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王昌龄的冤死告诉后人一个道理:损人不利己的事不能干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保护下仓皇逃往四川,长安城陷入一场浩劫。

此时远在龙标县(今湖南怀化境内)当县尉的王昌龄挂念家人的安危,私自离开任所北上,途经安徽亳州的时候,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捕获,随后被杀。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的伟大诗人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同时代以及后代的不少人都为此扼腕叹息。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一说河东晋阳人),这里的长安是指长安县。唐长安城以中轴线朱雀大街为界,东部是万年县,西部是长安县,王昌龄的老家就在长安城的西城。

在我们这个时代,王昌龄的存在感很强,每一部唐诗著作中都会收录他的几篇名作,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但是,在唐史中,他却是个小人物。新旧唐书中关于他的记载很少,也没有专门给他立传,原因就俩字——官小。

王昌龄出身贫苦,年轻的时候可能以种田为生。在这么贫苦的家庭条件下,他是如何成才的,这一直是个谜。

唐朝的读书人想出人头地一般有两种途径,一个是参加科举考试,到朝廷做官,这个途径竞争压力太大,成功率也低;另一种途径就是给大官或者是边关将领做幕僚,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抱大腿”。如果“抱”的出色,被朝廷主动发现或者自己的boss向朝廷推荐,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年轻时的王昌龄先选择了第二种,他打算到边疆游历,找机会拜在边境节度使的门下以求进身之阶。

开元十一年(723年),25岁的王昌龄离开家乡到到西域游历。在这一时期,他做了不少耳熟能详的边塞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边关是硬汉的天下,文弱书生诗做的再好也白搭,所以王昌龄在西域游历并没有得到好机会,由于没有抱上大腿,王昌龄只好返回关中读书。

四年后,29岁的王昌龄进士及第。与同龄人相比,王昌龄已经算是非常优秀的了。唐朝考进士很不容易,录取率很低。整个唐朝共举行268场科举考试,录取7448人,平均每次录取27.79人。这个录取率很是虐人,不知道让多少唐朝读书人生不如死。

进士及第之后,王昌龄的第一份工作是秘书省校书郎,正九品上。虽然级别低,却是一个让人羡慕的美差。为何?一是工作清闲,二是经常接触大官。

在唐朝,秘书省是一个著名的“养老衙门”,一些德高望重的官员因为老病不能再继续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的时候,往往会安排进秘书省养老。这些官员虽然退居二线了,但是很受皇上尊重,在皇上面前说话很有分量,比如《长安十二时辰》里何监的原型贺知章。

秘书省校书郎这个官职相当于是皇家图书馆的管理员,唐朝有很多宰相的起步官职正是这个秘书省校书郎,比如张九龄、元稹、李德裕等。这个时候的王昌龄前景一片光明,或许夜晚做梦都能梦到自己当上宰相了。

但是王昌龄貌似有点运气不好,他在这个工作岗位一干就是七八年,始终没有升迁的机会。这时的他就像是一只趴在窗户上的苍蝇,前途是光明的,出路是没有的。王昌龄感觉升迁无望,只好参加“遴选考试”,以求得更大的发展。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考了一次博学宏词科。不得不说,王昌龄很会考试,学霸再次一击命中。考上之后,迁汜水县尉,正九品下。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怎么越考越倒退?上一份工作不还是正九品上么?

其实,这次工作变动对王昌龄来说是好事,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他相当于是从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员岗位上被调到了一个县担任县委副书记或者副县长之类的官。况且他被调任的县还是畿县,隶属河南府,靠近东都洛阳,是第二等县,仅次于万年县、长安县这类靠近首都的县。

唐朝的文人当官几乎都是从基层做起的,很多官至宰相的大官也是一步一步最终才走向人生巅峰的,畿县县尉这个官职是通往宰相府邸的一条非常好的途径。

但对王昌龄来说,不幸的是,这个汜水县尉已经是他这辈子做的最靠近权力中枢的官了。

开元二十五年,王昌龄突然被贬至岭南,原因史料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有人推测他是受到了朝廷政治斗争的牵连。这一年,一代贤相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开始做唐朝的宰相。

出塞

两年后,唐玄宗李隆基大赦天下,王昌龄也在被赦之列,他从岭南出发回长安听候朝廷对他的新安排。

路经襄阳的时候,王昌龄遇到了自己的好友孟浩然,这又是一个在课本里存在感很强的人。老友见面,免不了要喝几杯小酒叙叙旧,还吃了点海鲜。但是,乐极生悲了。当时孟浩然大病初愈,喝酒和吃海鲜导致他旧病复发,最后不治而亡。

王昌龄回到长安之后才发现,自己仅仅是被赦免了而已,政治地位却没有得到改善,他的新工作是江宁县丞,正八品。

之后王昌龄又在江宁县丞的岗位上干了七年,在那里他写下了著名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担任江宁县丞期间的王昌龄对仕途心灰意冷,开始放浪形骸,嗜酒养妓,消极怠工。

天宝六载(747年),王昌龄再次被贬,新工作是龙标县尉,这是他人生之中最后一次被贬谪,龙标县尉也是他最后一份工作。这次被贬的原因是“不护细行”,也就是私生活不检点。

这次被贬让王昌龄的好朋友李白很是担心,为了抚慰好友,李白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人的不幸往往是读者的幸运,被贬龙标的王昌龄再次迎来创作上的又一个高峰,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诗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魏二》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柴御史》

王昌龄在龙标县尉任上又干了八年,直到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安史之乱爆发。

杀死王昌龄的亳州刺史闾丘晓在唐史中存在感也很差,仅有的两次亮相都和王昌龄有关,一次是杀王昌龄,一次是被人杀,他的被杀也几乎可以认定是别人给王昌龄报仇。

闾丘晓杀王昌龄的原因《唐才子传》上说“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就是说因为嫉妒他的才华才杀的他,这种理由已经被后世所认可。

