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顾培养了学习习惯,忽略了语文思维,到了中学语文成绩就更难提高了……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少老师会反复强调,在低年级阶段就建立好语文学习习惯,到了高年级段,要把学习习惯优化。想要提高语文成绩,必须有学习习惯的培养基础。那什么是语文学习习惯呢?朗读、阅读、认真写好字、把课文学通、背诵等等,语文的学习是积累的过程。不断去强化这些学习方式和习惯,就从从中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语文成绩的提高就不会难。

有的家长经常说,我们孩子在小学阶段非常努力,家长也会做到督促和学习。孩子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都培养得不错,可是到了初中,语文成绩反而降得很厉害。孩子反而不会学习了,家长初中的学科一下增加了不少,语文就常被忽视了。等到考试的时候,再来着急,一点用也没有。作为语文老师,我想说,培养习惯是没有错的,可是重于培养习惯,却忽略了语文思维培养,这就是到了中学语文成绩难以提高的原因。

1、 学习习惯要抓,语文思维这样培养

我们在小学阶段,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是特别上心的。辅导功课、送培优班、定期和老师沟通了解学习情况、每到考试,家长能够去搜集各种考试资料。为了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家长戒掉手机,陪着孩子一起阅读。还想尽办法去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小主持人、朗诵比赛,一一辅导参加。以为这样就帮助孩子建立了习惯和语文思维,来到初中后,发现学习的天地变了。

老师不再带着同学们去听写,课文也讲得不深刻了,长大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更不需要家长的陪写陪学,家长们一下接受不了。中学语文成绩差,有的并不是因为基础没打好,而是没有建立语文思维。学习方法如何优化?我们不能再用小学阶段的学习方法,等着家长辅导和监督来学习中学的语文,这样成绩肯定提高不了。

2、 表达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很重要

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很重要,因为表达是建立语文思维的关键。如果等到中学再来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就晚了,那为什么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参加小主持人、朗诵比赛,也受过比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到了中学还是建立不了语文思维呢?因为这些事,孩子并不喜欢,是家长要求做的。没带着脑子去练习,效果就是这样,孩子只是在模仿,没有走心。

那么如果缺失了表达能力的训练该怎么办?中学正是建立和改变新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时候,通过阅读让人有充足的知识储备量,在书籍的海洋中,去提炼对自己有用的学习养分。这也是为什么中学的阅读和小学的阅读目标是不一样的,带着脑子去看书,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指导的书,就能够帮助中学生们去建立语文思维,也就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学会思考。

3、 学习是贯通的,可以通过写作进行提高

到了中学阶段,随着学科的增加,学习是贯通的,为什么同学们可以建立数学思维、英语思维,语文思维建立就很难呢?因为对语文学习关注的太少了。同学们总觉得,到了中学,语文似乎还是学那些知识点,生字词、句子、课文,也没什么难的。老师也不再要求默写生字词什么的语文学习,就放松了对语文学习的要求。那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通过写作练笔来帮助建立语文思维。中学生的写作要求,比小学阶段并没有在难度上高太多,我们同学应该在日常多多练笔。日记、读书笔记、学习心得,都可以写一写。

语文学习习惯和思维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两把利剑,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语文学习的效率更高。小学和中学的语文学习目标一致,但是方法不同,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建立好语文思维的培养。关于语文学习,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或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