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为习武之本
“德为习武之本”,中国武术界历来就有一套比较严格的道德规范,称为“武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一部分。
武德并非法律条文,它来自社会下层,由武林前辈约定俗成,成为武林人士自觉遵守的言行规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武德可能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其基本内容却长期保持着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各个历史时期的武林人士所共同遵奉。
在封建时代,武德主要包括忠孝节义、重义轻生、除暴安良、锄强扶弱、救厄济困、忠君保主、尊师重道等内容,一方面反映出传统道德观念,特别是儒家思想在武术界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反映了武林人士对社会强势群体和邪恶势力的反抗意识。这种两重性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
据武林前辈介绍,少林寺收授门徒有“十不许”之说,即:
不许欺奸妇女;
不许抢孀逼嫁;
不许欺负良善;
不许劫夺财产;
不许醉酒滋事;
不许伤残世人;
不许胡作非为;
不许背弃六亲;
不许违拗师长;
不许交结匪人。
少林寺弟子入门另有“十愿”之誓,即:
愿学此本领,保国安民;
愿学此本领,抑强扶弱;
愿学此本领,救世济人;
愿学此本领,锄恶除奸;
愿学此本领,保助孤寡;
愿学此本领,仗义疏财;
愿学此本领,见义勇为;
愿学此本领,兴旺门第;
愿学此本领,舍身救难;
愿学此本领,传授贤徒。
以上少林寺诸多门规,大体上包括戒色、戒财、戒恶、助弱、尊师、谦让六类,其主旨是要求习武之人避恶向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观念。其它拳派的门规与此大同小异,如河南派形意拳的门规规定:
宁可失传,也不乱传。凡忤逆不孝者,贪财如命者,逞能欺人者,贪酒好色者,概不得传;
师不正不投,徒不正不收。为师者以严为明,教徒必成;为徒者敬师如父,既学必成;
不求千式有,只要一招精;
功成艺就,决不许在街头卖艺求钱。
归纳起来,武林中的道德规范可分为五个方面:
(一)谦和忍让
这是指习武者的个人修养。
武学即道,艺无止境。凡武林高手都讲究“谦让”二字。拳之至理在于中和,拳性刚柔无偏,人的气质亦当以中和为上。内心中和,方能对人谦让。习武者未必言勇,高手们未必言武,到处耀武扬威倒未必有多少真本事,这是武术界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立身正直
这是讲武林中人的处世之道。
所谓“立身正直”,当指品格高洁,胸怀坦荡,行事光明磊落,一身堂堂正正气。他们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禄所动,不为美色所惑,不为奸邪所用。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武林中不少人都具有这种蔑视富贵利禄的傲骨。他们视富贵若浮云,视权势若冰山。他们大多具有比较强烈的独立意识,不屑去逢权贵,更不甘听任他人颐指气使。武林高手是历代统治阶级网罗拉拢的对象,但不少武林前辈宁可埋名隐居或飘泊四方,甘心过着清苦的日子,也不屑去充当宫廷官府或豪门大户的鹰犬。
(三)见义勇为
这是指武林中人的行为方式。
见义勇为是中国传统武德的重要内容,也是武林中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方式。这种行为本身就包含着抗暴意识,意味着对社会不平的暴力反抗,对邪恶势力的惩罚。中国武术之所以在民间具有如此强大而持久的吸引力,除了它健身自卫的特殊功能以外,与见义勇为的传统武德有很大关系。
(四)尊师重道
这是对武林内部纵向人际关系的要求。
“尊师”,指尊敬师父长辈,虚心求教。“道”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指道德修养,二是指武学规律。习武者应在提高道德修养的前提下,认真探索武学规律,在师父长辈的指点下循序渐进。旧进师门规矩甚严,弟子拜师之时,必须立誓恪守门规,若有违犯,师父有权责罚,弟子不得违拗师父之言,更不得无礼犯上。近百年来,各门派的规矩礼数已渐渐宽松,有些门派为师不尊,择徒不严,门规松弛,鱼龙混杂,颇为社会所诟病。但无论如何,尊师重道仍为各门派所共同遵奉。
(五)武林义气
这是对武林内部横向人际关系的要求。
“义气”一词的内涵很宽泛,它包括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生死与共、亲若手足,乃至良莠不分,沆瀣一气等诸多含义,很难用一个明晰的概念来界定它。武林中人讲义气,首先重在本门同辈之间,以及朋友之间。武林中人多看重友情,讲究言必诺,行必果,以食言背友为不齿,然而并不绝对排斥其中的某些实惠因素。故“义气”一词,善者固然可以之行善,而恶者亦可以之作恶,不可不慎辩之,以防 被宵小所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