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芪”三则医话
【一】中医所说的“气”,不是空气、氧气,而有特定的内涵,它是器官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功能。临床发现,冠心病、脑梗塞、脑缺血、老年性痴呆、慢阻肺都属于气虚血瘀的严重状态,也是常见的衰老和导致死亡的原因,但是在治疗时,往往只重视了活血化瘀,忽略了补气的重要性。因此,中老年朋友一定要重视补气。而说到补气,黄芪自然离不了,它是我们最常接触的一种药物。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虽然寓意颇多,但从保健养生的角度来讲,如果一个人气不足时,就很容易感到累,有点懒洋洋,经常气短、心慌、出虚汗。气虚百病生,尤其对于女姓及老年人,一旦气虚,对身体危害更大。打个比方,我们骑自行车,轮胎气足,则省力省胎,气不足,则外磨内损,接着骑,则钢圈变形,辐条折断。车轮如人,气足则无损,用气少用力。“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气血足时早防病,气血衰时无力防。常有人问:吃点什么养生,喝点什么健康,这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因人而异,需要具体辨证。但有一点很统一:你需要把肚子先清干净再进补,或许才会补的进去。肚子也有思想,自己知道该吃什么。心里舒畅,吃什么补什么,顺气消食。心里不痛快,便吃不下去,腹中胀满;心里不满足,便狂吃不止,人就虚胖。意识到了,病也就消了!
【二】 黄芪本作“黄耆”,李时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本经列为上品,一主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黄芪味甘,微温,补气之功最优,故推为补药之长。然黄芪虽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黄芪本身是一味补气升阳药,如果你是阴虚火旺的体质过度进食黄芪就会出现上火、心烦、失眠、血压升高的症状。那么面对黄芪的温燥,我们该如何处理呢?可以试试黄芪与麦冬(或知母)一起煲汤或泡水,既可以补气,又可以养阴,还可以祛点邪火。两药合用犹如“天地将雨之时,必阳气温暖上升,而后阴云四合,大雨随之”。
【三】中药家族中,有补气作用的中药不少,比如人参,党参,黄芪等。我重点说说黄芪!黄芪气味轻清,其擅长补气,偏于走表。凡是表虚不固的容易感冒,或有水肿、虚汗等,都可重用黄芪以扶正补虚。我临床治疗气虚水肿、久病气虚诸症,都常重用黄芪以补气固本。历史上最擅长使用黄芪的医家,当首推清代王清任。王氏以黄芪为补气的主药,《医林改错》共载33方,其中用黄芪者为11方,平均每方用量近90克,且用量最大为250克,令人惊叹。当代大医李可继承王氏经验,治疗危急重症往往也重用黄芪。观察李可老中医的一些医案,首味药往往即用生黄芪,而且重用。李可有大乌头汤、李可三生饮、李可五生饮、先天定坤汤、三界方等,这五个药方的首味药均为生黄芪250克,令我辈叹为观止。我学习前贤的思想,对于右寸沉软无力的病人,试着重用生黄芪,效果满意。对此,我的理解是:右寸应于肺,肺气不足,则右寸无力,重用右寸应于肺,肺气不足,则右寸无力,重用生黄芪可以补肺,肺气旺则能升能降,能宣能肃,于是周身气血归于平衡,常用来治疗中风偏瘫、重症肌无力、虚损诸症,疗效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