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每诩
每诩
每诩平生恋酒头,葫芦内外品春秋。
三斟竟似千年骨,一醉堪齐万户侯。
只体飘繇无可寄,唯期爽慨更何求。
方今已近孟婆子,惬意还能几岁周?
【注释】读宋白玉蟾《复卢良菴韵》诗,步韵而咏别事。原诗云:“拟占朝班最上头,宦情冷似一天秋。风花雪月千金子,水竹云山万户侯。海客盟鸥终不动,塞翁失马更何求。明窗净几华胥外,蝴蝶翩翩自梦周。”记于2020年11月25日。
“赧”,因惭愧而脸红,见南朝刘义庆《幽明录》:“鬼即赧愧而退。”唐柳宗元《乞巧文》:“大赧而归,填恨低首。”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酒头”,指好酒而糊涂,被欺而不自知的人,见《水浒传》第一○四回:“那赢的,意气扬扬,东摆西摇,南闯北踅的寻酒头儿再做。身边便袋里、搭膊里、衣袖里,都是银钱。”清翟灏《通俗编·品目》:“今游闲子挟财逐匪队,屡被欺脱,不自知者,俗谓之酒头,又因糟而变也。”
“葫芦”,指茶壶或酒壶,见宋苏轼《和子由柳湖山茶》诗之一:“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元王哲《临江仙·大葫芦,先生出,常背此以贮酒也》:“每向街头来往走,谁人识此葫芦。长盛美酒岂须沽。时时真畅饮,日日不曾无。自是一身唯了事,相随肯暂离余。杖头挑起半江湖。一船风月好,千古水云舒。”
“千年骨”,指一千年前的老者,见唐戎昱《咏史·和蕃》:“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只体”,只体会,体,亲身经验,体察,见《后汉书·班固传下》:“体行德本,正性也。”李贤注:“体行,犹躬行也。”清林觉民《与妻书》:“汝体吾此心。”
“飘颻”,形容飘飞高远,亦指驰思高远,见唐李峤《游苑遇雪应制》:“散漫祥云逐圣回,飘飖瑞雪绕天来。不能落后争飞絮,故欲迎前赛早梅。”唐韦应物《横吹曲辞·长安道》:“丽人綺阁情飘颻,头上鸳釵双翠翘。”
“爽慨”,豪爽慷慨,见《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婆留也爱二鐘为人爽慨,当下就在小阁内,八拜定交。”《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张大)秉性爽慨,肯扶持好人,所以乡里起他一个混名叫张识货。”
“更何求”,还会有什么追求,见唐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宋苏轼《浣溪沙》:“倾盖相逢胜白头,故山空复梦松楸。此心安处是菟裘。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愿为辞社宴春秋。”宋范成大《次韵袁起岩甘雨即日应祈》:“三伏凉来那易得,百年饱外更何求?”
“岁周”,周年,见宋宋祁《岁周移书课版》:“岁周无吏最,天极正包荒。”宋陆游《春夜读书感怀》:“岁周一甲子,不见胡尘清。”明梁辰鱼《巫山十二峰·怀人》曲:“喜重谐,言非谬,试看织女共牵牛,拟定相逢在岁週。”
这首诗的意思是:每每夸诩平生最恋酒头,葫芦内葫芦外度过着自己的春秋。斟满三盏,竟然就像是活了千年的老叟,一醉之后堪称等同于万户侯。只体会那种飘颻,再无所寄托,只期望豪爽慷慨,哪里会再有什么追求。现如今已经走近奈河桥上的孟婆子,那般惬意还能延续几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