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经世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

徐经世“肝胆郁热,脾胃虚寒”学术经验浅析

徐经世,号筱甫,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顾问、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先生临症50余载,学验俱富,对肝胆脾胃诸多病症的论治颇具心得,并根据临床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肝胆郁热,脾胃虚寒”的学术思想,以此指导临床实践,每获良效。今对此做初步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1.理论溯源

考阅历代医籍,虽未见“肝胆郁热,脾胃虚寒”之确说,但明此一意者却不乏其书,其中所述最详者当属仲景《伤寒》、《金匮》两书,《伤寒论》厥阴篇有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今但从脏腑辨之,此条文所表现的临床症象皆属肝胆脾胃范畴,其中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应责之于肝胆之郁热,而饥而不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则应求之于脾胃之虚寒,仲景所制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皆由此而出,其中乌梅丸更是为后世医家所称道。此外,书中制三泻心汤以泻痞结;黄连汤以治胸中有热,胃中有邪之腹中痛、欲呕吐者,皆属寒热并投,肝胆脾胃兼治之方。后世李东垣以善治脾胃而著称,其所著《兰室秘藏》一书中,曾载有枳实消痞丸以主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之症,此方非仅为苦寒降泻,下气消痞而设,方中伍用黄连、干姜,苦辛平木,肝脾同治。而清代叶天士,对此说亦有颇多创见,观叶氏《临症指南医案》木乘土门,其反复强调治肝安胃之大法,而在叶氏临症用药中对仲景乌梅丸倍加推崇,并简制其方名为安胃丸,其酸苦涌泄,辛温散寒,寒热并施,用以制木安土(读者可从叶氏医案中详阅之)。他如左金丸,越鞠丸,黄连温胆汤皆是治疗肝胆郁热,脾胃虚寒的要方,其中寓意亦不言可喻。但为何导致这种病理的出现,仍须明晰其理。

2. 临证体悟

    前贤对“肝胆郁热,脾胃虚寒”的病理状态未做深入阐述,今先生通过对经典的熟读精思以及数十年的临床积验,从肝胆脾胃四脏腑生理病理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脾胃运化功能的健旺正有赖于肝的疏泄,若肝失疏泄,则病于脾,所谓“木乘土位”、“木贼土虚”皆为言此;反之,脾病亦可及肝,因肝为木气,赖土以资培,若脾胃运化功能失健,影响肝气的冲和条达,则见“土壅木郁”之证。另外,胆随胃降,胃随胆升,若胆胃升降有序的功能有失常态,则见脘胁胀满,嗳气吞酸,黄疸便结等病症,肝胆脾胃之间这种相应为用、相失为病的关系决定了此四者同病现象的出现。但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郁滞,且体阴而用阳,临床多郁而易热;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其病多湿而易寒,故肝胆脾胃四者同病,按其临床转归常会出现寒热交集的病理表现,今从临症所见又非仅如此,而“肝胆郁热,脾胃虚寒”之寒热各居其位的隔拒状态更为显见,因此从治疗上当须顺应而治。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无节制,纵饮多食,且无规律,每每伤及脾胃而化湿、生寒,加之渴求欲壑而不遂者甚多,因病而郁,因郁而病,病患多郁,久则五志过极而皆化为火,“肝胆郁热,脾胃虚寒”则成为引起临床诸多病症常见的病症机因之一。今从临床观之,不论是脾胃病证,还是肝胆病证皆可见及,其临床多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饮食不振,多食饮冷即胀,嗳气吞酸,口中干苦,但喜热饮,或口舌生疮,口中秽臭,或胁满刺痛,目肤色黄,或不寐多梦,心烦易怒,或大便干稀不一,小便偏黄,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细弦或数等,有鉴于此,先生根据先哲四逆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味,所制消化复宁汤(竹茹、苍术、柴胡、黄芩、枳壳、郁金、延胡索、白芍、山楂、蒲公英、车前草、谷芽、麦芽),用于胆囊炎、胆石症、胆汁反流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可谓得心应收。方中用药,利胆调腑,消炎止痛,健脾和胃,具有调中有利、通调结合的作用,为阴阳转枢之剂,共奏修复消化之功。此外,黄连温胆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左金丸、丹参饮、越鞠丸等皆为先生所喜用,其中黄连温胆汤对胃脘痛、痞满、吞酸、呕吐、胁痛诸病而有肝胆郁热、脾胃虚寒见症者,用之无不应手而效。此方以半夏、枳实、陈皮、生姜辛温散寒、健脾和胃,黄连、竹茹清泻肝胆郁热,虽寒热并施而无犯助热寒中之弊。但“方有定法,治有常变,立方固因于症,又须因证随之而变”,故先生选方用药,必依证而择之。若脾胃虚寒甚者常以黄连温胆汤加熟附、以煨姜易生姜,其中煨姜温而不燥,既不若生姜辛温宣散,又不如干姜温热伤阴,于脾胃虚寒,肝胆郁热者用之最宜,常配以蒲公英寒热并用,协同治之。若肝胆郁热伤阴而口中干苦者,常以白芍、石斛益之,若心烦易怒、不寐多梦、头晕头痛者,又以天麻、炒菊花、珍珠母、酸枣仁、甘麦大枣等平肝熄风、养心安神。若大便溏泄,木贼土虚者,以葛根、荷叶、薏仁、扁豆花健脾利湿、升清止泻甚效,若热郁便结者,酌以芦荟泻肝通腑。诸如此类用药,细数不尽,但归纳先生用药特点,可以“温而不燥,凉而不寒,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数字概之。

