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仁 = 不好吃?学过中医之后,你就舍不得让五仁淡出月饼界了
天上月团圆,
地下人团圆。
在桂香扑鼻的惬意里,
在疏影横斜的画卷中,
又一年中秋佳节不期而至。
我时常想“家”的味道是什么?或许是有老有小,有锅有灶,有春有夏,有说有笑,然而在今天人们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因为事业而扎根他乡。
唯有节假日才能找到那久违的“家”的味道。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充满亲情的节日。对中国人来说,“中秋”是一个尤其让人们因“团圆”而感慨的节日。
月下把杯图 马远
古人在月下祭拜,在月下作诗、嬉戏、会友,希望通过传统节日祭祀天地、沟通神明,用各种典仪、习俗,把对美好生活的所有期冀 ,都投射到秋天那轮最圆最皎洁的月上。
《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德经》说:“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中国古人将太阳与月亮视为世界的两极,分别是“阴”与“阳”的代表。
“莫大乎”就是最大,世界万物的一切之根本,都取自于日月运行之象。
我们的祖先从未停止过对头顶这片天空的探索和思考,基于月亮的盈亏轮回,古人推算出了朔望月的规律,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确立了阴阳合历的原则,制历需考虑“日、气、朔”三个基本要素,即太阳活动、二十四节气以及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昼夜不可见的朔望月,越来越精细的历法、算法,以有助于指导百姓从事农耕活动。
如《易经》所载:“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是古人的高明之处,观天象,知人事。
中国人在圆缺交替里追问信仰的源头,在中秋的节日中寻找生命最初的味道,两者共同铸成中华文明的文化传统。
中秋吃月饼,
更是一种代代传承的仪式感。
全国上下,天南海北,月饼,是中秋节必吃的传统食物。
它是独属中国人的味觉连接——这一头满足了味蕾,另一头连接起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团聚的盼望。
月饼象征着大团圆,我们国家向来有着尊崇团圆的传统,所以,月饼这种食物,从诞生起,就肩负着不凡的使命——团聚家人的牵挂和思念。
收点
获击
祝月
福饼
这几年的中秋,月饼礼盒虽然越来越多,各种水果、冰皮、火腿等花式月饼吸足眼球。
但是挑起来却越来越难……
今天,借着一块古法月饼,搭上时光隧道,重返儿时时光,找回小时候的记忆和味道。
知道这些,
你就不舍得让五仁淡出月饼界了
很多人小时候都不爱吃五仁月饼,包括我,提起五仁,简直是童年阴影,头都要摇成拨浪鼓,体会不了五仁的美好,总认为软糯丝滑的馅料更好吃。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好像能咂摸出不一样的味道来。
五仁馅是用货真价实的坚果制成的,而坚果是浓缩了植物精华的种子,在细嚼慢咽之下风味无比的浓郁。
尤其是在学了中医之后,才知道为何五仁月饼屹立不倒的江湖地位。
01
五仁月饼究竟是哪五仁呢?
传统的五仁馅是由五种坚果制成:核桃仁、花生仁、葵花仁、芝麻仁、杏仁。
大家看到了吗?五仁虽小,但都是药食同源的好物。
核桃仁:润肺温肾,定喘润肠
花生仁:醒脾和胃,清咽止咳
甜杏仁:去痰止咳,平喘润肠
芝麻仁:润燥养血,补肝益肾
葵花仁:润燥补肾,益精补气
大家仔细看看,这五个仁加在一起,这不就是中老年人的中药天团吗?不仅能补肝肾,还能润肺润肠。
单拎出来,都是油脂丰富的坚果,吃多嫌腻。但是揣进月饼里,感觉瞬间和谐、秀气了许多,能解决秋天即将面临的一些常见疾病问题。
02
五仁月饼
秋天经典的膳食搭配
五种果仁的平衡是是铁根据五种果仁“有益五脏”的中医智慧来配成方的。
过了白露之后,时令在悄悄地转换,早晚的风粘在皮肤上,已经变得凉飕飕,干爽中带着一丝凉意。
《黄帝内经·素问》说道:“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古人讲农历七、八、九三月合成三秋,这个季节天空明净,气候凉爽,其气清肃,一些北方城市很快就被会燥气包场。
燥气是秋天的主气,也是六淫的一种。《黄帝内经·素问》:“燥胜则干”。
燥邪席卷很快,杀伤力也很强,这个北方的同学更有发言权,一到秋天,皮肤变得紧绷绷的,口唇干燥起皮、鼻子咽喉发干,喝多少水都不管用,部分人还会出现大便干结等。
燥邪对人体的伤害,一是易耗伤人体津液,伤津就是伤阴,导致表皮干燥,缺水。
二是燥易伤肺,容易反复咳嗽。
所以秋天的,养生主旋律就是润燥、养肺。
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五仁是五种植物的果仁部分,也陆陆续续收成归仓。
五仁的膳食组方,其蕴含着秋季的用药规律——润肺、养阴、生津、防燥,在传统、朴素的年代,滋养了中国胃,滋润了每一个中国心。
如今,能完整无误说出五仁月饼是哪“五仁”的年轻人估计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网红月饼,占据了年轻人的眼球。
大自然之妙在于独特,
人文传统却关乎积淀。
所以说,会吃的人,才会吃五仁,它作为最具有传统特色的月饼,流传至今,不仅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糕点,更是中医药膳思想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完美融合。
03
五仁的原型,出自哪里?
“五仁”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联想到五音五色五味,带有中医的五行思想的色彩,“仁”也颇具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思想。
而在中医典籍里,“五仁”最初亮相于宋朝的“滋肠五仁丸”。
“五仁”的说法最早出自南宋齐仲甫编纂的中医著作《女科百问》之第九十一问,在讨论治疗产妇大便秘涩的篇幅中,有给出的药方一种药方叫“滋肠五仁丸” ,包括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陈皮等中药。
清朝知名中医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也曾记载过它的使用案例:
某 高年下焦阴弱,六腑之气不利。多痛,不得大便,乃幽门之病。面白脉小,不可峻攻。拟五仁润燥,以代通幽,是王道之治。
患者的年纪很大,年老则阴气自半,身体素质较差,大肠传导失司,大便艰难,不可以立即用峻下的用药治疗,因此使用了平静的五仁丸来润肠通便。
五仁丸以质润之“仁”合而成方,润行相合,以润燥为要;肠肺同调,以滑肠为主。
所以五仁丸,可以治津枯便秘。
就是那种素体阴虚,像老年人、更年期女性容易阴虚,阴气自半,津液也亏,肌表容易皱巴巴。
还有产后失血过多,刚生完宝宝的产妇,血虚津少,均可导致津枯肠燥,就像张教授在《一病一讲》当中讲到,津枯好比河里没有水了,船只被搁浅在岸边,只有河里的水流动起来,船才能重新运行起来。
津枯便秘,首先要把肠子里的津液充盈起来,便便才能顺畅流动,这个五仁就能润燥滑肠。
滋肠五仁丸的配方和今天五仁月饼配方有几分相似,都是润燥滑肠的好手,可以说是五仁月饼馅的原型。
学习中医的好处,是任何时候,我们只需要做一个懂行的吃货,聆听四时的指令,遵循寒热温凉的变化,选择四季相宜的食物,烹饪可口的饭餐,就能和家人团圆无恙,幸福相伴。
节日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放心吃五仁,了解每一个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重新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