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扇子只用来扇风取凉?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春天,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季节,因为,北京的夏天爱上了北京的冬天,所以他们联合起来赶走了北京的春天和秋天。
所以,对于小编来说,应该是这样的:盼望着,盼望着,夏天来了,空调、西瓜、冰镇饮料的脚步近了······
哈哈,如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小编还是举起我的团扇来遮遮羞吧~
什么什么?团扇?遮羞?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小编的扇子精美绝伦,叫做团扇,可不仅仅有扇风取凉的用处,还可以遮羞呐~
科普时间
团扇又称宫扇、纨(wán)扇。中国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团扇起源于中国。扇子最早出现在商代,用五官失色的野鸡毛职称,称之为“障扇”。在当时,扇子不是用来取凉的,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之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到了东汉,宇瞻逐渐被丝、绢、绫罗代替,并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便称之为“纨扇”或“团扇”。
障扇在帝王出巡时起遮阳挡风的功用
团扇
说了这么多,也就只说到了团扇作为扇风取凉之物,最多也就是为帝王遮遮阳挡挡风,遮羞一说从何而来呢?
别急,打开电视机《知否》,然后再听着小编给你一一道来~
《知否》以宋代时期为背景,还记得二叔和明兰大婚时的热闹场景吗?二人分别身穿吸引人的大红大绿,或许那小小的团扇就被人忽略了。宋朝时期,很多新娘嫁人是不用盖头的,而是用一把团扇遮面,团扇遮面的说法也有好多种,这其中的一种说法就是用来“遮羞”。在洞房之时,众人退出,才放下扇子,露出花容,古语称之为“却扇”,是古代婚礼的一种礼仪。
却扇
可是,人人大多都只结一次婚,这团扇不会只是在大婚之时才用的到吧?当然不是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剧中曾经多次出现“团扇”的身影,不论是年轻貌美的几位姑娘,还是大大咧咧的大娘子,亦或是心机深沉的小琴氏、林小娘,不论是在家中与人聊天时,还是外出游玩时,再或者与人约会手中也要带上一把团扇,那可谓是人人无时无刻都可手中一把扇啊~
这可不是无时无刻都用来遮羞的,这无处不在的团扇已经成了人们的一种装饰品,而团扇的做工的精良程度也可谓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了。那简直就是居家旅行必备了啊~
看了这么多,有些小可爱可能会有疑问了,既然是居家旅行必备,为何不见男子手持团扇呢?
宋代时,书画团扇极为盛行,很多人在团扇上题诗作画,当扇面上的文章做够了,便开始为团扇做其他装饰,使得团扇变得复杂,不易携带,但是对于闺阁仕女来说,并无影响,此时团扇开始慢慢女性化。北宋时期,折扇易携带,又有舒合之妙,慢慢成为文人雅士的掌中物。到了明清时期,折扇便开始盛行,逐渐与团扇并驾齐驱。
古时候,女子们,喜欢手持团扇半遮面,给人一种欲语还休的含蓄之美;文人雅士、风流才子们,手持折扇吟诗作对,尽显潇洒倜傥。团扇之美,折扇之韧,各具特色,各展风采,却都体现了当时朝代与人文的特色。中国的扇文化源远流长,同样能够在文化历史的碑记上镌刻下浓重的一笔。
上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