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哲学爱好者必不可少的一本书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为西方学子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哲学的一本入门书籍,后来被翻译成中文,成为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学院校关于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影响很大。读完之后,我觉得对国学,哲学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收藏这本书,因为它会让你对中国历史,哲学体系有个大纲性认识,所谓的“纲”,是网中的大绳,所有细绳都连在大绳上。
这本书开篇介绍就介绍什么是哲学,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儒释道对圣人的定义,超道德价值的概念,宗教与哲学等等关于中国哲学的背景和精神的命题,介绍完背景再细入阐述各家的起源,各家的代表人物,书中从东周春秋时期开始讲起,经秦汉,一直到宋明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最后讲佛教的传入,中国的哲学与历史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封建社会,各时期的思想家的思想关联着政治与社会的秩序问题,如西周之前和汉朝是儒家为代表,秦国是法家为代表,后面随着朝代的更替儒学也是不断在改进,叫新儒学。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加正面的积极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也因此,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需要高文化才能学习,甚至说哲学不是学来的,而是由感悟而来,由生活,人生体会而来,当然有哲学的书,哲学的专业,哲学的课程,这说明哲学是可以学习的,因为中国的哲学习惯上是充满比喻例证,也就是所谓的哲理,形象化,比如说“方”与“圆”,是一对具有深刻哲理内涵的意象,方是刚,圆是柔;方是规矩,原则,圆是变通;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方圆结合,刚柔相济,阴阳相生。每个人心中都有哲学,有知识不一定有学问,没知识不一定没学问,比如中国的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本为一介樵夫,却有很高的悟性,得到五祖弘忍的衣钵。
这本书总共有二十八章,内容相对来讲算是通俗易懂了,有几节是比较晦涩的,后面几章我读不进去,可能是十来天都在读这本书,感到枯燥了,自己水平也是一方面因素,所以书要反复读,才能更好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