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昨天,记者站(ID:jizhezhan)推送文章《大调查:近六成纸媒人都不怎么看纸媒,看的又是谁?》(直接点击标题查看),引发用户关注和讨论。一位从业三十多年的老报人,就此话题向记者站投稿,讲述了他眼中的纸媒人为何不看纸媒以及一定要看纸媒的个人观察。他认为,新媒体取代旧媒体可以讨论,不用害怕,因为我们还在阅读,我们还在生产可供阅读的文字,这一切都正在阅读中融合,无论新旧。
这一话题被不断放大,实际上与越来越密集的有关传统媒体即将消亡的议论联系紧密。
听说《中国新闻出版报》做了一个关于纸媒人阅读的微调查。这份调查说,有78%的受访者还保留着阅读纸质出版物的习惯。超过20%的报刊人不读任何报刊。8%的纸质媒体人不读纸质图书。这份调查表示一种诧异,纸媒人不读纸媒太不正常了。因为该调查没有说明此次调查的样板信息,所以算不得权威数据解读。可是这个话题不能不说越来越热。倒是蓝媒汇记者站这个公号,在关注传媒圈的新媒体中比较平和客观,显得靠谱,此次在填写他们的问卷之后,想聊聊对一个纸媒人看或不看纸媒话题的看法。
本人1985年入行,省级党报。经过半年实习(所在报纸需经过具体老师指导训练,经考核后方可单独采访)后,在群工部任记者至1998年,后历任大型活动新闻策划人,专刊编辑,区县新闻部主任,舆情新闻中心主任,内参部主任。做过发行部经理,创刊过一本时尚杂志。至今30年没有离开过报社,算的上一个“纸媒人”,算得上一个传统媒体人。
(记者站(ID:jizhezhan)昨天发起的投票)
如果按照前面那个调查的说法,该人一定是固守纸媒的守望者,那么他一定天天看报,一看一天的 “老报人”。其实不是,除了做提法,标题,版面对比“对表”,检查有无错字错句错行等技术因由之外,满足信息传播需要的阅读都不是在纸媒上完成的。也就是说看新闻是不看报纸的。原因很简单,报纸上的独家新闻已经不存在了,即便偶尔有个独家新闻,也不会单等到转天见报,自家的新媒体早早就推送出去了。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纸媒上的新闻都会晚于新媒体12之24小时。谈到此,我们不妨将问题反转一下,为什么一定要读纸媒呢?读报是读者获得信息的渠道,这种获得是有偿的。媒体人读纸媒还因为同一个新闻事件有多种采访的深度和角度,所以才出现了同类的报纸,报道同一件事,效果反响却截然不同的情况。同城报纸零售量差距几倍甚至更高,竞争激烈。纸媒之间在拼“点子”,采访,表达技巧。谁家的点子鲜活,采访深入,表达清楚,谁家的报纸就好卖,读者就多,传阅率就高,影响力就大,收入自然而然就丰厚。纸媒人肯定读纸媒,因为竞争很激烈,知识更新很迅速,入行的新人很踊跃,带动业务标准不断提高。不读不行。当下纸媒的新闻被分成政策性新闻,工作性新闻,事件性新闻,部门性新闻,这些新闻如果说算作是新闻的话,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新闻源新闻,就是经过新闻发布者审定的新闻。过去叫做“通稿”,不过那时只局限于很少的时政报道和涉外报道。当时我所在的报社通稿是不计入记者业绩的。现在通稿充斥版面,没有采访,有时连标题都一模一样,千报一稿。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读呢?读什么呢?纸媒人不读纸媒了应该由此而来,有一种很人云亦云的说法,即,新媒体的长成正在终结纸媒的存在,是这个趋势,说实在的,如果从内容退化这一点看,纸媒人不读纸媒与新媒体的冲击真是关系不大。确实,重要的政策以及深度的解读(现在时政新闻总是含义很深,解读很重要也很微妙)还是需要在纸媒上解决。可是比纸媒好不了多少的电视媒体往往又抢先了半步,于是,这纸媒读与不读就不那么重要了。或者说,没必要拿出很多时间来读了。本人每天读报五种(当日),50分钟,每周读周刊两种(曾经是四种),不全年订阅,因为网购过期(三至四天)杂志,费用是定价三分之一。全部是因为业务需要,不是获取新闻。需要说明的是,从今年起,五种报纸中三份从网上读电子版了。当然是要看整体版面的。记得有那么个专家曾经说过,当新闻可以免费获得的时候,传统的纸媒走向结束。话说回来,纸媒的生命力是新闻,没错。纸媒的新闻已成旧闻,没错。但是纸媒的终结并没有在历次唱衰,甚至占卜出大限的声浪中应声倒地。纸媒的顽强生命力仍维持着稍许的呼吸和脉搏。比如,纸媒的评论和不常见的深度报道可以延时发力。大事件面前,白纸黑字,掷地有声,留存于史册的记录,仍不可替代。对应这一点,新媒体尚处于孩提期。新媒体目前时而抓狂,时而调侃,时而捕风捉影,时而人云亦云的说话方式,肯定为纸媒的存在和巩固受众群信任让出了一舍之地。纸媒人情愿不情愿,还是在不间断的读纸媒。当然以电子版为主。买一张报纸举着读的纸媒人,很特别。媒体融合是当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说法。实际上新媒体取代旧媒体也可以讨论,不用害怕,因为我们还在阅读,我们还在生产可供阅读的文字,这一切都正在阅读中融合,无论新旧。
我看。
如果你有招聘求职诉求,欢迎注册大咖推荐信,两种方式可任选其一:1.打开公众账号“记者站”,点击底部“推荐信”,注册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