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法作品一直被质疑,乾隆却不以为然,在上面盖了80多个章
乾隆非常爱好诗歌,留下的诗歌就有四万多首,几乎与《全唐诗》的总数相当,但谁也不会认为乾隆是诗人。但是,他爱好收藏,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文物,都要囊括在内。说他是大收藏家,甚至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收藏家,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但是,乾隆在收藏上有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喜欢留下自己的痕迹。特别是在字画上,往往要题跋或者盖章,因此他也被网友戏称为盖章狂魔。
其实,在名人字画上留名,这并不新鲜,一方面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对艺术作品提出看法。而且,这种方式也为后人评判作品的真伪,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可是,乾隆的问题在于,他对此兴趣实在太大,比如韩干的《照夜白图》被他盖了五十多个章,而王献之的《中秋贴》则被密密麻麻盖了八十多个章,实在太过于喧宾夺主了。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字帖,让乾隆如此上心呢?原来,这幅《中秋贴》实在名气太大。现在提到王献之,往往是因为他的父亲书圣王羲之而出名。其实,早在东晋到南梁的一个多世纪里,王献之的名气是要压过他的父亲,甚至被认为是第一书法家。
然而,到了唐朝,王羲之拥有了头号粉丝李世民,也翻身改变了一切。李世民极度喜爱王羲之的书法,对其推崇备至,对于王献之则不屑一顾,故意贬低,甚至损毁他的作品。这样一来,舆论风气变得一边倒,王羲之从此被推上了神坛。
即便是这样,王献之的书法地位,还是得到了后人的认可。还是有米芾、张旭、怀素等大书法家认为,王献之强于王羲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然这个争论不会有结果,但毫无疑问,王献之必定是一流的书法家。
《中秋帖》就被认为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它原来的名字叫做《十二月帖》,应该有三十二个字,因为损毁,后人经过重新装裱,就只剩下了二十二个字。这二十二个字是这样的:
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就因为这22个字的首二字是“中秋”,所以这件书法作品被称为《中秋贴》。王献之是用一种非常独特的草书风格来书写的,它用墨浓厚,纵横豪放,俊朗飘逸,酣畅淋漓,确实是美轮美奂的经典之作。它的名气也很大,在《宣和书谱》、《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清河秘箧表》、《珊瑚网书跋》、《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石渠宝笈·初编》中都有著录。
然而,这幅作品在历史上就备受质疑,许多专家认为并非王献之的真迹,而是临摹品。原因恐怕有三,一是上面的名人题跋,是从明朝董其昌、项元汴开始的,二是它的用笔风格与现存王献之的《廿九日帖》、 《鸭头丸帖》相差很远,专家通过20倍放大镜观察,这种丰满的笔墨形态,并非晋代的有心硬笔可以写得出来,只有宋代的无心软笔才能完成。三是通过纸张成分分析,这种竹料纸直到北宋才出现,晋朝时还制作不出来。
如果说第一条理由,还可以用重新装裱等原因解释,后两条理由就很难驳倒。因此,《书画舫》、《大观录》等书籍,虽然对《中秋贴》高度赞扬,但也认为恐怕不是王献之的手笔。历代以来就有说法认为,这就是米芾的临摹所作。
对于书法鉴赏家乾隆而言,他不可能不了解这些争议,即使他不了解,也会有知识渊博的大臣提醒。然而,乾隆却依然对它珍爱备至,并将其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一起,放在御书房外的三希堂,总是经常揣摩。
这件珍宝书法,在清朝灭亡之后,被敬懿皇贵妃带出,并将它和《伯远帖》一同卖给了北京的古玩商人。后来,它们辗转落到郭姓古玩世家之手,并被带到香港。直到建国之后,在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下,它才得以回到北京,重新被故宫博物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