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那一年,我才意识到自己在公司没有出路了......”
原文标题《“我35岁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已经晚了......”》
两年多前的一天,来访者安安(化名)坐在我的对面,和我说了这么一件事:“前段时间,有个36岁被辞退的员工,听说后来得了重度抑郁症......”
安安说这段的时候,外面是个阴雨天,虽然是下午,但依然灰蒙蒙的让人透不过气来。
“在我们这个行业,35岁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被优化的年纪,这不,我今年就35了。”安安叹了口气:“如果运气没有那么背,我面临的结局很可能是,被调整到一个边缘的岗位,即便能逃得过这场职业危机,也实在受不了这个行业没日没夜的加班......”
是的,正如你猜到的那样,安安是一名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
事实上,安安的情况真不算糟糕的,要真比起来,她所拥有的是很多同龄人羡慕乃至向往的。
安安并非独自一人南下漂泊的打工仔,她的父母早年就来到了这座城市,正好赶上了时代的红利,靠做着生意在这座南方城市安了家,后来两口子有了个女儿,取名“安安”,就是有“安家”的意思。
安安学习很聪明,在女生堆里,是属于理工科很优秀的佼佼者,大学学的就是计算机专业,成绩优异又获得了学校保研的资格,她和男友(现在的老公)是大学同学。
不同的是,安安的老公后来发现自己对财务专业很有感觉,读研期间拿下了CPA的四门考试,毕业后被一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录用了,通过这些年的打拼,如今是妥妥的注册会计师,在事务所也历练成了项目经理,负责的项目也是事务所的重点项目。
到了安安这边,她发现自己就比老公逊色太多了。
安安毕业后来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很忙但也算应付得来,但让安安感到头疼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性别的原因,她在互联网公司一直没有获得应有的赏识,加上后来自己又忙着结婚生子,确实也错过了一些机会。
在安安有了一个孩子之后,她就决定为了事业打拼,不考虑二胎的事;但问题是,如今二胎政策早已全面开放,这不听说三胎都快开放了——如此一来,受到冲击的远远不止二胎妈妈们,而是全体女性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公司里的“不稳定因素”。
“说起来,我们这代人的生存很惨烈。”安安说。
安安身边有些同事,通过努力打拼好不容易在这座城市买了房,光是房贷每个月就要还1-2万;为了能在这座城市安身,他们一边顾不上身体,每天加班到很晚;另一方面又很担忧自己的健康状况。
“我们很怕死,但更怕生病。”安安叹了口气:“所以,有些同事早早地选择退出了这个行业,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路。”
去年,安安最好的一个同事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离开这座看似光鲜亮丽的城市,回到老家考编制。
“之前我认为,他们离开公司考公务员是一种贪图安逸的表现,直到现在我才发现,公务员这个职业,能给到他们的,恰恰是我们这个行业不能给到我们的,踏实感和归属感。”安安说。
“想起自己刚毕业那会儿,对职业规划这件事很不屑一顾。那个时候的我对自己迷之自信,尤其当我被这家公司录用的时候,我甚至一度认为,我一定能在35岁之前做到CEO,然后会在摩天大楼的天台,一边俯瞰这座城市,一边吃着昂贵的自助餐......现在才明白,你从事一个行业很多年,那种一不小心就会被随时淘汰的危机感,真的让人倍感煎熬。”安安说。
“可惜,等我渐渐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35岁了......如今的我很尴尬,一方面在公司已经不太可能会有太好的发展了,即便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也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改善,甚至可能还不如现在的公司;另一方面,我发现自己已经丧失了其他的可能性,哪怕只是做个考公务员的尝试,年龄已经把我死死卡在了外面......晓璃老师,你说,像我这种年纪大的妇女,是不是注定没有什么机会了?”安安问。
安安的叙述里掺杂着很多情绪成分,其中不乏有些消极的想法。
“年龄大这件事,要看你怎么去看待。”我说:“如果站在10年前,你25岁看现在,确实年纪挺大;但如果站在10年后,45岁的你看现在,其实还很年轻啊......想想看,如果你45岁才意识到这些危机又怎样呢?是不是要庆幸现在的自己才35岁?”
