欢小雨缠绵的辰光,更喜欢在小雨中觅得了那一份早春的感觉.古人诗云:"西寒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是的,岭南只适合于静听中,才可听见丝竹声声 ...

  • 瞿建民║你在的冬天,就是浪漫

    南方的冬天,坐在海边听海浪的声音,手中新鲜的椰子汁,奶白色的汁液,从喉咙流向心田,丝丝浸出甜蜜.南来北往的人,在南方的暖阳里行走,说着不同的方言. 在冬天的南方海边,沿路都有结着厚厚香蕉的树木,仿佛冬 ...

  • 付建民原创散文丨故乡的雪

    故乡的雪 文/付建民 清明时节雪纷飞,枫叶之国盼春归. 此时华夏芳菲尽,种瓜种豆满田园. 清明假期,我在我的田园中辛勤劳作,栽下了朋友送来的菜苗,有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苦瓜.芸豆等,充分地享受着 ...

  • 儿时过年的记忆 / 周建民

    儿时过年的记忆 周建民 每当听到两个小孙女,跳着蹦着唱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 ...

  • 马建民【散文】我和我的两部手机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我和我的两部手机 文//马建民 一部老年手机,已伴随我走过了十多个 ...

  • 马建民【散文】“麦稍黄,女看娘”

    文//马建民 立夏过后,田里的冬小麦进入成熟期.尤其是小满到芒种这段时间,眼看着麦梢颜色越来越黄.灌饱了浆.上足了面的麦粒,像是急着要从麦穗上跳出来似的. 繁忙的夏收就要开始了.在我们陕西关中地区,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