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多通医

中医是文化的一部分,学医不但有益于身心健康,更能借医以实现人生价值。古代文人亦作此想。

古时有儒生,所谓儒生,即读书人。古时读书人所读的都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其中当然也有中医。因为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故此得到儒生们的关注和参与。同时,谈医论道也是文人雅士们所追求“雅”的生活方式之一。

一、古代文人学医的原因分析

虽然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但毕竟医学不同于其他人文学科,学习中医还是比较辛苦的,尤其是学通中医,并且成为大医,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和汗水。为什么古时不少文人愿意学医呢?往往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

一则,借医谋生

古人重视家族传承,尤其是医学行业。父辈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往往需要几辈继承,以求发扬延续。尤其是在元明两代,医家与工匠等技术行业都盛行子袭父业。那么,医学就成了其家族谋生的职业。于是自幼即受家庭熏陶,辨识中药,继承家学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从历史上诸多医家来分析,中医职业的世袭在古代从医缘由中占有重要比例。而且,继承者往往入门较早,自幼便开始学习中医经典,跟随长辈观摩临床,因此,往往中医功底扎实。有的甚至借此而成就明医。

比如,宋代儿科大医钱乙,其自幼成为孤儿,其姑父乡村草医吕医生带大,并亲授医学。钱乙精勤好学,最终撰有《小儿药证直诀》,名垂青史。

再如,明医医学家李时珍亦生于世代业医之家,其父亲李言闻即为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传医学,刻苦钻研,尤重本草,并富于实践,最终著有划时代的巨著《本草纲目》、《濒湖脉学》等书。

又如,明代针灸大家杨继洲,其家族世代以医为业,祖父极益为太医院御医,父亲亦业医。其家藏医书极丰。杨继洲自少时便潜心医书,钻研医术,卓然有悟,尤其擅长针灸,撰有《针灸大成》。

还如,明代医家薛己,其家为世医,父亲薛铠曾为太医院医士。薛己自幼便继承家训,得其家传,通内外妇儿诸科,名著一时,著有《外科枢要》、《内科摘要》、《女科撮要》、《口齿类要》等多本医书。

除了家传中医之外,亦有借中医以谋生者。比如,唐代大诗人杜甫,虽然写诗很厉害,同时也懂中药。他自己开辟药圃,种药、采药、卖药,与药结下了不解之缘。显然,杜甫通过卖药以赚钱谋生。

二则,因孝学医

自东汉张仲景之后,学医又与忠孝人伦联系了起来。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明确地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儒家讲究“百善孝为先”。按照孝道,最根本、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让父母过得好,要让父母健康,希望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儿女能帮他们减少病痛。所以古人说“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为医也是实践孝道。唐代大医孙思邈说:“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

比如,张仲景明明出生在名门望族,偏偏家族成员死于伤寒的“十居其七”。又如,金朝名医李东垣家境富足,饱读诗书,但是至20岁时其母亲王氏病重,遍约名医,百药尝备,最终遗憾离世。令李东垣悲伤的不仅仅是母亲的离世,而是直至母亲离世他都不知道母亲的病因为何。也因此坚定了他的学医之路。

再如,清代大医薛雪因母亲患湿热病而钻研医学,后来著述有温病学重要著作《湿热病篇》;唐宗海因其父患血证多方求治无效,始潜心探索血证,经11年时间写成《血证论》,集血证诊治的大成。

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由于父亲重病离世,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决定弃文从医。他在《温病条辨·自序》说:“父病年余,至于不起,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于天地间!遂购方书,伏读于苫块之余。”正是孝道促使这位文人弃文从医,成就了一代医科圣手。

传统以孝为立身之本,“百行孝为先”。所以,若亲人罹患重症,求医乏效,或为庸医所误,结果都会都成为推动古人立志学医的缘由。

三则,学医利他

医学是可以利益他人的。显然,通过学医来利他,这可以实现一介文人的人生理想。宋代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曾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名言;清代名臣谢元庆在《良方集腋》中也说:“医为仁术,功与良相等”。

比如,清代大医喻嘉言从政时因痛恨官场昏庸,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辞官从医,撰有《寓意草》、《尚论篇》、《医门法律》等书。

又如,明医医家龚廷贤,少时曾习举子业,然屡试不中,后转而学医,以“良医济世,功同良相”自勉,著述有《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等书。

大体说来,古代读书人往往有着强烈的报国或利他情怀,一旦不能从政,从愿意入医,借为医来济世。有的身逢乱世,叹含灵之苦,惜医道不彰,故而学医。亦或因疾病肆虐,瘟疫横行,以拯救苍生为己任而行医天下。尤其是在朝代更替,兵荒马乱,且瘟疫横行时期,往往便有苍生大医横空出世。

