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膳食、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关系
刘 杏 临床营养医师
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
当你反复感冒、口臭腹胀、腹泻便秘,焦虑抑郁甚至出现痤疮湿疹时,是否会想到,这些其实都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呢?复杂多样的肠道菌群会通过调节神经、免疫、内分泌等途径影响人类自身宿主的消化吸收、能量代谢及免疫防御等生理作用。蛋白质、微量元素及消化酶等物质缺乏、有害细菌病毒感染、抗生素长期大量使用、外科手术、肿瘤放化疗等多种不利因素均可干扰肠道菌群,引起肠道正常菌群易位、减少,当微生物稳态被破坏,肠道上皮屏障的功能受损,可导致肠道以及全身性疾病的发生。
人体的免疫系统有70~80%是分布在肠道内或者肠道周围,肠道菌群则能够调节效应/调节性T细胞平衡,进而促进免疫稳态。一旦肠道粘膜屏障及其功能破坏,微生态发生紊乱,机体消化、吸收、分布及代谢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出现免疫力低下。肠道菌群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慢性炎症可通过改变肠道的氧化和代谢环境引起微生态失调从而诱发炎症性肠病。新型的致病菌厌氧消化链球菌可通过干扰胆固醇生物合成、 细胞周期和其他营养代谢途径多个信号通路等促进炎症和结直肠癌的发生。肠道微生物还可通过对甲状腺激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膳食和基因是对肠道菌群影响最大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但是个体肠道菌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宿主基因型决定的,还是由受到膳食决定的,存在一定的争议。膳食结构不仅是决定肠道菌群组成的最重要因素,并能影响其代谢产物。合理膳食与均衡营养,是增强免疫功能的重要条件。短链脂肪酸是肠道微生物代谢的主要产物,它能通过对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功能的调节,改变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从而调节肠黏膜的免疫应答过程,但当饱和脂肪摄入过量可能会削弱人体免疫作用,所以肿瘤患者脂肪的摄入应适量。
对于碳水化合物,有关研究发现,若饮食中富含精制糖,一些促炎微生物就会在肠道内迅速繁殖,这些肠道细菌可能通过某种中间产物对神经系统起反射调节,让人更加渴望得到能富含精制糖的食物。所以,对富含糖类的深加工食品的渴望是肠道菌群失衡的一个典型标志。然而。膳食纤维是食物中不能直接被消化酶水解的碳水化合物,低聚糖是人体重要的益生元,能够促进肠道菌群生长。膳食纤维的酵解产物短链脂肪酸是结肠黏膜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可增加肠黏膜血供,促进肠黏膜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维护肠绒毛形态结构的完整性,对肠黏膜屏障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肿瘤患者行腹部手术后添加适量膳食纤维,能明显减少肠道细菌易位。
肠道菌群通过参与机体蛋白质的代谢,一方面为自身的生长提供氮源,同时也为宿主提供必需氨基酸以满足宿主生理需求.不同类型蛋白质对菌群的作用有所不同,有些能促进菌群的生长,有些则产生抑制作用。人体免疫系统中分泌的免疫分子,如免疫球蛋白、抗原、抗体等都是蛋白质, 在蛋白质营养不良时,淋巴细胞就会减少,吞噬细胞对细菌的杀灭能力降低,血清蛋白含量减少,感染风险增加,故肿瘤患者需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另外,机体免疫功能与维生素、矿物质密切相关,缺乏可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要保障肠道免疫屏障功能正常发挥,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和肠道菌群稳定。良好的营养支持尤其免疫功能保障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在保证充足的能量和优质蛋白后,还要多吃水果和绿叶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元素。
作者:刘杏 临床营养医师。
肿瘤营养化疗专病门诊:周二上午
附: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
具肿瘤内科和临床营养科双重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岗位。系国内首支肿瘤营养代谢内科整建制临床团队,团队组成包括:肿瘤内科医师、临床营养医师、临床营养师、公共营养师、临床药师及肿瘤科护师。 病区开放床位55张和日间化疗病房,开设肿瘤内科普通门诊、肿瘤营养代谢专病门诊、癌性肠梗阻专病门诊。配备人体成分分析仪、能量代谢检测车、肠功能检测生化分析仪等临床营养专业设备和肠内营养配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