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黄褐斑新思路

明医公开课

>>>1832<<<

黄褐斑亦称肝斑,是发生于面部的常见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西医认为本病与内分泌有关,中医认为本病与肝郁气滞,湿热内蕴,阴虚火旺有关,并有相应的治疗法则与方药。临床也有相关报道,笔者今年在辨证治疗胃炎时,偶尔发现本病与湿郁也有一定的关系,现总结如下。

李某某,女,34岁。诉胃脘常隐隐作胀,三月有余,食欲不振。早上经常有恶心的感觉,口内时有涎水,睡觉时可将枕头浸湿,常感乏力,带下清稀,腰酸腿无力,不敢吃生冷食物,舌淡苔白腻,脉沉而无力。

观其面部,双眼周围、鼻部、颊部,有色呈淡褐或深褐色,点状或片状分布的斑点。其境界清晰,边缘不整,晦暗无华。

证属脾胃虚寒,寒湿中阻,治宜燥湿运脾,芳香化湿。方取平胃散加减。

方药:苍术20g,陈皮20g,厚朴20g,桂枝20g,茯苓10g,干姜10g,砂仁10g,白蔻仁10g,草果15g,扁豆30g,木香10g,藿香10g,佩兰10g,连服7剂。

二诊见食欲增加,胀满消失,偶尔时有恶心,涎水较前减少很多,白腻苔变薄,脉同前。意外的是患者的黄褐斑,不仅颜色变浅,范围缩小,部分点状斑消失,患者高兴至极,以前因黄褐斑服了很多中药,也没有收到效果,尤在夏季还得防晒,要求原方七剂,药后黄褐斑全部消失。

黄褐斑病因复杂,目前中西医皆无成熟的治疗体系,本案从湿论治胃炎,偶尔治愈,虽属个案,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病与寒湿有一定的关系。

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为六淫之一,除体质因素外,一切生冷食物、甜食、啤酒是其滋生集结的场所。

湿为阴邪,湿性缠绵,脾喜燥而恶湿,湿滞脾胃,运化不及,输布失职,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湿蒙清阳,头重如裹;湿滞经络,关节肿痛;湿阻胸胁则胸胁胀痛;湿气下注则脚汗不止;同样湿蕴面部,晦暗不润,色素沉结,形成褐色。

而燥湿运脾,芳香化浊,脾运则湿除,气行则湿化,清阳得升,浊阴得降,升降如一,阳复其能,湿邪退却,斑失依附,褐失色源,面复如初。

(0)

相关推荐

  • 斑友祛烦恼,快乐自测吧

    原创 佰草风华 老板来碗独参汤 前天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黄褐斑形成的原因. 面部黄褐斑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女性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大,各种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妇科病.糖尿病)等以及体内缺少维生素及外用化 ...

  • 名医讲堂--​如何灸,治黄褐斑(病因病机)

    来自学习强国--养生课堂 01 - 如何灸,治黄褐斑?(病因病机) 黄褐斑是指颜面部出现的黄褐色或淡黄色的斑块,平摊于面部皮肤之上,抚摸不碍手,多呈对称性分布,面积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一般无自觉症状 ...

  • 名老中医治黄褐斑的好方:化瘀消斑汤

    名老中医治黄褐斑的好方:化瘀消斑汤 面部黄褐斑是妇女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均可发生的一种常见多发症状.由于有碍观瞻,个别女性很是忧虑,大多以化妆品覆盖.为解决这一难题,高老曾试求多种方药治疗,最后选定化瘀消 ...

  • 名老中医治黄褐斑的好方:化瘀消斑汤【一点资讯】

    名老中医治黄褐斑的好方:化瘀消斑汤 面部黄褐斑是妇女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均可发生的一种常见多发症状.由于有碍观瞻,个别女性很是忧虑,大多以化妆品覆盖.为解决这一难题,高老曾试求多种方药治疗,最后选定化瘀消 ...

  • 『色斑』中药方--中医治黄褐斑 中药面膜方

    黄褐斑,中医又称"肝斑". "黧黑斑",是一种后天性黑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皮损为淡褐色.深褐色或黑褐色斑片,其境界清晰,边缘常不整',形如地图或蝴蝶,对称分布 ...

  • 黄褐斑中医治验

    黄褐斑,中医称为"黧黑斑","面尘",因其对称分布,状如蝴蝶,又形象地被称之为"蝴蝶斑".西医认为本病与内分泌有关.妇女妊娠期较多见,也常见 ...

  • 『偏方秘方』中药方:黄褐斑中医治验

    黄褐斑,中医称为"黧黑斑","面尘",因其对称分布,状如蝴蝶,又形象地被称之为"蝴蝶斑".西医认为本病与内分泌有关.妇女妊娠期较多见,也常见 ...

  • 中医治神:骨折术后疼痛,聊聊就行?

    I导读:3月底,我们写过一则"治神"的医案,患者骨折术后疼痛,不用针,不用药,当场就见效了.而在之后与老师的深聊中,我们逐渐发现,"治神"看上去简单,但里面蕴藏 ...

  • UC头条:中医治健忘偏方验方大全

    健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疾病,我们如何防止病情的进一步的加重呢?这类病该如治疗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疾病的发生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健忘的治疗方法相关知识. 治健忘的验方 方 ...

  • 中医治痰

    得健养生堂3 中医之痰临症可分为两类,一类乃有形之浊痰,一类乃无形不可见之痰.中医认为痰性黏腻,病情缠绵难愈,其性属阴,故其致病特点也多病程长,病位广,涉及脏腑.筋骨.皮毛及上下左右,无所不至.故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