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藏了我的蓝色粉笔?
“蓝色的粉笔没了怎么办呀?”每次数学课,我都要找蓝色粉笔,开始我以为蓝色粉笔没有了是偶然。
第一次发现蓝色粉笔没有了之后,我决定用绿色粉笔代替。后来发现绿色粉笔也不见了。
我们曾用了半节课的时间寻找蓝色粉笔。
那天找不到蓝色粉笔了,也找不到绿色粉笔了。有陪读家长看到黑板和柜子的缝隙里有一支蓝色的粉笔,于是我们开始“拯救”这支粉笔。
我先让孩子们想办法,怎么拿到这支粉笔?手伸不进去,怎么办?有孩子想到拿一个长一点儿的东西,于是我们找到尺子,尺子也够不到,怎么办?有孩子提出可以拿一个更长一点儿的东西,于是把尺子换成了铅笔,还是不行。越来越有意思了,这个问题情境不是我假设的,孩子们的表现也不是我规定的,我只是在引导他们,根据他们实际的表现引导他们。
当铅笔也够不到的时候,有孩子说,我们可以用纸做一个很长很长的东西,用它够到粉笔。我说我们没有那么长时间,怎么办?顺势引导孩子们选择另一种方法。有孩子说,可以去借。那天我们借到了蓝色粉笔。
借来的蓝色粉笔第二天又不见了。我问孩子们怎么办?又有人提出去借。在其他孩子准备展开行动时,靓靓手里拿了两支蓝色粉笔站在我面前,我问她哪里来的蓝色粉笔?她说是从他们班里拿的。嗯,孩子们没有局限于我引导的一种方法,而是在想自己的方法。
蓝色粉笔并没有因为它的“稀有”和“来之不易”而被保护,每次不见的还是蓝色粉笔。我开始怀疑——有人藏了我的蓝色粉笔。
今天,我们终于抓到了“元凶”——鹏鹏把蓝色粉笔藏起来了,电脑和黑板之间有个槽,里面堆满了蓝色粉笔,都被碾碎了。对此,我哭笑不得。
看着鹏鹏那副做了坏事极力狡辩的样子,我想起了“掩耳盗铃”,不禁觉得好笑。亲爱的小朋友,即使没有蓝色粉笔,马老师也可以给你画表现不好的杠呀!
“如果你表现好,就得一个红色的杠,如果你表现不好,就得一个蓝色的杠。”每次评价的时候,孩子们都特别兴奋。谁的红色杠越多,谁就越高兴,谁的蓝色杠越多,谁就越不高兴。他们的这种反应说明他们理解了红色的杠和蓝色的杠的意思。鹏鹏每次都会得蓝色的杠,因为他注意力不集中,数数字的时候总是出错。我想他是不想得蓝色的杠才把蓝色粉笔藏起来的,在觉得他掩耳盗铃时,又感受到了他的单纯可爱。在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行为时,又感受到了眼前的这个小朋友对自己的表现,对他人对他的肯定的在意。
今天,鹏鹏有机会给其他同学画蓝色的杠,他特别兴奋,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写“正”字,拿着蓝色的粉笔问我:“老师,是画横还是画竖?”可爱的模样尽显。当他画完后,他对那个同学说:“让你尝尝得蓝色杠是什么滋味。”我们又被逗笑了。
亲爱的小朋友,得蓝色杠是什么滋味呀?
你们的这种“聪明才智”要是运用到学习中一点儿,我们得省多少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