3. 案例举隅

    案1   陈某,男,30岁。合肥市人。门诊时间:2005年5月5日。

自诉反复右胁隐痛3年余,伴有胸闷不舒,失眠多梦,口干舌苦,时有呕逆泛酸,纳谷不振,大便时干时稀,小溲黄。原罹患慢性胆囊炎5年,曾经多次在其它医院进行中西诊治,于2005年5月前来中医附院求治。刻下患者精神不振,时显心烦意乱,体检除胆囊区有轻度压痛外,未发现有其它阳性体征,观其舌质红,苔腻微黄,脉细弦。生化检查示肝功能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超声检查示慢性胆囊炎。治予舒肝利胆,斡旋气机,清化湿热,和胃安神。方用消化复宁汤(自拟方)加减:  姜竹茹10g,陈枳壳12g,柴胡梗10g,姜半夏10g,绿梅花20g,延胡索15g,代赭石12g,广郁金12g,酸枣仁25g,炒川连3g,车前草12g,炒谷麦芽各15g。(10剂), 药进旬日,症状消失,继用药2月巩固疗效。停药随访至今,病情未再复发。

按:本案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究其致病机因,乃系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其中右胁疼痛,心烦,口干苦,呕逆,纳呆,大便干稀不调,溲黄等皆为肝胆郁热,脾胃虚寒之候,今用消化复宁汤加减以调和肝胆、健脾和胃、平衡升降斡旋气机而效著。

    案2  王某,男,35岁。门诊时间:2007年12月20日。

上腹及胸骨后隐痛不适伴嗳气、返酸4月余。每因受凉诱发或加重,口苦口干,曾作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服用西药治疗效不显,食眠一般,二便调,舌质红苔滑,脉弦细。此乃肝胃不和,气机逆乱之象,拟予扶土抑木,和胃调中法为治。方药:姜竹茹10g,陈枳壳12g,炒苍术15g,广陈皮10g,姜半夏10g,炒川连3g,川朴花10g,乌贼骨(焙)15g,蒲公英20g,石斛15g,炒丹参15g,白檀香6g。(10剂)二诊:药后症减,停药后诸症再发。原方减乌贼骨、加煨姜6g。服上方月余,腹部隐痛消失,嗳气、泛酸亦大为减少,春节期间停服药1周,诸症亦未有反复,嘱其原方继服15剂以资善后。

按:“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中医“胃脘痛”、“反酸”等范畴,或因情志不舒,或因刺激性食物、烟酒过度,或因郁热内蕴以使胃气上逆所致,故本案中施以黄连温胆汤,辛开苦降,和胃降逆,再添绿梅花、川朴花以开郁醒脾,石斛以柔养肝阴,丹参饮以理气通络止痛,又以乌贼骨一味制酸止痛,终以煨姜合公英清肝暖胃。诸药合用,使逆气得降,肝气俱舒,郁热得清、胃气得和、疼痛得消、呕逆得止。

    案3  周某,女,68岁。住肥东教育局宿舍。门诊时间:2005年8月9日。

嗳气、吞酸已有10多年,时轻时重。曾经检查拟诊胆汁反流性胃炎,选用多方治疗,病情不稳,遂来延余诊治。宿有冠心和脂肪肝病史,形体虚弱,诊脉细弦而右大于左,舌质黯淡,苔黄,以脉症分析乃系木乘土位,气机横逆之象。治用降逆和胃,转顺气机为宜。方药:姜竹茹10g,陈枳壳12g,云茯神20g,广陈皮10g,姜半夏12g,炒川连3g,红豆蔻10g,代赭石15g,明天麻15g,炒丹参15g,白檀香6g,(10剂)。2007年7月23日,患者第2次到来为孙子治疗,并告2年前给其开方10付中药就治好了她的吞酸病,至今未发。

按:吞酸一症,昔贤河间主热,东垣主寒,虽一言其因,一言其化,但主要仍因寒则阳气不舒,气不舒则郁而为热,热则为酸,所以酸者尽是木气郁甚,熏蒸湿土而成。《灵枢·四时气》有云:“邪在胆,逆在胃……”,而后世也有“肝随脾升、胆随胃降”之理,说明脾胃升降与肝胆有直接关系,所以治疗吞酸拟用镇逆和胃,转顺气机之剂较为切体。方取黄连温胆以清化痰热,并以红豆蔻散寒燥湿,醒脾和胃,佐黄连以辛通苦降,抑制肝木,而赭石与檀香同伍则可行气降逆,使胆胃和谐而收功。

结语:“肝胆郁热,脾胃虚寒”的学术思想是先生在继承古代先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数十年的临床体悟所得,观以上数案,虽属不同病症,但皆以“肝胆郁热,脾胃虚寒”理论指导用药而获效。先生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环境的改变,“肝胆郁热,脾胃虚寒”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极为广泛,除以上所举病症外,如中医肝病、不寐、嗳气、痞满、呕吐、头痛、黄疸、泄泻、心悸等诸多病症,皆可用其指导临床用药而取得显著疗效。故先生“肝胆郁热,脾胃虚寒”学术思想的提出对于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