比如,南宋大医许叔微,出生之时而国破,11岁时而家亡。但他化悲痛为拯救众生的志愿,在极度贫困的环境中努力学习中医。在南宋建炎元年真州疾疫大作,许叔微上门为百姓诊治,十活八九。其一生以救人为愿,不收报酬,此种愿力,古今罕见。撰有《伤寒发微论》、《普济本事方》等书。

显然,古人学医多源于悲悯苍生,而今人学医则多为谋生。利之所在,势之所趋,学医谋生并没有什么错。但若纯粹为了挣钱而从医,则不如去学商业。我的观点是,既然选择了中医,那么,就多怀《大医精诚》之心,多有济世救人之愿,如此学医,方能成就大医。

四则,学医自救

古代有人“久病成医”。比如,药王孙思邈就因为自小体弱,曾自诉“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平生数病痈疽”,这些激发了他学医自救的信心。

又如,清代大医黄元御,少年因眼病被庸医所误,结果面部破相,无法从事科举,最终愤而学医。

二、古代中医亦通文

综上所述,学医、知医,这几乎成为古代社会的一种风气乃至时尚,文人们普遍都拥有医药知识,不少人甚至还精通中医,从事过编医书、行医施药等医药实践,因此在他们的文论中也会论述到中医。从医生方面来看,行医之人不少是科举失败或是厌倦仕途之后弃文从医之人,其本身即具有较高的文学和文化水平。

中医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学好中医并不容易。要想精通医术,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还需要有仁爱之心。正如孙思邀所说:“医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智慧、读书达理之儒,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笃诚无伪之君子,不可信也”。事实上,古代的诸多大医都是既有精深的医术,还兼具高尚的医德的。

古时行医之人大多通文懂文,他们中不少还直接从事文学创作活动。比如,清代大医薛雪著有医学著作《医经原旨》、《湿热条辨》、《伤科方》、《薛一瓢疟论》,同时写有文学批评方面的专著《一瓢诗话》。

现代也有不少医家文采斐然,比如任应秋《任应秋医文集》、裘沛然《剑风楼诗文钞》、邓铁涛《铁涛医话》、张灿押《琴石书屋医余吟草》等,或医或文,亦医亦文,颇见儒医实质。

三、古代文人以医理讨论文学

如上所述,古代文人多兼学中医,自然兼通中医理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古代儒者在从事文学批评时,甚至会拿中医理念来解说。

比如,归庄《玉山诗集序》云:“余尝论诗,气、格、声华,四者缺一不可。譬之于人,气犹人之气,人所赖以生者也,一肢不贯,则成死肌,全体不贯,形神离矣。”这是拿中医的“气”来解释诗。

又如,宋代李荐《答赵士舞德茂宣议论宏词书》中说:“虽知视听臭味,而血气不充于内,手足不卫于外,若奄奄病人,支离憔悴,生意消削;骨强气盛,而神气昏懵,言动凡浊,则庸俗鄙人而已。”这也是用中医的气血不畅来论说为诗的道理。显然,这样说起来比较生动、形象。

再者,中医术语的“骨骼”、“经脉”、“形神”等也被借鉴与古代诗文。比如,清代张潮的《书本草》一文,将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看作不同的药剂,从而生动地评价了各文学体裁。

其言:“四书:有四种,曰《大学》、曰《中庸》、曰《论语》、曰《孟子》。俱性平,味甘,无毒,服之清心益智,寡嗜欲。久服令人睟面盎背,心广体胖。

五经:性平,味甘,无毒,服之与《四书》同功。

诸史:种类不一,其性大抵相同。内惟《史记》、《汉书》二种味甘,余俱带苦,服之增长见识,有时令人怒不可解,或泣下不止。当暂停,复缓缓服之。但此药价昂,无力之家往往不能得,即服亦不易。须先服《四书》、《五经》,再服此药方妙。必穷年累月,方可服尽。非旦夕所能奏功也。官料为上。野者多伪,不堪用。服时得酒为佳。

