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看水║寻找石湖峪口,依旧疑云密布

有关“寻找石湖峪口”的讨论,始于9月2日的《边垣备忘 ║寻找石湖峪口及其他》,并于9月5日做了更新(《边垣备忘 ║寻找石湖峪口(后续更新)》)。

其后,这个观点并未能取得认同。尤其以富有执着研究精神的业余长城研究者虫子的观点最有代表性。

有关石湖峪口的可能位置,之前已经列出,大致如下:

1、怀柔261敌台西侧垭口——理由:守口有台,两侧各有马面,位置极为重要

2264号敌楼处(主线长城与二道关交叉点)——理由:三岔结点,居高临下,下有便门,便门有台阶与护墙,等级甚高

3、276号敌台东侧垭口——理由:有水门,上有瓦片

4、274号马面东侧垭口——拼接墙体,西侧为大条石,东侧为砖墙

经虫子提议,12月26日,萧艾老师、独善其身老师,活力的荒野老师,5人共同前往石湖峪一带,再探石湖峪口,美其名曰“石湖峪口联合考察组”。

 

(一)撞道口地形

到达撞道口的时候,尚不到早上七点,天色微亮,四周景观皆分辨不清,照片都拍不出来。撞道口关门上方,有建筑遗迹,原应有关门楼。

(距离起点0.14km 当前海拔316m)

 

楼摞楼的敌台

途经怀柔254号敌台时,独善其身老师提示我们留意这座敌台的特别之处:其西侧有两个层次高低不同的券孔,像是一座楼摞在另一座楼上,很可能是两座相连的敌台,西侧较低的一座年代较早,已经废弃,但没有完全拆除。

这座敌台是撞道口西侧的镇关台,位置略高。

(距离起点0.44km 当前海拔399m)

 

256号敌台处,又是一个垭口,撞道口西侧的另一个垭口。这座敌台损毁非常严重,稍不注意,留意不到这还是敌台。这是一座守口台,扼守在垭口正上方,其作用与关门箭楼类似。

敌台西侧有便门。其实,自撞道口向西,基本上每座敌台或马面附近均有便门。 

(距离起点0.67km 当前海拔414m)

 

256号敌台西侧,是257号马面。此马面可以设置炮台,监视北侧宽阔平漫的谷地。

(距离起点0.70km 当前海拔436m)

 

这座垭口外侧皆通鹞子峪堡,内侧皆通撞道口村(堡)。置一将军炮在此,足可阻敌于关外。

 

这是撞道口的双垭口。或者说,西侧的垭口是撞道口的附口。虽然谷口平缓宽漫,谷外平坦可通众骑,但不会设置独立的关口。

 

(二)261敌台附近的垭口

261敌台处,本次没有拍到合适的照片,且借用8月30日的照片。

这座敌台守在谷口之上,为守口敌台。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马面。

内侧沟谷。当时林木茂密,无法通行,冬季树木凋零,视线开阔了很多,花点力气,往山下石湖峪村还是能走得通的。

 

外侧沟谷,亦通鹞子峪。

 

261敌台东侧的便门上方,原有匾额,今已失。不知记载何事?此匾并不在楼上,而在便门处,而且是位于一个重要垭口处的便门上方,是否此座便门,此处垭口,有不同于平常之处?况且守口有台,两侧有260、262马面,那两侧马面,当不是近距离防守之用,因为处于垭口上方,敌虏进攻的目的是溃口而入,而不是为杀伤高处的守卫的兵士;因此,那两座马面,当是设置的炮台,以便更有效地杀伤敌虏。

这样的布置,其重视程度,甚至高于平漫极冲的撞道口,难道这仅仅是偶然吗?这会与久久无法确定位置的石湖峪口有关吗?

