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文言文的学习
昨天反思小娃的文言水平,怎么会这般出乎我的意料时,突然想到,小学六年加上初中半年,她总共读了几篇文言?今天统计了一下她用过的教材中的文言数量:
六个年级,十二册教材,总共二十篇。作为主体课文的有11篇。
初中一年级上册教材文言篇目如下(根据电子教材目录整理):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从这些语料看,其实也算是丰富了,几乎囊括了各个时代的篇目,体式也比较丰富,寓言、语录、语林、书信、故事,写景的文字等。
以《吾腰千钱》为例,看里面的古汉语现象:句式如,疑问句宾语前置:“今何后为”“何以货为”非常典型;古今词义不同:绝、济、善;副词:咸、甚、皆、最、且……总共几十个字,内容如此丰富,倘若认真背诵过,学过,并能总结迁移,应该不会这般出乎意料才对。
《浙江之潮》宋人所作。表示时间的词语“既望”,还出现在后来的“七月既望,苏子与客……”这类型表示时间的词语,朔、望、晦……如果可以总结一下。
所以,可能还是学法有问题吧。把之前学习过的已经熟悉了的文言,再拿出来重新整理这些语料,总结这些语料中词语、句式表达的共性,以及其中涉及到的古代文化现象,比如:陈太丘、论语十二章中涉及到的名与字的现象等。所以,如果能够在一定阶段,把学习过的这些篇目再咀嚼一下——当然不是老师咀嚼喂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咀嚼——其实是可以总结出来一些语言规律的。古代汉语作为一个封闭的系统,语言规律不外乎就那么几条。学生自己总结之后,再用到新的语料学习中,不断地深化认识这些规律,大概的文言阅读能力就有了。
今天又翻阅周振甫先生的怎样学古文,他主要分享而来张锡琛先生和张元善先生的学习经验,一个字——背!从“背了不懂——点线的懂——立体的懂”,周先生重点讲了一个字如何从点线的懂到平面的懂,再到立体的懂,就是这个字出现在一篇文章中,几篇文章中,变化多端的语境中,字的意思会一变再变,总之,背诵词义是没有意义的。需要背诵多种文本来实现立体的懂。
昨天的短文:
嵇中散语赵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恨量小狭,”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复之气。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
这段对话,涉及到三个人,嵇中散、赵景真、白起。这是魏晋时期品藻人物的一种做法,品藻人物的时候,一般会作比较、排等级、打比方。这里就是作比较,把赵景真和白起比较,比较的是他俩的眼睛都是“白黑分明”,眼睛白黑分明的人,“见事明也”,但是又评价赵景真说,你这个人,遗憾的就是器量太小。赵景真奋起反击,尺表、寸管都是小东西,但是前者能测量天体,后者能测量节气变化。大小有什么关系,关键在人的见识。
玑衡:璇玑玉衡
顺带熟悉一下北斗七星的名字,这些名字会经常出现在古代汉语中啊。因为几乎每个会写文章的古人都会“夜观天象”掐指一算。
这段文字中,涉及人名字,骈句。孩子在断句的时候,骈句的地方容易出问题。还有“卿”这个变态词,有时候是人称敬辞,有时候是上对下,长辈对晚辈的用语,还有时候用于夫妻之间,卿卿我我。
再来一段:
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这段文字比较有趣,告诉大家,英雄不要问出处,否则,你会被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