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里尽是辛酸泪

说起苏轼,家喻户晓。如问你对他的印象,多半会是如下中的一句或几句:

苏轼(1037-1101)

  • 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 诗、书、画三绝的奇才
  • 唐宋八大家之一
  • 宋词代言人,好比唐诗之李白
  • 宋词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 仕途:乌台诗案获罪,三次遭贬黜
  • 热爱人民的好官:治杭州、建苏堤
  • 热爱生活的美食家:发明东坡肉

初中语文课本中,苏轼可谓是最“高产”的作者之一,一共被收录了五篇。

这五篇的创作时间,集中在1075至1083年,也就是苏轼39至47岁期间,这段时间,是他的人生转折期。

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

1071年,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出京任杭州通判。

1074年,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

1079年,调为湖州知州,就是因上任后的谢恩上表,引发“乌台诗案”。被关了130天后,于年底释放,贬黜黄州。

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

所以,1079年的乌台诗案贬黜黄州,是苏轼的人生转折点,而这五篇文章,都发生在这一年的前后。

《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于1075年。“老夫聊发少年狂”这句大家都很熟悉,这首词是苏词豪放派的代表作,被收录进课本的意义显而易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于1076年。一千年后中国台湾出了个天才创作歌手梁弘志,高中时就写了一首传唱至今的《恰似你的温柔》,他为苏轼这首水调歌头谱了曲,取名叫《但愿人长久》,被邓丽君唱成了全球华人第一代表曲。

好了,余下的三篇,都写于1079至1085年,也就是被贬黄州期间。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于1082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作于1082年

《记承天寺夜游》
作于1083年

这三篇的共同点,都反映了苏轼在人生低谷期的旷达和坚守。《卜算子》是托物写怀;《定风波》是看破无常;《记承天寺夜游》是自称闲人,但进取之心未改

而今天想给大家讲的,是课本之外的,苏轼的故事。虽然不那么出名,你或许没有听说过,但和课本所传递的价值观是一致的,而且,你会觉得更亲切。

让我们从东坡肉开始说起。

杭州有家百年老店“楼外楼”,镇店名菜之一便是东坡肉。我们也都知道,这“东坡”二字来源于苏轼的号“东坡居士”。

这个号很雅,这道菜也跟着雅起来。于是很容易有一种错觉:在杭州这个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城市,曾经出现过一位才华横溢,情趣雅致的文人知州。

他不仅诗书画三绝,他还把杭州治理的很好。盛世繁华之下,他还很懂得生活,喜欢美食,于是发明了慢火炖猪肉这道菜,并用自己的号“东坡”来命名。

但其实呢,东坡肉里尽是“辛酸泪”,而正是在这辛酸中,才能真见苏轼的豁达和乐观。

一贬黄州

首先,“东坡居士”这个号就挺无奈的。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是个相当低微的职位,不仅毫无实权,而且被“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据说,连“工资”都没有。

古时候的人都是一大家子,很难做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初到黄州的苏轼过得很辛苦。我们在课本中看到的古人,多是因“大志未酬”而失意,但其实,他们也有“柴米油盐”的烦恼。

才华是不能直接当饭吃的,但才华还是间接“救”了苏轼。黄州太守因为敬慕苏轼的才华,破例把城东一块五十亩的废弃坡地给了他。

既然是废弃之地,那就得自己垦荒,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苏轼却能乐在其中,也就是从那时起,苏轼“变成”了苏东坡

黄州的苏东坡是如何苦中作乐,随遇而安的呢?我们可以从他给友人的一封书信《答毕仲举书》中,找到答案。

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须,亦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

译文:黄州临江靠山,既满足了耳目观赏的喜好,又很容易得到各种生活必需品,早睡晚起,让我不知所说的祸事在哪里?

哈哈,是不是像极了某一天刚被降职减薪的你:没事没事,正好不用那么累了,休息休息,换个状态,发现生活中的美!

菜羹菽黍,差饥而食,其味与八珍等;而既饱之余,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美恶在我,何与于物。

译文:粗茶淡饭,在饥饿的时候吃,味道就和山珍海味一模一样;而且吃饱了之后,各种美味的肉食堆满面前,巴不得别人快点端走。是好是坏在于自我的心态,哪里与外物有什么关系。

不管这是苦中作乐,还是精神胜利法,“晚食以当肉”这个道理,还真是通俗易懂。然后又一下子上升到“美恶在我,何与于物”的哲理高度,厉害厉害!

