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向桥乡鼓书艺人陈焱归先生

蕲春向桥乡鼓书艺人陈焱归先生

作者:缪勇强(蕲春漕河镇)

焱归先生姓陈,是个说书的。

在我老家鄂东农村,不是什么人都够格被称作“先生”的。比如教书先生、算命先生、说书先生、风水先生等等,他们干的不是扶犁踩耙的粗活儿,凭自己脑袋瓜吃饭,属于文化人一类。人概以“先生”来称呼他们,主要是出于对知识的尊重、文化的敬畏。

说书又称鼓书,是鄂东民间一种传统的说唱艺术。过去在娱乐方式单一的年代,说书是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焱归先生书说得好。四邻八舍哪家有喜事办酒席,要是没有听到焱归先生的鼓板声,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不够闹热。全乡的人都认识焱归先生,走到哪里都有人喊他。近来有人把焱归先生说书的视频传到了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上,引来网友们无数点赞,好评如潮。我在去寻访焱归先生的路上,别人纷纷向我介绍,说他是一个大网红。

焱归先生自幼失明。他生于1963年11月,在三岁的时候,因一场大病,双眼失去了光明,从此一生就与黑暗为伴。古人云“纵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焱归先生在满了十五岁后,决定去学一门手艺糊口。1979年8月26日,他前往隔壁乡镇正式拜周能新先生为师。周能新先生生于民国二十二年,孤家寡人一个,会说书能算命,在远近小有名气。焱归先生与师父同吃同住,鞍前马后的照料师父,希望能学到说书和算命的真本领。焱归先生很有悟性,记性尤其好。师父每到一地说书时,鼓没响板未打,他耳朵就已经竖起来了,心里开始默记、模仿。一篇书不论长短,听师父说唱了两三次,偶有不明时也问一问,就能够完整背来。师父惊诧于他的聪明颖异,恐其容易招惹是非,子平术会害了他,竟不愿再教其算命。焱归先生跟师学艺三年,熟练的掌握了多篇书目的说唱艺术,技成归乡独立门户。从此,他开始了游乡赶喜事说书卖艺养家糊口的日子。

鄂东地区说书人皆奉柳敬亭为祖师爷。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柳敬亭传》中写道:“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这是说柳敬亭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后才有着炉火纯青的说书技艺。焱归先生家庭生活道路坎坷异常,一直在苦水中泡着。他没有柳敬亭那样的传奇经历,但同为学艺之人,其追求“句性情、习方俗”的境界却是一致的。他的鼓板路子宽,点子正,强弱相间时恰到好处,既擅长说传统书目,又能结合形势有所创新。焱归先生脑袋瓜转的快,不像有的说书人那样呆板,拿起鼓一敲板一响,张口就是“太阳一照出九州,千金小姐下了绣楼……”,也不想一下是什么场合。焱归先生游乡赶喜事,主家办不同的酒席,就说不同的书,总是很契合主题。结婚酒席说《吕蒙正得时》,嫁女酒席说《郭暧打金枝》,升学酒席说《陈博士点状元》,做寿酒席说《郭子仪上寿》……这些传统书目他早已倒背如流,鼓板声配合说唱声,声情并茂,极大地增添了喜庆氛围。你要是有时间愿意听,长篇的《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罗通扫北》《五女兴唐》《十把穿金扇》《施公案》《包公案》《刘公案》《九龙十八侠》《七剑十三侠》《三侠五义》《七侠五义》《岳飞传》《聊斋志异》等等,都是焱归先生的拿手好书。

一根竹棍是焱归先生的眼睛。虽然他的双眼看不见这世界的善恶美丑,但是内心却透亮的很。有时下雨天闲来无事时,他也爱到村前的小卖部去坐一坐,那里有忙着打牌的年轻人,有三五成群聊天的老年人。除开睡觉而外,焱归先生的鼓板是不离身的。人家看到焱归先生来了,就扯着他的手不放开,一定要听段书方可。焱归先生看不惯当下的一些不好现象,善于在说书时用隐言和歌唱进行讽谏。他说《儿把老子秤》这一篇书,“鼓板一响开了音……”,讲述的是兄弟两个分家都怕吃亏上当,什么东西都均分干净了,就是剩下一个老父亲无法分匀,最终兄弟俩一人一个月轮流赡养,每月底交人时再过秤称,以老父亲体重不折秤为公平。故事语言诙谐,抑扬顿挫,主旨是“奉劝各位良心要好,多在父母头上尽孝心。自古养儿为防老,积谷防饥是真情。”他说《赵春花》这一篇书,讽刺赵春花二十二岁出嫁成家后,不思如何发家致富,一丝一缕都从娘家攫取,最终一无所获。焱归先生说这段书时,字正腔圆,一板一眼,令人忍俊不禁。

