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随笔:邦加沙横的渔人码头(组图)

2014-03-09 16:49

海滩后面是荒野,长着许多高耸入云的大树,原生态的景象,荒野与海事瞭望塔相互映,构成和谐画面。也反映印尼人海事很尊重自然,不会像中国人,为了施工方便,便把周围的原野、草地、树木等,加以清除。

小小的避风港,由于水流没有循环,水质很脏。

通向渔人码头的长堤,每天都有不少海产上岸,运到市场,也可以在本地购买。其中大部分也车载到省府槟港上大轮船,运到新加坡、马来西亚。

浩瀚的大海,一望无边。

运输海产品的外地船只。

码头一侧的海滩,水质已经受到影响。

过这个跷跷板还真的不容易,何况又担又抬。

准备发运到马来西亚的海产,写的是收货人A Tong(按照闽南或潮州音读“阿东”的马来字拼音)。

这箱是寄到新加坡的,收货人SLH,也是华人,姓名拼音起头的三个字母。

每个箱子里,应该都加了冰块及食盐,以作防腐。

这位是武吉斯人(Bugis),属于苏拉威西的善于航海运输及捕鱼,也是喜欢漂泊印尼各地的少数民族。他还是我妻舅的熟人。

印尼交通部海事港务方面的机构,也是该港口的主管单位。

简陋的食肆,自食其力的好例子,可惜当地人口稀疏,客流太少。

省府槟港机场至各个镇区的大客车票的代售店。

好像是茄子(Terong)树。

野生的芋头(Keladi),除了根茎之外,其嫩叶梗都可以入菜。

沙横(Toboali)处于印尼邦加的南端,是南邦加县(Kabupaten Bangka Selatan)的县府,人口稀少,很多地方都还处于原生态的环境,很适宜人类居住,尤其临海,气候温润,海产品丰富便宜。

太太家前面隔着一条平行的马路,就有个很小的港口,好像没有名称,当地华人叫它”石桥“(Sak Khiau),我们姑且称之为渔人码头吧,因为那里有一个很长的海堤,通道深水处,能够停泊渔船与小型客货船,极为简陋的码头。

估计也是荷印时代的遗物吧,听太太讲小时候海堤上铺的是石头路,原先很漂亮,现在是黄泥了,雨天一片泥泞,吃荷兰殖民时代兴建的基础设施老本,导致年久失修,是印尼普遍现象,瞎子闹眼疾——没治了!

遇见一位骑摩托的汉子,与我闲聊几句,原来是我妻舅的熟人,有过生意来往,和他买过海参。他是武吉斯人(Orang Bugis),一个喜欢漂泊四方,四海为家的苏拉威西海上少数民族,他们是善于航海、搞运输及捕鱼的专业户。

据知,全印尼甚至新加坡及马来西亚都有他们的踪迹,甚至新马也有武吉斯村,印尼前副总统优素·卡拉,还有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就是武吉斯人。

我对他说:“Orang Bugis akhli pelaut!"(武吉斯人是航海专家),他很受落,不过说早已上岸,也没有船只了,有点无奈的语气。我很理解,就像牧区的蒙古族人,一旦没有羊群及骏马和牧羊狗,没有帐篷蒙古包,而像汉人一样生活,就会感到天塌下来了。

他告诉我,这些渔产是刚从海上捕来的,装箱之后运到槟港的Pangkal Balam(砖窑)港,然后运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是供应饭馆的。

他甚至知道,做这个生意的并非邦加人,而是苏门答腊的Bangan Siapiapi(峇眼阿比)来的老板。据我了解,峇眼的华人很多做渔产生意的,因为他们还是闽南人为主,有与新马联系紧密的优势。

离码头不远的地方,还是个很幽静的海滨,因为离码头近,加上城市的污水流入,就不是很干净了。不过沙滩还是洁白的,就水质差了一点。

看到海事瞭望塔竖立在那里,周围不远处都是茂密的树林原野,证明印尼人还是很敬畏大自然的,对于树木不至于赶尽杀绝,好像中国就没有这种文化,为了施工方便,或者为了政绩工程,可以铲掉草地、砍伐老树,所以雾霾就是大自然的惩罚。

在码头一带闲逛,空气特别清新,远一点的大海,海水特别洁净。不过我深感,假如发生海啸,这一带连我太太家的下街(Ha Kai),都会报销。

现在写此文的时候,看见那湛蓝的海水,一望无际的海洋风光,联想到马来西亚飞北京的波音777飞机,坠入汪洋大海,二百多号人葬身鱼腹,真是惨不忍睹!悲剧!哀思如潮.........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

院子里面晒太阳的空间

03月10日 09:01

回复:

看见那湛蓝的海水,一望无际的海洋风光,联想到马来西亚飞北京的波音777飞机,坠入汪洋大海,二百多号人葬身鱼腹,真是惨不忍睹!悲剧!哀思如潮.........

春雨绵绵(香港)

03月10日 12:52

回复:

回复@院子里面晒太阳:心理拔凉拔凉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