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肽”过分了(b)——也谈速效营养问题
在生产上,速效营养和缓效营养以及迟效营养的作用是有所区别的,一方面是并非增加使用速效营养就可以获得高产,另一方面,即使是可以少量提高产量还有一个价格成本问题。速效营养最多对第一批子实体有促进作用,而第二批及以后,就要通过逐步消化缓效营养和迟效营养来慢慢作用。
任何的天然原料里面,都或多或少存在速效营养,尤其是辅助精料如麦麸、米糠、豆粕、玉米粉、其他油料粕饼粉等,本身也是以速效营养为主的。经过发酵的木屑、棉籽壳、秸秆等,也会因为微生物分解产生一些分子量更小的速效营养,发酵过程本身就是改变营养比例和结构的工艺。
也就是说加不加“肽”,其速效营养都存在,加了“肽”,不过是速效营养比例的轻微提高而已。
既然叫速效营养,也就是说他起效快,当然消耗也快,这种消耗,既有作为氮源的成分,也有作为碳源的成分,用昂贵的氮源做碳源消耗,肯定是得不偿失的。在整个的食用菌生产过程里,如果目的是快速繁殖,那么使用速效营养的价值体现就很好,因为能够提供相对同步性好的菌丝体,整个就是指制作菌种。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是,以高效成分为主的培养基,培养出来的气生菌丝老化也快,因为缺乏缓效成分维持其生理需求。
然而即使是制作菌种,不要忘记最终栽培的原料还是木屑这些东西,如果纯粹来自速效营养的菌种接入,那么这样的菌种就在营养物质的消化上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是为什么制固体菌种一定是三级制的原理之一,也是液体菌种应用于生产必须增加后熟期的原因之一。【工厂化生产里,液体种比固体菌种长满菌袋(瓶)的时间通常快10天左右,但整个栽培周期却不能缩短这么多,因为必须增加后熟期,日本的金针菇还原性菌种应用研究资料里,也非常明确的说要增加后熟期6天左右(起源生物网站里有相关说明)】。
双孢菇和草菇生产里面很容易出现发酵过头的问题,所谓发酵过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很简单,就是在发酵过程把缓效营养和迟效营养消耗得太多了,出菇没有后劲,整体产量更低了。平菇发酵熟料栽培的时候,发酵过度也是常见问题,发酵过度的原料头批产量很好,后续批次就不行了。
也就是说,不管是哪一种菇种,如果是单批次出菇类型的菇种,那么配方上速效营养的比例就可以高一些(金针菇、杏鲍菇等),如果是多批次出菇,缓效营养和迟效营养必须达到一定比例(香菇、木耳、平菇等)。部分菇种必须使用发酵料栽培是因为有些成分它不能利用,即无效营养太多,发酵可以使无效营养转化为速效、缓效、迟效营养的混合物。
这些分析可以说明的问题是,木耳肯定不是那种需要高比例速效营养的菇种,所以,即使添加“肽”,对木耳生产的高产效应是很难体现的。
季占军杨春雨们严格说来是没有入门的水平,他们其实骨子里还是商人成分多一些,而且不客气的说是奸商,无边的夸大是他俩的特征性动作,与众不同的是他俩吹牛打草稿,只是水平低,打草稿也吹不好,一吹即破。
总结起来,速效营养物质在食用菌生产上的意义,主要还是一个基础性作用,即在菌种萌发初期完全依靠菌种的营养进行生长扩张变为更快利用培养料营养,而因为生产过程需要以一个合适的速度输出营养的时候,速效营养比例过高反而会发生一些不利的情况,例如杏鲍菇生产时,使用某些原料更容易发生菌皮,最后反而要提前催蕾。对于某些速效营养比较贫乏的培养料,添加速效营养的效果会明显一些,其他情况就没有很大必要,高产根本于此无关,菌丝早期强度对高产的影响的方向还是不确定的问题。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