我问焱归先生游乡说书还能说多久,他自豪地回答:“人家都说我是网红。我也不懂什么叫网红,据说网上喜欢听我说书的人很多。”他又反问我道,有没有单位可以给他办个证件,这样他就可以“持证上岗”,到城区大宾馆酒店去说书了。我惊诧于焱归先生以残躯之身而自强自立,胜过多少四肢发达体格健全之人。

大诗人陆游有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描写的正是作者所见的说书场景。正如诗中所言,任何人都将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这就是焱归先生。

(作者缪勇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0)

相关推荐

  • 俗语小识|说书唱戏搭救人

    这是村庄物语第281篇原创推送 旧时的皖北乡下,公共娱乐活动,一是说书听书,再一个就是唱大戏. 说书,说的是大鼓书.一架大鼓,一个说书人,一副快板.说书人一手拿敲鼓的小棒,一手扬起快板,即可说书.生产 ...

  • 杨天元:浅谈“黄梅大鼓” 与“江湖文化”

     当今社会,称说鼓书的人为鼓书艺人,或称为文艺工作者,叫得更好听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旧社会,说鼓书的属于江湖艺人.只要是以卖艺为生的人,都叫江湖艺人.江湖艺人按所操的不同艺业,分为文艺人和武艺人. ...

  • 【灵璧美文】听大鼓书

    听大鼓书 (童年轶事) 文/王冉 农村孩子童年最快乐,那时作业少,大人们多忙于农活或其他事,疏于约束,孩子们有大把时间可供挥霍,女孩子多跳皮筋,踢毽子,男孩子则丰富的多,如爬树,掏鸟蛋,打卡片,推铁圈 ...

  • 鼓书《十送恭喜》

    鼓书《十送恭喜》

  • 笑说人间百态——南阳鼓儿哼

    (之17) 笑说人间百态 南阳鼓儿哼 马秀华/摄影/文 鼓儿哼,学名叫大鼓书,也叫鼓儿词.南阳鼓词,是南阳本地曲种之一. 内乡县张虎山在表演 明末清初就有流传,1924年山东"祖始爷&quo ...

  • 曾经的爱情|作者张鸿俊,蕲春向桥乡桐油畈村人

    悠悠岁月,匆匆人生. 又一季风霜染黄了蕲河的枫叶,成群的大雁掠过蔚蓝的天际,微微的寒风轻扬单薄的衣袂,静淌的蕲河水啊,荒芜的草坪啊,一次次呈现在眼前的都是你:灿烂的脸, 调皮的眼,浅浅的笑,淡淡的好- ...

  • 蕲春向桥乡王志军诗歌作品选

    杂诗五首 众志成城抗疫情 庚子新岁发疫情,晴空劈雷举国惊. 十万火急如军令,刻不容缓制疫情. 中央运筹施方略,指导小组赴基层. 各级政要亲披掛,专家医护阻抗阵. 全国抗疫一盘棋,众志成城泰山移. 医护 ...

  • 蕲春向桥乡女孩邓燕妮的文章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来发展- 写在好友结婚前 青梅竹马这个词要是能用来形容两女生,那一定是我们.从小学到现在,上学路上放学回家,双手相牵同床共枕.20多年仿佛从未分开过. 小学时候,我们有共同最喜 ...

  • 美丽乡村——蕲春向桥乡狮子堰村,作者梅小玲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本文作者/梅小玲 初次来到狮子堰,我二十岁不到.早就听闻狮子堰水库风景优美.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来到狮子堰水库一睹它的风采.站在大坝上面,放眼望去, ...

  • 蕲春向桥乡王世杰诗歌介绍之一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中秋感悟 昨夜星稀望月轮,嫦娥邀我脱凡尘. 红尘有爱诉仙子,寄语相思梦中人. 春夜赏月 春花晓月遥相映,晓月难掩春花娇. 风起云动花弄影,梦回人间是黎明. 月夜感怀 ...

  • 第一次坐飞机|作邓文豪,蕲春向桥乡王榜村人

    我的老家在大别山区,小时候,每当天空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时,我和小伙伴们都会停下玩耍,嘴里嘟囔着"飞机来喽".那时候,心中有一个梦想:什么时候能真的坐上飞机啊!长大后,这个愿望依然在我 ...

  • 我的父亲|作者张鸿俊,蕲春向桥乡桐油畈村人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不知不觉中父亲离开我已经18年了. 18年来我时常想起我的父亲. 父亲1950年6月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山村人家.小山村距县城有一百多里路.父亲出生时上面已有三个哥哥和二 ...

  • 心香一柱寄哀思|作者王一平,蕲春向桥乡柳堰村人

    文/王一平 又是一年的5月26日,母亲,如果您还健在,今天是你84岁生日了.然而,您离开我们已经24年了,每年的今天,远在异乡的女儿,只能点起心香一柱,以文字寄托我对您的思念. 母亲,你知道吗?随着年 ...

  • 春天的感悟|作者王世杰,蕲春向桥乡枫树村人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你可曾记得我们小时侯的一篇课文:"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如今春天真的来了,真的触手可及了,整整刮了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