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特点
《家风的特点》
赵忠心
要建设优良家风,必须充分认识家风独具的特点。
一、家风是客观存在的。
有人说,家风只有大户人家才有吧?
社会上的家庭,从古至今,不论贫穷与富有,社会地位高低,也不论家庭规模大小,结构复杂与简单,家庭发展历史长短,都有自己特定的家风。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都会逐步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家风。
不论你意识到没有意识到,承认不承认,家风都是客观存在的。家长和家庭成员都应该随时随地检视家庭成员的行为举止,检视家风好不好。家风好,继续坚持;家风不好,及时修正。
二、又抽象又具体。
有人说:“家风很抽象。家风好不好,谁能知道呢?”
家风不是物质形态,而是意识形态。物质形态看得见,摸得着;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是头脑里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
但“家风”却在每个家庭成员身上,随时随地、实实在在地体现着。“家风”会从这个家庭、家族出来的人身上,从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间体现、散发出来,使人看到他们身上所反映出来的长期生活的那个家庭的家风。
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觉地增强家庭责任感,为体现、维护自觉的家风尽到自己的责任。
三、“家风”影响广泛。
《论语》中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倾倒。
同样的道理,在一个家庭中,一个人的君子品德,会带动一个家庭的君子风气。
“家风”是一种“风气”。风气是“流行”的爱好、习惯等。风气一定是“盛行”的,影响广泛,影响面大,影响整个群体。
家风不是个别或少数家庭成员受影响,认可、接纳、践行的。家庭所有成员一般都会受到影响,认可、接纳,自觉自愿践行的。贯彻家风感到是光荣的,违背家风感到是可耻的。
家庭成员,特别是家庭里辈分最高的家庭成员,应当严于律己,切实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给全家成员走出好的表率。
四、家风影响具有深刻性、持久性。
家风对家庭成员影响作用的发挥,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不是暴风骤雨式的,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滋润的过程;不是“蜻蜓点水”式的,而是潜移默化地渗透过程。
长辈的说教,对家庭成员来说是很重要的。但一般情况,越是无意识的影响,对人的影响就越深刻。
家风对家庭成员来说,就像是“染缸”,对家庭成员的影响非常深刻。家风的影响,不是在一时一事上起作用,而是全方位地起作用;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血液,深入骨髓,深入人心。
家风对家庭成员的影响,终生起作用,将伴随人的终生。人到了花甲之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身上还明显地带有家风留下的痕迹。
五、“家风”具有驱使力。
“驱使”就是推动的意思,强迫人按照某种意志行动。
家风就像是“物理学”中的磁场。“磁场”,即传递实物间磁力作用的场。“磁力”可以驱使磁场中实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运动、前进。
家风就能驱使家庭成员,不知不觉地朝着家庭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进步,成为家庭所期望的人。
六、家风具有权威性。
“权威”即一种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不可轻视、无视、挑战、破坏。任何家庭成员对家风应持一种敬畏的态度,自觉地落实在行动上,不能轻视,不能不把“家风”放在眼里、心里,不允许不尊重,不允许违背、破坏,不能触及“家风”的底线。违背家风就要受到谴责,故意挑战“家风”就要受到惩戒。
一个家庭、家族的优良家风,是多少代人辛辛苦苦地建立起来的,很不容易;但要毁掉,却是轻而易举。如果不严加制止,优良家风将会毁于一旦。
七、家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家风不是应对一时一事的具体的家庭行为规范。家风是一个家庭、家族传统的行为规范,一旦形成,往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朝令夕改。
家庭虽然是比较封闭的社会组织形式,但家庭从来跟社会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息息相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革,一定会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家庭生活之中,对家风产生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家风作为一种家庭文化,也会有所“变异”,增添一些新的时代特征;但一般情况,家风的“基因”不会改变的,不会伤筋动骨,“走样”,“变形”,最基本的核心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
八、“家风”会“遗传”。
“遗传”,即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制等由上代传给下代。家风是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还可以称之为“家庭文化”。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家风跟生物一样,是可以遗传的。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一代地不间断地传递、延续,会在一个家族连续发挥作用。优良家风一旦形成,世世代代受益。
在“遗传”的过程中,自然会有些“变异”。但最基础的“基因”,是不会走样的。
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文化的家庭通过“家训”、“家范”、“家规”、“家诫”等形式,用文字把“家风”规定、记录下来,传递给后代。绝大多数的家庭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下来。
(2017年11月22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