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老赖”是金融生态恶化的牺牲品
这家曾经在全球八个国家建过分公司的鞋企,沦落到当“老赖”的地步,确实令人唏嘘,也令人感叹。主观上讲,是因为王建平扩张步伐太快,导致“资金链”断裂。客观上,则与日益恶化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关,与体制内、体制外的监管都没有到位有关,与资金的无序循环有关。
我们注意到,王建平所以能够实现快速扩张、盲目扩张、无序扩张的目标,并在扩张中最终将企业推向“资金链”断裂的漩涡,主要源于扩张过程中的“不差钱”。一方面,看到企业有强烈的扩张动力,且扩张过程中有着很多“美好”的想象,于是,银行就成了企业盲目扩张、无序扩张的最有力支持者,源源不断地向企业提供资金,且在资金提供过程中,只要有些互保就行,而不需要更多的担保与质押,以至于让企业感觉钱来得太容易,不快速扩张对不起银行。因此,相当一部分企业都会出现头脑发热、信心膨胀的现象,到了想收手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而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银行在倾刻间就会翻脸不认人,开始向企业抽血;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在遇到资金困难时就立刻收手,有些企业或许还能有转危为安的希望。遗憾的是,已经被扩张完全冲昏头脑的企业,已经没有收手念头与想法,此刻的企业会想尽一切办法筹集扩张资金。恰恰是,这些年来完全失控的地下金融,能够给企业进一步扩张带来资金支持,自然,会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企业扩张的资金需求。只是,这些资金都是毒性极强的毒药,一旦染上,是没有几个人能够逃离灭亡的。
王建平作为明星鞋企的老板,能够沦落到当“老赖”的地步,说到底,就是在这样两种情况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是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的必然结果。两种状况,如果有一种不发生,王建平都有可能不陷入完全灭亡的境地,都有可能转危为安。关键是,这些年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生态环境已经完全恶化、完全被各种不正常现象所污染,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地下金融泛滥的问题更加突出,给企业带来的伤害也更加严重。最终,也让很多企业和企业家成为了牺牲品。
实事求是地讲,除极少数素质极差的企业和经营者外,绝大多数企业都是讲诚信的,都是希望在诚信的环境下创办实业的。问题在于,现行的金融生态,真的让企业和企业家在“变坏”,让他们头脑发热、精神失常,让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不差钱”的感觉,从而做出盲目扩张、无序扩张的决策,最终也让多少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事实上,如果金融生态好些,银行在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时能够理智一点,有关方面在治理金融环境过程中负责一点,银行放贷不那么无序、地下金融不那么猖獗,很多企业的发展就会十分健康,也不会出现倾刻间破产的问题。自然,企业也就不要当“老赖”。而现实的残酷是,从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开始为企业当“老赖”打下良好的基础了,就意味着企业只能当“老赖”了。
我们说,企业不讲信用,不守规矩,当然需要惩罚,而且要重罚。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出现不守信用的情况,责任并不完全在企业,而是银行。至少,银行也是主要责任者之一。譬如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如果不是银行在信贷资金的提供方面出现失控现象,两家企业就不可能无序扩张。同样的,如果王建平没有得到银行的过度支持,也不会盲目在海内外而已和扩张,企业的发展就会理性得多。
所以,有关方面在治理“老赖”的同时,对银行无序发放贷款的行为,也要加以治理,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不然,谁还会在乎金融秩序的好坏、金融生态环境的创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