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魏艳玲】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89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原创/魏艳玲
作家七堇年云:“凡心所向,素履以往。”是说如果心里想去的地方,就算穿着简单的草鞋也要前往。今天,我借用她的话做标题,是因为这与我近日来的心境非常相似。
一个荷柳争绿,夏日清凉的午后,我沿着楼下的小路散步,平时不想因为过马路而影响散步时的心情,我常常选择去学校的路一直北行,这样可以自由观景随想,也避免了车辆穿梭给散步带来的躁扰。可那天当我走到鑫瑞家具城路口时,对面传来的一阵的喝彩声充盈耳际,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改变了散步路线,过了马路,直向西去……
随着脚步的迈进,喝彩声越来越清晰,随之而来的还有抑扬顿挫的板胡声、梆子声夹杂在一起。板胡音色高昂、坚实,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其发音尖细清脆,最能体现秦腔板式变化的特色,梆子清脆有力,节奏明快。奏乐者皆陶醉其中,或摇头,或闭眼,有的手脚并用,自然地打着节拍,旁若无人地享受着奏乐的过程。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位正在演唱的老人,约摸七十岁左右,头发花白,面容清瘦,声音高亢而抑扬,唱腔有板有眼,手势表情也很到位,似乎很专业的样子。听旁边经常听戏的老人说,他一般早早就吃完饭来这里唱,一直唱到天快黑才回家,中午连饭也不吃,天天如此,只因为喜欢,他就这么坚持去做。
说实话,虽然是陕西人,我从心里不是很喜欢秦腔,总觉得它撕心裂肺地扯着嗓子喊唱,让人感觉很难受,相比之下更喜欢黄梅戏的温柔俏皮,更倾心于高雅一点的音乐和歌剧。
老人依旧投入地唱着,满脸通红,额上青筋凸起,一招一式显得那样自如而顺畅。喝彩声依然是一阵高过一阵,他并不为之所动,仿佛他就是在一个正式的舞台上,仿佛他就是剧本里的主人公,他不在乎有多少听众,不在乎别人的掌声雷动,只是在享受唱的感觉。他虽然很不起眼,也算不上什么名角,可是他对于一件事的执念和不懈地追求却让我汗颜,他的形象突然在我的内心渐渐高大起来。也许是被老人身上的一种“痴迷”所感动,也许是老人的唱腔勾起了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家乡情结,我也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收拾了朝三暮四的浮躁之心,第一次用心品读这衍生于八百里秦川,既为秦人所创造,又为秦人所喜爱的地地道道的土特产――秦腔。突然间就喜欢上了它豪放、高亢、铿锵、撕心裂肺的直抒胸臆。
正所谓“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对于自己的想做的事情,他能这样一如既往地去做,而且一做就是一辈子。
我想:做一件事,贵在坚持。只要心中有向往,虽然艰苦,我们也应该尊重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努力地向成功迈进。或许大多数人都有着一个曾经被人嘲笑的梦想。当你发现追梦路充满坎坷时,你会随便找个理由放弃理想,随波逐流?还是会挣脱牢笼,继续追梦?其实,所有的犹豫和放弃都源于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尝试着放松心情,倾听完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就会勇敢大胆地向前走。因为:心有所向,事才会有所成。
想到这里,我不再彷徨于自己所喜爱的笔耕,也如那位老人一样想坚持自己的“痴迷”。在静静的午后,静静地思考人生,用不辍的笔记录生活点滴,发现生活中的美,用积极的情愫感染身边的人,传播正能量。让我曾经的迷茫不再是其他人的迷茫,让我经历过的错误不再是他人错误的经历。我愿意这样辛苦付出,耕耘不止。也如生活中众多有追求、有梦想的人一般,素履奔梦,只因为心中有向往,脚步就不会停。
作者简介
魏艳玲,女,大荔人,一直酷爱文学,喜欢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享受文字的魅力,闲暇之余写写诗歌、散文,陶冶情操,有作品发表。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敬
请
关
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