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

译文:猪肉与龙肉是有很大差别的,然而您整天空谈龙肉,不如我实实在在地把美味的猪肉吃个饱。

东坡居士真是酷爱猪肉啊,居然拿龙肉相比,而且逻辑上一点问题都木有。

说回东坡肉,它其实并不是苏轼在杭州时才发明的,而应该是:

起源徐州
苏轼亲率军民抗洪筑堤,保住了徐州城,老百姓杀猪宰羊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了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

得名黄州
一是苏轼在黄州自号东坡居士,二是写了一首《食猪肉诗》。

闻名杭州
苏轼在杭州疏浚西湖,筑堤建桥,老百姓感恩于他,又听说苏轼喜欢吃猪肉,所以就送了很多给他。和在徐州一样,苏轼指导家人做成了东坡肉,然后分送给参与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

下面我们来看看苏轼在黄州写的《食猪肉诗》:

洗净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前半段写的是做法,简单来说就是小火慢炖;后半段是当时拮据生活的真实写照:猪肉便宜,富人不肯吃,穷人不会做,所以我发明了这个炖肉的方法。

这就是为什么前面说,“东坡肉”三个字里其实尽是辛酸泪。但正是在这种令人心酸的境遇下,再看东坡居士的乐观、豁达与智慧,便更加地佩服起了他的才情与心境。

二贬惠州

明白了东坡肉,也就明白了苏轼的另一首名作:《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小时候读这首诗,想象的画面是:苏轼游历到岭南,深深地爱上了这里,这里四季如春,天天都能吃到新鲜的枇杷杨梅,每天能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做个岭南人。

但实际的情况呢,惠州是苏轼的第二个贬黜地,也就是他在1085年被起复还朝后的第八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执政,新党再起。1094年,苏轼再次被贬,任惠州(广东惠州)宁远军节度副使。

当时的广东,可不是现在“北上广”里的广东。岭南两广一带,皆为蛮荒之地,瘴气丛生,缺医少药,标准的罪臣流放地。

但这首《惠州一绝》里,我们读不到任何抱怨和不甘,苏轼就是有这样的本事,在任何境遇下都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和乐趣。

在惠州期间,苏轼给弟弟苏辙写信:

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者热漉出,渍酒中,蘸薄盐炙微焦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译文如下:

惠州这地方集市萧条,每天只杀一只羊。我不敢和那些有钱人争着买羊肉,就经常和杀羊的说,给我留点羊脊椎骨。

羊骨头间也是有点肉的,煮熟了把肉剔下来,在酒中浸泡一下,抹点儿盐,然后烤到微焦时吃。

剔了一天的肉,也就弄出几两来,但我特爱吃。感觉像是在吃螃蟹腿,几天吃一回,也觉得挺补的。

弟弟你公款吃喝了三年,吃了很多肉吧,一口下去牙齿都碰不到骨头吧,怕是体会不到我讲的这种味道。

当作戏言记录下来写信给你,虽是戏言,但还是值得一试的。不过如此一来,那些等着啃骨头的狗子们怕是要不高兴咯!

这封家书,还真难和课本上那个豪放派的苏轼联系起来,但让人感觉更亲切,甚至充满了真实可触的温情。苏轼的才华依旧,吃的才华…反正,前半段看得我流口水了。

“骨头上剔肉”这种生活窘境,被他写出了“人间美味”的感觉,然后还顺便拿同样无福享受此美味的兄弟和狗子开涮,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被这种乐观精神所折服。

三贬儋州

东坡先生的“另类美食之旅”还没有完,1097年,62岁他又被放逐了,这次更狠,直接到了极南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

这次是给儿子苏过写信:

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尔啖嚼……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前半段写的是生蚝好吃,逻辑和岭南的荔枝好吃一样:发现当地的生活乐趣;手法和如何吃羊蝎子一样:我详细告诉你好吃在哪里,怎么吃,然后…你流口水了吗?

后半段更绝:这事儿你别告诉别人,我怕那些朝堂君子知道了,会争着效仿我,请求贬谪到海南来,那我的这份美食之乐就被他们分享了。

看苏轼的诗词,惊叹于他的豪放气质。

读东坡的家书,折服于他的乐观心境。

前者,豁达着我们的心胸;后者,宽慰着我们每一个,曾经或正历着窘境的小人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杜衡记
学语文.品中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