安安笑了笑:“被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
我继续说:“永远都别说自己好像没有机会这样的话......如果你真认定没了机会,你根本不会不远万里跑来这里见我......你也别觉得自己应该考公务员,如果你真想考,不可能这些年一直没有行动的。反过来说,站在我的角度来看,根本就是你不想考,或者说,你很清楚公务员能给到的价值,但你不是真的渴望。”
看着安安的表情渐渐从一开始的紧绷转向了放松,这是个积极的信号。
随着咨询的推进,果不其然,安安虽然嘴上说着“要考公务员”,但通过系统的价值观梳理下来,她直接把“稳定性、安全感”给排除了,反倒是把“成就感、价值感”这种排在了靠前的位置。
我引导安安去回忆过往经历,试图挖掘成就感和价值感的蛛丝马迹。
在安安的回忆中,充斥着大段大段自己一个人埋头苦读的记忆,仿佛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只是当考试成绩出来的那一瞬间,自己才会心生一丝喜悦。
“晓璃老师,我想起来了,上学那会儿,因为我的成绩不错,老师就让我带过班里的同学早读,甚至在课堂上作为助教,给同学们进行答疑......那个时候,大家对我的印象和评价完全不同了,他们说,之前一直认为我是个高冷的学霸,后来才发现,我也很有耐心,而且也很乐意和大伙儿打成一片......”安安说起这段经历的时候,眼睛里泛着光。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经过进一步的澄清与排查,果然不出我所料,原来,安安这些年来,有些渴望是被压抑着的。
例如——
她小时候就喜欢在人前唱歌跳舞,喜欢展示自己,但被父母认为“虚荣”,于是父母狠狠批评了她,让她下意识去“收敛”自己;
她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儿,但父母认为,和成绩差的同学玩儿会断送自己前途,于是父母会严格限制她的交友范围,决不允许她和“差生”来往;
她上高中那会儿,心底更希望学个文科,但父母认为,学文科不如理科有前途,何况她不偏科,学什么都厉害,于是就让她选择了理科,并报考了当时热门的计算机专业......
这些年过去了,从外表来看,当年那个小小的女孩儿早已长大成人,并且已经结婚生子;然而在内心里,那个小小的女孩儿一直没有被看见过,她一直活在他人的眼光及社会评价中,很少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随着安安的职业及家庭生活到达了一定的阶段之后,这些潜藏的渴望逐渐浮出水面,在她的内心不断搅动,惹得她心烦意乱,却又不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经过系统的咨询下来,安安的眼眶湿润了。
“现在,该轮到你为自己活一把的时候了。”我说。
接下来,我带着安安梳理了下能力与特质部分等等,安安渐渐清晰了起来。
“主业上,我是可以胜任的,但由于内心渴望与他人连接的诉求无法被满足,也就很难调动真正的热情,所以很难做到顶尖,对于这一点,我无须抱怨什么,而是需要接纳。”这是安安总结的第一点。
“能力维度上,我在计算机领域上也算有所积累的,这部分经验是可以考虑迁移到其他相关领域的,未必非要在现在的职业上死磕。”这是安安总结的第二点。
“所以我现在真正的问题,在于随着我的家庭生活趋于稳定、物质生活有所保障之后,内心深层诉求浮现出来,但我在咨询前的这些年始终找不到症结所在,加上面临的外在环境,这才让自己一度陷入焦虑及负面情绪当中——换个角度来看,这也不是件坏事,否则我压根不会想到前来咨询,也不会看到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这是安安总结的第三点......
就在上个月,安安和我们这边发来了反馈。
咨询结束后,她通过多方打听,最终决定往少儿编程老师方向转型。
由于安安本身就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加上这些年来一直从事一线工作,一家少儿编程机构很快就向她抛来了橄榄枝。
“幸亏当时咨询的及时,又那么巧转了过去,否则,我无法想见自己现在又该是怎样的境遇。”安安感慨说。
原来,安安转型做了少儿编程老师后,去年的疫情对前公司造成了不少冲击,安安之前的同事被裁员的不在少数......而安安由于转型的及时,疫情对她的影响无非是授课方式从线下转成了线上。
就是这样的转变,让安安获得了新的启示——她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在线上课程方面多下功夫,争取能够和一些线上平台合作,为自己拓展多重收入渠道,好让自己的未来不至于陷入被动的局面了。
行文至此,我想和你分享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段话——
“在不确定的时代,那些找到自己高确定性的事,并能持续将不变量打磨成一个又一个价值增量的人,才是这个时代能笑到最后的人。”
与你共勉。
-关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