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向雍正劝谏,差点被杀头;向乾隆劝谏,成就千古佳作
在历史上,老皇帝驾崩,新皇帝继位时,一般都会向群臣甚至普通百姓摆出低姿态,摆出一副自己能力不足,愿意倾听意见的架势。雍正当上皇帝时,就是如此。尤其是他的继位,不光在现在,当时也很有争议,所以姿态更足。
这其实也是古代封建社会君臣之间的一场老戏了,没有什么新鲜的。皇帝既然这么做了,作为臣子的,不捧场也不行。于是,大臣们纷纷上述,提出了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这里面陈词滥调的很多,基本上都是泛泛而谈,请求皇帝要亲贤臣、远小人。不过这还算好的,还真有不少人借机阿谀奉承。
但是,也有一个直臣,居然还真的提出了正儿八经的建议。这个人叫做孙嘉淦,他是康熙五十二年的进士,在翰林院担任检讨十年时间。这么多年以来,孙嘉淦一直默默无闻,却在雍正继位之初,突然开炮,他向皇帝劝谏:
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
这是在《清史稿·孙嘉淦传》中提炼出的三条内容,当时孙嘉淦自然不止写了这几点,而是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其中后两点,分别是请求皇帝停止捐官制度和停止西北用兵。这两点,确实还值得商榷,问题出就出在第一点上。
孙嘉淦竟然向雍正皇帝建议,停止手足相残,善待曾经与自己有过夺嫡之争的兄弟。要知道,在清朝最激烈的皇位竞争,就是贯穿康熙中晚期的“九子夺嫡”。康熙在位时间很长,而且生的儿子众多,不少还非常有能力。为了竞争皇位,先后有九位皇子参与进来,分为了好几个派别,无数官员更是卷入其中。
经过多轮的血雨腥风,最终还是先前低调隐忍的皇四子胤禛笑到了最后,成为了最后的赢家。惨胜之后的雍正,自然有种劫后余生的幸运感。他本身就是爱憎分明之人,对于曾经为难过自己,陷害过自己的兄弟,也开始了清洗。
孙嘉淦的这个建议,当然让雍正十分恼火。作为皇帝,难道连一件快意事都做不得吗?他看完奏疏,狠狠地斥责翰林院翰林院掌院学士:“你们翰林院,难道就能容忍这样的狂生吗?”掌院学士自然不敢作声,低头谢罪。
此时,雍正又直勾勾地看着辅臣朱轼,希望他能给出回答。朱轼也很为难,按理说既然是劝谏,当然可以知无不言,言者无罪,但雍正在气头上,该如何回答呢?他也很机灵,随口答道:“这个孙嘉淦确实很狂妄,不过我很佩服他的胆量。”
雍正半晌没有反应过来,他沉思了片刻,发现了自己的失态。朱轼是在提醒自己,于是他哈哈大笑:“朕也很佩服他的胆量!”尽管雍正不可能采纳孙嘉淦的劝谏,不过还是立即召见了他,并且授予国子监司业一职。这也成为孙嘉淦平步青云的起点,他在雍正朝官居工部侍郎,还兼任顺天府尹、国子监祭酒等职务。
雍正驾崩之后,乾隆继位,孙嘉淦还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兼任吏部侍郎。这时候的他,已经是年过半百,身居高位之人,面对新皇帝乾隆再一次的征求意见,按道理不应该出头。可是孙嘉淦却依然不改初衷,还是继续劝谏。
这一次的劝谏,其实就没有那么尖锐了,不过却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名篇。孙嘉淦对乾隆说,人的年纪大了,就会产生三个坏习惯,这就是“三习”,随之也会养成“喜小人而厌君子”的弊端,希望乾隆能够仿效历代明君,克服这些毛病。
这篇奏疏叫做《三习一弊疏》,在历史上的名气很大,被誉为清代“奏议第一”,也被称为人臣给帝王上书的完美谏论。乾隆看了之后,也非常赏识孙嘉淦,立即将他擢升为刑部尚书。又是一次劝谏,孙嘉淦再次成功,继续青云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