(距离起点1.12km 当前海拔477m)

 

最终没有将此处作为石湖峪口最可能的位置,还是因为后面274马面附近更加特殊的地势与墙体特征。

 

(二)几点小发现

此次还拟寻找撞道口西侧内墙上的一块碑,刚开始时天色太暗,尚且看不清周围环境;后来可能是位置不对,没有发现。

不过,还是有一些小的发现。

1、每座敌台与马面均有便门

由于黄花城一带面临四海冶与永宁、谎炮儿口的两面来敌,边墙之外,即是宽漫大道,敌虏骑兵可以横冲直撞,左右奔突,一旦有警,必须及时迅速地调兵支援墙上的防守,因此,每座敌台与便门与城堡间均要有直接通达的道路与上兵道。

这是259敌台附近的便门。

2、砌错位置的异形砖

262马面外缘,2块异形砖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距离起点1.84km 当前海拔529m)

 

后来见到垛墙射孔以及地面散落的砖,才明白,这种砖原应用于这种位置,只是预制的砖多了出来,没有其他用途,也就顺便砌在了马面墙上。

 

3、便门内侧的排水孔

263号敌台便门西侧墙脚下,大石条基础上开挖了一道水孔,萧老师的龙头拐杖探了一下,很深。

(距离起点2.13km 当前海拔527m)

 

后来在274马面西侧的便门内侧墙脚下,竟然发现了对称的两孔水孔。

 

4、又一处失窃的碑槽,会是撞道口修城碑的位置吗?

这座碑槽,在263敌台西侧内墙上,对照挨拍的兔老师所提供的照片,与撞道口修城碑的位置相近。不知是否那块碑,已经被窃? 

其下方剥落的几块城砖,是为了方便偷窃此碑,拆了几块砖,站得更高更方便些吗?而露出的内层砖墙,墙面整齐,与外层砖并无丁顺咬合的痕迹,似是二次包砖加固的结果?如果是这样,黄花城一带的墙体,在隆庆至万历年间,只是包砖、加固、加宽吗?

(距离起点2.31km 当前海拔528m)

 

5、沉降速度不一的墙体裂隙

碑槽西侧,墙体自上而下,被整体撕裂了一个口子。不知是地质运动的反映,还是两个不同工段的接茬处?看其砖缝,似乎是一次修成,那么,这撕裂的墙,是哪次地质运动的结果吗?

(距离起点2.33km 当前海拔534m)

 

6、长城之上瑰丽璀璨的日出

 

(四)264敌台处

如同独善其身老师所指出的,这座敌台也明显异于他处。一是位置,位居黄花城-西水峪的主线与二道关相交的三岔结点之上,居高临下,视角极好。其下有便门,可直通石湖峪村;登门有数级台阶,台阶一侧与墙体相接,另一侧有护墙,等级明显高于沿途所见其他便门。此处有可能是高等级官员的登城之处,其他低矮的便门,为普通防守的士兵登城的通道。

(距离起点2.49km 当前海拔554m)

 

向西可俯视西水峪长城如蛟龙入水一般。

(以下几幅图片拍摄于2019年9月14日)

 

西北方向,二道关的敌台背倚雄壮的鳞龙山,控扼永宁谎炮儿与四海冶两条通途。

 

向东则是陵后紧要之地的黄花城本镇口。

 

此处会是石湖峪口所在的位置吗?

其外侧幽谷纵深,山势险峻,并非敌虏可以攻取之处。而其绝佳的视线,恰好可以作为一个指挥机构的所在地,无论哪个方向有警,信号可及时向其他方向传递,调动各方守兵快速增援御敌。高等级的上城便门,正是为指挥官所设。

因此,此处不是石湖峪。

 

(五)274马面处的玄机

在274敌台上,可以远眺274马面及其外侧沟谷的地形地势。这座马面,位于一处垭口之上。

(距离起点2.52km 当前海拔556m)

 

马面北侧,直冲一道谷口。那谷口虽说狭隘,山险不通骑,却是永宁谎炮儿-韩家川方向来敌,以及四海冶方向的来敌会聚之处,情势相当紧要。此处竟然不设关口防守,岂不怪哉?

《西关志》载:石湖峪口,“隆庆卫地方,昌平州界。外口紧要。”此处通道的外口,大道平漫,极为冲要,正符合外口紧要的特点。

 

从264敌台的三岔结点处,即可以看得见274马面外侧墙体,有明显的拼接痕迹,西侧为大条石,东侧为城砖,极为怪异。

 

这段墙体,内侧也是拼接。这种拼接墙体,肯定不符合常理,而且内外并不对称。

显然,这是原先有某种工事,后来拆除的结果。

这段拼接的墙体,与外侧冲要的地形有关。

此处原先当为一处严密防守的关口!

