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有没有占领过陕西?1...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有没有占领过陕西?

1938年3月6日拂晓,刚刚占领山西保德县的日军迫不及待地朝着黄河对面的陕西府谷县城发动了攻击,600余日伪军乘坐着五艘大船,向黄河西岸强渡,他们企图跨过黄河,进而侵略大西北。

守河哨兵很快就发现了黄河对面驶来的船只,立即鸣枪报警。但日军在飞机、大炮、轻重机枪的掩护下,迅速的在府谷县城外马连圪尖岸口强行登陆。

驻防府谷的是二十二军八十六师五一二团,由于团长张子英赴榆林公干,营长张博学临危受命,组织驻军对日军展开还击。

张博学判断,敌人登陆后,小河畔以东战事肯定非常吃紧,所以便派出了一个营的兵力赶去支援,接着调外防常振明营扼守城北2.5公里处的高家窨则,而小河畔以西的高家湾、贾家湾沿河地带则派出了李躬如游击队。

日军刚一登岸,便与驻军展开了激烈的交火。小河畔以西的游击队在猛烈的进攻下逐渐处于劣势,而此时其他部队都陷入了交战之中,根本抽不出一兵一卒前来支援。

无奈之下,李躬如只能下令部队上山,朝着王家畔、赵家石堡一带撤退。与此同时,马连圪尖的河防军也最终抵挡不住进攻,开始向后撤退。

日军尾随着河防军一直追击到了前大路、新窑渠、阎家洼、徐家墩、西梁村一带。此时,驻守在高家窨则的常振明营果断出击,毫无防备的日军被突如其来的截击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得放弃追击,回身杀进了府谷县城。

日军进了府谷县城便开始烧杀抢掠,据统计鬼子这一天烧毁民房400余间,屠杀38人。

下午5时,日军撤回了府谷县城。

张子英在榆林听闻了日军的暴虐行径后,星夜返程,路过神木时,借调了驻守在这里的一个营赶去府谷支援。

赶回府谷的张子英决定给日军还以颜色,8日清晨,他亲自督战,指挥驻军渡河进攻保德县城。这个战机把握得非常好,这时的日军大部分已经向宁武方向撤退了,保德县城内只有一小部分守军。

府谷驻军与敌人在保德县城南展开了激战,而此时借调的神木高耀璧营则偷偷迂回攻入了县城之内,迅速包围了日军的驻地。

这一战,击毙敌军数十人,指挥官1人,俘虏30人,其中还有一名日本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

山西南部,盘踞永济、芮城县黄河沿岸的日军同样蠢蠢欲动,妄图南渡黄河。

相比之下,驻扎在潼关的守军就要主动得多,他们在黄河南岸部署了大量兵力,轮换固守,并主动渡河出击和隔河炮击。

1938年3月间,潼关守军北渡与日军交战数十次之多。风陵渡附近的王庄、涧口、田村、赵村,河等村庄一度被我方占领。

首先是3月13日,潼关城内派出340名官兵在大炮、机关枪掩护下强渡黄河。日军见状也派出400余人,并开动10余辆坦克。但在潼关驻防的炮兵对日军据点和军事设施进行了连续的猛烈炮击后,日军死伤众多,损失颇重。

3月22日,双方再次展开炮战,日军炮兵观测台和1枚大炮被击毁。

不甘心的日军并没有放弃,一直觊觎着潼关城。

同年的9月1日,盘踞在风陵渡的日本侵略军200余人,在拂晓时分驾着20余只小船向南偷渡,但刚刚行驶到一半,就被被南岸驻军发现,在强大火力的封锁下,日军只能转身逃遁。

日本的阴谋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果潼关被占领,八百里秦川将会迅速沦陷,守好潼关就变得尤为重要。

好在随着抗日力量的不断壮大,日本侵略军最终只能望河兴叹。陆地进攻上的失利,让日军在空中对潼关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8年内,日本侵略军向南岸城乡发炮1.76万多发,居民房屋和建筑物被毁十之七八,死伤群众360余人,损失财物合计约16.37亿元。

1938年7月,十七路军改编为第三十一军团,陕西灞桥人孙蔚如任军团长,一支由三万多名陕西青年组成的部队夜渡黄河,主动出击,开进了黄河北岸的中条山,以坚守中条山、保卫黄河安全为任务。

日军集中几个师团数万兵力在空军、炮兵的配合下,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对中条山防地进行了十一次猖狂的进攻,面对如此艰苦的局面,三十一军团没有丝毫的退缩,他们比谁都清楚坚守中条山对于保卫三秦大地不受日军践踏的意义,因为身后就是他们的妻儿父母。

“六六战役”是中条山最大、最为悲壮的一次战役,这一战进行了半个月,我军伤亡及失踪官兵达8800余人,而日军伤亡也达到了5000多个。

这两年内,孙蔚如将军率领全体将士在没有友军支援、军需物资极端缺乏的艰难情势下拼力死战,以阵亡2.1万的惨重代价始终巍然屹立于中条山上,有力遏止了日军打通中亚与德军会合的整体作战企图,用血肉之躯保卫了关中故地,表达了三秦子弟兵的赤胆忠心。

而面对各界的赞扬,孙蔚如将军则挥笔作下了《满江红.中条山抗日》:'立马中条,长风起,渊渊伐鼓','新旧恨,从头数,挽狂澜作个中流砥柱'。

这就是他的决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