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胡思乱想的人,一定很擅长逃避问题吧

文/小宋老师

01.

我从小就是一个容易胡思乱想的人。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我曾在一本枯燥的“暑假园地”中读到一个特别治愈的故事,至今印象深刻。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小学生放暑假之后呆在家中写作业,由于感觉无聊,他随手拿起一本没有封皮的旧书来看。书中描述了各种生病的症状:

例如,没有胃口、浑身乏力、容易喘粗气等等。书中还特别强调说,这些症状可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甚至可能会导致不治之症。

翻完这本书之后,这个小朋友开始感到越来越害怕,因为他觉得书中描述的这些症状在自己身上好像都存在。他开始担心自己是否患了某种绝症,连续几天他都心神不宁。

有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没有胃口、浑身乏力,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坐在餐桌一旁的爸爸发觉孩子精神有些异常,于是询问孩子是否遇到了什么事情。再三追问下,孩子终于吐露了实情。

爸爸让孩子把读的那本书拿过来,孩子低头照做。当爸爸拿过书的一刹那,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对孩子说:“儿子,你看的这本书是《马病大全》,不适用于咱们人类,你可别再整天胡思乱想了!”

作为一个多愁善感、容易多想的孩子,我像极了故事的主人公。因此,这个故事让我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治愈,尤其是让我明白了“我们所担忧的很多事情都是毫无事实根据的”道理。

02.

多年过后,如果从心理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这个故事,我对上面这个小故事有了一些新的解读。

“反反复复因为某件事而胡思乱想”实际上属于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穷思竭虑”。

所谓“穷思竭虑”,就是指一个人反复地去思考同样一个问题,检验同样一些想法,努力地想要去思考清楚某个问题,对某件事情进行“过度分析”。

从本质上来看,“穷思竭虑”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对当下这件事情反反复复的思考,来回避对另外一些重要事情的思考[1]或者说是,想要逃避去面对另外一些重要的事情。

例如,一位和男朋友分手的女性会花好几个星期的时间去思考分手的原因,而她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为了通过这种反反复复的思考,去回避被男朋友抛弃所产生的悲伤感,以及逃避需要独自一人面对接下来生活而产生的畏惧感。

回到刚才那个小故事当中,故事中的小男孩之所以会在假期中对自己的身体过分关注,很有可能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其真正目的或许是为了逃避写暑假作业的压力,或者是对枯燥的暑假生活心生倦意。

简而言之,我们很容易通过对某件事情无边无际的担忧这样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来转移对某件真正在意事情的恐惧。

比如说,一个过分担心自己孩子上学时会出问题的母亲,很可能是在转移自己对于离开孩子的恐惧。而担心孩子这件事,就可以让这位母亲和自己的孩子一直保持连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在生活中离开孩子的恐惧。

03.

时至今日,我一直庆幸自己走上了学习心理学这条道路,因为学习心理学的经历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让我有力量和勇气在碰到心理危机之后尝试进行自我疗愈。

最近这几个月,随着自己逐渐结束了博士阶段的学习,我没有感到久违的释怀和放松,反而经常容易沉浸在各种各样的忧虑当中:

从毕业论文查重、盲审、答辩、到论文的调整与修改、撰写与提交各种毕业材料等等,我经常会莫名地担心自己在某个环节会出现错误。

总之,有关读博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轻易消耗掉我巨大的脑力和精力,这也许与我把读博这件事赋予了太多的意义有关。这种过分的担忧,让我无暇专注于订阅号的写作,也没有拿出足够多的时间用来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当我觉察到自己已经陷入对读博这件事情的过分忧虑之中的时候,我便开始思考,自己是否也正在通过“穷思竭虑”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来逃避面对某些更加重要的事情?

在经过一番反思之后,我发现自己的确是在逃避一些问题,例如:

如何规划读博之后的工作和生活?因为忙于读博,断更两个多月的订阅号如何才能重新拾起,进而恢复往日的人气?和出版社签的一本新书,还有不到五个月就要交稿了,能否在截止时间之前交出超越前三本书的高质量书稿?

这些问题和挑战都是我内心深处特别在乎的问题,每一个都需要认真去应对。

经过一番深沉的反思之后,我开始下定决心直面内心的恐惧,把注意力逐渐转移到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上面。当我开始做出一些改善现实的果断行动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忧虑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04.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梳理一下,到底如何才能破解“穷思竭虑”这样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呢?我认为以下两个步骤必不可少:

首先,在自己开始“胡思乱想”的时候保持及时的觉知。

要想拥有这样一份觉知能力,就需要懂一点心理学知识——明白“胡思乱想”(穷思竭虑)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的本质在于对生活中某些现实问题的逃避。

所以,当下一次控制不住自己胡思乱想的时候,就应当停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对眼前发生的这件事如此担忧?我到底在逃避哪些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在一张纸上认真写下来,承认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再故意回避。

请注意,把自己所逃避的问题在纸上写下来非常有必要。一方面,把问题写下来可以促进我们认真、系统思考我们所要逃避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把问题写下来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所要逃避的问题。

其次,鼓起勇气去面对自己下意识想要去逃避的问题。

我们知道,心理问题往往就是逃避问题的替代品。如果一个人总是不敢面对问题,那么他就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例如,害怕处理人际关系、同时不敢在关系中表达愤怒的人,往往容易遭受抑郁症的困扰;想要的太多、但是却又不肯付出努力的人,往往容易遭受失眠症的困扰;害怕面对不完美现实的人,往往容易遭受拖延症的困扰。

而多年的阅读、咨询、以及成长经历告诉我:直面问题、直面内心的恐惧,然后用具体的行动来一点点来改变自己不满意的现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Just do it!

参考文献:


[1]布莱克曼.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机制[M].郭道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