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玩转中秋
明天就是中秋佳节。古往今来,人们多秉承圆满的观念,对中秋佳节倍加重视。赏月、吃月饼构成了这一节日的亮点。事实上,中秋节诸习俗有着深厚的传统渊源和漫长的演变历程。今日螺蛳君带大家看看这一节日及习俗的前世今生……
渊源:众说纷纭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可谓众说纷纭,一般有以下几种:
1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中秋节源于上古时期就开始的月亮崇拜和祭月礼俗。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古代秋分祭月礼俗是中秋节的形成基础。又《国语·周语》载,我国夏、商时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至西周,每逢中秋夜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原始的祭月、拜月正是中秋赏月风俗的源头。
2
另一说法是中秋节源于月亮神话或传说。传说,唐玄宗夜游月宫得《霓裳羽衣曲》,由此而有中秋节。
3
还有一种说法是中秋节在秋报遗俗和秋祀祭月(月亮崇拜)活动同时作用下形成的。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古人在播种时即祭土地神祈求丰收,而在收成时也祭土地神“报告”、答谢丰收。前者叫做“春祈”,后者叫“秋报”。八月中旬正是秋粮收割之际,围绕“秋报”出现了一系列仪式和风俗活动。因而八月十五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月亮之节
无论持何种说法,可以肯定的是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亮进行的,如祭月、赏月、吃月饼等。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但是祭月、拜月的习俗是在宋代才开始形成规模的。宋代、明代、清代,宫廷拜月活动颇为盛大。这一点从我国各地遗留至今的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就可见一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拜月图
除了官方,民间对祭月也非常重视。每年中秋之夜,当月亮升起后,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游乐活动。
除了祭月,赏月也是一大重头戏。据考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写到: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至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
“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共同赏月叙谈。
月饼节
中秋吃月饼和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一样,早已成为民间的传统习俗。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月饼就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故曰“胡饼”。
到了唐代,民间已有专业从事加工制作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
至明代,中秋吃月饼习俗于民间逐步流传开。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各式月饼模子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曰:
“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的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供月月饼到处皆有。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箱,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