诸子:性寒,带燥味,有甘者、辛者、淡者,有大毒,服之令人狂易。

诸集:性味不一,有微毒,服之助气,亦能增长见知。须择其佳者方可用,否且杀人。

小说传奇:味甘,性燥,有大毒。不可服。服之令人狂易。惟暑月神气疲倦,或饱闷后,风雨作恶,及有外感者,服之能解烦消郁,释滞宽胸,然不宜久服也。

释藏、道藏:性大寒,味淡,有毒,不可服,服之令人身心具冷。惟热中者应用,胸有垒块者服之亦能消导。忌酒,,与茶相应。

之所以我大段地抄录这些文字,目的是借以见识古代读书人对于中医理念的深刻理解。能用中医的性味功效来分析四库诸书是否可读,确是一大特色。读来令人耳目一新,颇觉受用。

再者,古代文人学习中医之后,往往重视养生。古人养生的指导理念,即是中医。古人关于养生的文献极多,此处只举一例。比如,吴驹《养日楼记》云:“夫人生百年,大约三万余日,能善养之,皆吾有也。若悠忽玩愒,虽寿百年,未尝有一日矣。养生之道,莫善于礼静志意,清嗜欲,而后审端于阴阳”、“顺乎天道之自然,使来者不觉其多,去者相忘其少,阴阳和而性情安,一日之子午,即一岁之冬夏也;一岁之生成,即万世之元会运世也,养之无晷刻之功夫,即一日具万世之理。”

从上文可以看出,古代文人肯定阅读《内经》,知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理念,也知道顺应四时规律以养生的道理。今时我们读了大学,也算是读书人了,但今时大学生里却少有人关注中医,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在我看来,人人都有自己至贵至重的生命与健康,若不学中医,也就不懂生命。然后一旦生病,轻率地把自己至贵至重的生命与健康交付给庸医,是可叹可惜矣。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至贵至重的生命与健康,所以,我建议每个人都要重视中医,都学习中医,都能用中医来获得健康——这也是我之所以写作此文的原因所在。

(0)

相关推荐

  • 古人的药性知识并不全是直接来源于“实践”

    作者:顔文强 作者简介 颜文强,1983年10月出生,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人,现为大理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学理工科.后学文科.再学中医科,注重文理 ...

  • 那些历史长河中的中医流派

    一直很想把中医的脉络理清楚,但是目前国内仅有的研究是黄煌前辈的中医传统流派,尚且不够全面,故而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研习,此为初步大纲,下一步会更进一步的研究和细化,使得学者有一个中医框架,而非无源之水. ...

  • 在争论中前行的中医

    作者:马长青 内容提要:中医流派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医学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当代中医界人士万分珍视.回首中国古老医学起源于民间,历经千年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形成了多个 ...

  • 欣赏 | 返璞归真 古代文人的居舍文化

    当我们祖先的居室由浅陋的土穴走向"如翚斯飞"."作庙翼翼"的木土建筑时,住宅再也不是"以待风雨"的处所,而具有了审美功能.随着居室建筑向更高 ...

  • 古代文人嬉笑怒骂皆为诗

    诗词中总感觉古人是温文尔雅.出口成章的. 殊不知泥人尚有三分火气,佛陀也有怒目之时.古文人骂起人来了,那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虚伪 <诗经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 ...

  • 古代文人山水画的荒寒之境——于画是寂远廖阔,于心则一尘不染

    荒寒之境--是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审美趣味,和超然的意境表现. 尤其在古代文人画家笔下,山水画中的荒寒之境不仅仅是对自然物象的描绘,更是超脱于笔墨之外的至臻境界. 王维(701-761) 唐朝著名诗人.画 ...

  • 香筒:古代文人的极致雅器

    掐丝珐琅鎏金錾花云龙纹垂恩香筒 香筒起源何时有待研究.唐代有名为薰笼的香气,白居易诗句:"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它是薰衣的香气,宫女能够依靠而坐,可见此笼较大.宋代范成 ...

  • 古代文人的“出世”和“入世”选择和外部环境影响

    要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的出世和入世首先要了解一下儒家和道家等诸子百家: 出世即归隐,入世即致仕做官.两者一正一反,实际儒家和道家是紧不可分的,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学派,都是从诸子百家"厮杀&quo ...

  • 【国画大观】返璞归真 古代文人的居舍文化

    当我们祖先的居室由浅陋的土穴走向"如翚斯飞"."作庙翼翼"的木土建筑时,住宅再也不是"以待风雨"的处所,而具有了审美功能.随着居室建筑向更高 ...

  •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

    谁知片石多情甚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 ︱胡建君︱ 开辟鸿蒙,天地始分,人们在安如磐石的大地之上休养生息,在高山峻岭之中筑巢而居,也拣用散落的石块打制琢磨成各种石钺.石斧.石刀.石杵等谋生工具,善莫大焉. ...

  • 古代文人的奇趣对联

    [1] 前思后想看左传书往右翻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抛 相传湖北有个叫"贼二爷"的穷书生,县官想找碴,故意请"贼二爷"和众乡绅到黄鹤楼吃西瓜,县官出了上联,无人 ...

  • 那些令人惊艳的古代文人雅称

    文人的别称,是文人生平的一个小小缩影,这些别称或代表着他们的性格.或代表着他们的文章风格.或浓缩着他们的信仰.或代表着他们的外貌······ 关于文人的别称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这些文人的别称,你是否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