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靳东仍未消失,中老年妇女如何找到心灵寄托

——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一个月前,江西一名61岁女性因迷恋“靳东”离家出走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短视频平台上的假靳东与其背后的产业链浮出水面。抖音上有2000多个假靳东的账号,以中老年女性用户为目标,进行感情投资,进行销售欺诈活动。而现在事发已一个月了,假靳东还未消失,还有无数的账号在欺诈着无数中老年妇女。

无数个想要和假靳东谈恋爱的阿姨们,在网络上疯狂表达着自己的爱意。“你是明心,我是个农村女子,不能跟你合拍。”“我是他家的老黄牛,累了苦了有谁理解?这一生我受尽人间酸甜苦辣,无人过问。”她们现实生活中任劳任怨,日复一日地做着家务,她们是妻子,是儿媳,是妈妈,唯独不是女人,不是她们自己,一直需要依附与奉献。

生活日常的负苛琐碎和整个社会意识,束缚剥夺了她们当女人的权利和能力。这样过度强调以他人为核心的角色,导致她们的自我情感价值过度被压抑。从而带来的是一种生活上的空虚与无意义感。加上个人认知的局限性,与网络上的信息不对称,更容易将心灵寄托在这样一个虚拟的网络中。

尤其是在现如今的文化环境中,人们总是潜意识地认为中老年人似乎是没有追求美追求爱的特权。她们不能大声地谈论爱、性,恣意打扮与追求爱好像是年轻人才有的特权。而这其实只不过是“女人唯一的资本只有年轻”这种偏颇思维的美化,因此才会认为中年妇女提出爱与美是违和的。“人都会死,我要勇敢地活一次。”今年60岁的黄月阿姨这话让人第一反应觉得甚是荒诞,但是这背后是她在勇敢的冲破过去的文化给她带来的半生的枷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意,只不过这是一场利益的骗局才让人觉得可笑罢了。

这一代的中老年妇女,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她们的前半生在相对封建的环境下成长,塑造了她们的行为与思考,做一个乖巧符合封建世俗的年轻人。社会突然发生巨大变革,她们又要做一个包容而落伍的长辈。这样的冲突与矛盾对她们的精神造成巨大的压力。社会世俗的变化过快,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更快的接受和吸收,而对于人格基本完全形成的中老年群体是对精神的巨大扭曲。

这一代的中年妇女,到如今的社会,已经不需要再为温饱忙碌。物质条件的上升让她们惊觉以前认为只要吃饱就可以的幸福感觉并没有到来,反而仍有无尽的空虚与悲伤,仍然日夜操劳,生活并没有什么幸福感。假靳东之所以有上千个账号,对中年妇女尤其是农村的中年妇女屡试不爽,这首先是社会转变带来的社会问题。而这在某些方面其实更是中老年妇女的一个人性的解放,也许在具体的事件上看起来如此无厘头,但是这背后的呐喊是人类对幸福对爱的追求。

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应该只是去嘲笑这些群体,更多的是给予这部分群体爱的关怀。她们上当受骗的原因是缺乏爱。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心理健康上的关注,从关注自己周围的中老年妇女开始,比如我们的母亲。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在物质丰富的现在,我们更加需求的是爱,中老年人也是如此。

文/辛丽霞(山西财经大学)

继续阅读(剩余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