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五五部位火包穴
[董师原文]
部位:在足第二趾底第二道横纹正中央。
主治:心痛、肝病、难产、胎衣不下。
取穴:平卧,当足次趾底第二道横纹正中央是穴。
手术:用三棱针扎出黑血立即见效,用毫针针深三至五分。注意:禁灸,孕妇禁针。
[诠解发挥]
穴名:火包者,心包也,本穴能治心绞痛,故名火包。
新用:小肠疝气,女子干哕,经血不调、解酒等症。
定位及取穴:在第二足趾脚底第二道横纹正中央。
现代解剖:肌肉:屈趾短肌肌腱中。血管:足跖侧固有动静脉形成之血管网。神经:内跖神经之趾支。
解说及发挥:
1.穴名火包能治厥阴心包之病。本穴在胃经上,透过“胃与包络通”,治心绞痛甚效。本穴位置接近井穴,故能急救,治真心痛,痛如绞,甚效。
2.本穴治前述各病,点刺出血更效。
3.本穴火包穴与奇穴“独阴'相符,主治除胎衣不下外,尚有小肠疝气,女子干哕,经血不调等症,因此应用火包穴时,可合人独阴穴之主治考虑。
4.解酒者,穴在胃经,强胃也,井穴范围亦治急症也。
5.本穴在胃经上,阳明经多气多血,且对应于阴部,能治经血不调。
6.太极全息之足躯顺对,对应于阴部,善治阴部病,又与食指相对应,食指的几个穴皆能治疝气。本穴亦能治小肠疝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