 

在这段垭口之上,也找到了瓦片。有瓦片,意味着原先也有铺房。

 

从西侧回望这段垭口处的墙体,内侧也有一座便门,此座便门,即是有对称双水孔的便门。

 

再次感受马面外侧承受韩家川四海冶两个方向来敌的形势。

 

萧老师也亮明了自己的观点,认可这儿即是石湖峪口。

不过,虫子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西关志》说:“石湖峪口,正城一道,水门一空,城铺一间。”这处马面所在位置,位于山脊之上,怎么会设水门呢?

这个问题一时无法回答。

(六)符合水门特征的275、276敌台之间的水门

虫子坚持认为的石湖峪口所在位置,在275、276敌台之间的墙体拐角处。下方即是深邃明净的灏明湖。

(距离起点3.17km 当前海拔530m)

 

墙上一座碑槽。不知当年刻的什么?

(距离起点3.21km 当前海拔520m)

 

相距约70米,又一座空碑槽。也许,我们要寻找的历史的谜题,就在这些遗失的碑文之中。

(距离起点3.28km 当前海拔488m)

 

在凌空耸峙的墙体之上,在崖边循小路下到沟谷之中。

 

山崖陡峭,好在小路已经被人踩踏成熟,并不太凶险。

 

从下方仰视,可见此处水门高大,条石厚重规整,规格亦很高。

(距离起点3.73km 当前海拔380m)

 

洞内可容人直立,洞内两根石柱,是砌券洞时即砌入其内,据以阻挡人马通过(单人可过),用萧老师的话说,是石篦。券洞尽头,被用乱石堵塞。据虫子在石湖峪村考察的结果,是谢姓村民在清代购买那块土地时堵塞。

这座券洞,上方墙顶与内侧地面等高。以此判断,此水门仅是泄水孔。

 

水门座落于山体岩石之上,再以巨石垒砌。

 

水门向下,山路蜿蜒曲折,可通灏明湖边。

(距离起点4.01km 当前海拔357m)

 

下方有陡峭石壁,似经人工铲削,小径再往下,更加陡峭,可通人,不通骑。

这些特征,符合《昌平州地》所说,“山险不通骑”。

(距离起点4.10km 当前海拔339m)

 

就水门来说,目前所能见到的,确实仅此一处,并且适合设水门的,大概也是这一处。另外,在券洞上方的墙顶,发现了两块瓦片。

那么,此处是石湖峪口吗?

疑点之一,水门上方山坡与墙体等高,不像是一座关门,仅像一处水口。

疑点之二,《昌平州志》载:“二里曰石湖峪口,三里曰西水峪”,即石湖峪距撞道口二里,距古水峪三里;根据《北京市怀柔县地名志》,石湖峪口在撞道口西1公里,距西水峪0.8公里。就是说,石湖峪大致在撞道口与西水峪中间的位置,此水门位置不符。

 

终点之三,从地形地势上分析,此处与西水峪口外侧相通,皆是西水峪外口;内侧皆通西水峪村,比石湖峪村更近。如此短距离之内的两个口,怎么会形成各自独立的关口?长城关口,如同不同的防区。譬如撞道口的双垭口,只是撞道口的附口,不会是独立的关口。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旺泉峪,就未设独立的关口;河防口向东北方向的垭口,不成为独立的垭口;西白莲峪(白崖峪)向东北的垭口,不成为独立的关口,等等。

 

疑点之四,作为一个垭口,山路狭窄陡峭,曲折蜿蜒,又不能通骑,吭哧半天爬到崖下,早被守卫的士兵一箭射死了,值得郑重其事地设一关口吗?

终点之五:274马面处直面两个方向的威胁而不设关口,却于此处不紧要处设口,极为不合理。

至于水门上方墙顶的瓦片,其实很容易理解。此处虽不是重要关口,但也是一处垭口,也需要适当防御偷袭的猾贼,可能也建有铺房。

 

至此,本次石湖峪口的考察,仍然未能取得一致意见。石湖峪口,依旧疑云密布。不过,我和萧老师还是坚定地认为,石湖峪口还应在274马面处。至于水门一孔,也许当年曾有过类似建筑,只是如今已经无法复原了。

 

2020-12-26,28日补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