闾丘晓跟王昌龄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交集,所以不可能存在私人恩怨。得罪人也不是想得罪就能得罪的,小人物根本就没有得罪大人物的机会。王昌龄一直在地方上担任小官,没有机会得罪闾丘晓,这就跟我就算想得罪我们的市委书记也压根没机会得罪是同一个道理,更何况闾丘晓还是和龙标县(今湖南怀化境内)远隔千里的安徽亳州市“市委书记”。

闾丘晓会不会是因公杀的王昌龄呢?也不是。首先王昌龄不是亳州辖区内的官员,闾丘晓无权审理,理论上他抓到擅离职守的非亳州境内的官员之后应该遣送回此官员隶属的辖区或者直接送往刑部。其次,就算闾丘晓有权审理,按照唐朝的法律,官员擅离职守的处分也不是死刑,而是流放三千里,杀掉明显量刑过重。

那么《唐才子传》上的说法就非常符合逻辑了,闾丘晓杀王昌龄纯粹是因为嫉妒他的才华。当时的王昌龄因其诗歌方面的才华已是名扬天下的大才子,他的诗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传唱于大街小巷。王昌龄虽然官职小,名气却很大。

有一个故事说,开元年间,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到一个酒楼去喝酒。当时正好有十几名歌妓在酒楼唱小曲,三人便围坐在火炉旁听小曲。

歌妓们打扮的花枝招展上了台,随之乐工们开始演奏,所奏之乐都是当时的名曲。于是三人打了一个赌,今天歌妓们唱谁的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

很快歌妓唱了一首《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呵呵一笑,拿笔在墙壁上画了一道。

紧接着,一名歌妓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高适拿笔在墙上画了一道。

这名歌妓唱完之后,下一名歌妓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拿起笔再画一道。

王之涣有点脸上挂不住了,说道:“这些都是潦倒歌妓,唱的都是下里巴人之词。”说完,他指着歌妓中声音最好听的说:“等到这个人唱的时候,如果不是我的诗,我终生不再跟你们争高下。如果是我的诗,你们俩得拜我为师!”

说完,三人哈哈大笑。

须臾,王之涣指的那名歌妓开口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轮到王之涣嘚瑟了:“哈哈,乡巴佬们,我没有说大话吧!”

说完,三人哈哈大笑。

歌妓和乐工不知道这三个客人为什么大笑,于是就去问他们。三人自报家门之后,歌妓们赶忙下拜,并邀请他们坐上席。三人也没有客气,坐了上席喝了个酩酊大醉。

从军行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当时王昌龄的名气非常大,诗歌的传唱度很高。

抓到王昌龄的闾丘晓兴奋过了头,不知道他是不是想借杀掉王昌龄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还是纯属嫉妒,一时兴起就杀掉了他既没有权力杀,也不应该杀的王昌龄。

对闾丘晓来说杀掉王昌龄是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既不能升官,也不能发财,只能让世人痛恨他,但他就是杀了。

杀掉王昌龄之后,闾丘晓的名气算是真的大起来了,因为朝廷的宰相都惦记上他了,但是这次出名不但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利益,反而要了他的命。

俗话说“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很快报应就来了。

至德二年(757年)十月,也就是王昌龄冤死的同一年,宰相张镐奉命率兵平定安史之乱。在解宋州之围的时候,张镐以贻误战机为名逮捕了闾丘晓,打算杀掉他。闾丘晓抹着眼泪求情说自己有亲人要奉养,求张镐饶了自己一命。张镐反问他说:“那王昌龄的亲人,谁来奉养?”

闾丘晓哑口无言。

张镐问完之后,下令军法处置,杖杀了闾丘晓。杖杀就是乱棍打死,这其实是一种虐杀,但是对闾丘晓来说,这仍然是太便宜他了。

史料上没有明确说张镐杀闾丘晓是为了给王昌龄报仇,但是这次事件报仇的嫌疑很大。

在古代,军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处罚不处罚,怎样处罚完全取决于统帅的心情。打了败仗能杀,畏缩不前能杀,临阵脱逃能杀,贻误战机能杀……当然这些也可以不杀,甚至不罚。张镐以军法处置闾丘晓既是自己权力所在,也不能算量刑不当,因为古往今来因贻误战机被杀的战场将领非常多,刚被唐玄宗处死没几年的一代名将高仙芝的罪名就相当于是贻误战机,所以张镐处死闾丘晓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处死的方式却很值得怀疑。乱棍打死过于残忍,一般不是为了杀一儆百或者恨得咬牙切齿就不会采用这种杀人方法。张镐采取杖杀的方式杀闾丘晓,说明他心中是憋着一股邪火的。有一种说法是,闾丘晓杀王昌龄就是杖杀。如果这种说法是属实,那么张镐以同样的方法杀闾丘晓毫无疑问就是给王昌龄报仇。

张镐给王昌龄报仇在动机上也说的过去。历史上对张镐的评价很高,正直、清廉、识大体、谦逊。这样的人,眼里自然揉不得沙子。王昌龄的死让同时代的很多人都痛心疾首,张镐这样的人肯定也会觉得非常惋惜,况且当时的王昌龄已经名满天下,高居宰相之位的张镐肯定也有爱才之心。所以借贻误军机之名做一下文章,杀掉闾丘晓既能替王昌龄报仇,又能抚慰天下文人之心,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张镐怼闾丘晓的那句“王昌龄的亲人谁来奉养?”这句话几乎很直白的告诉了闾丘晓,如果当初你饶了王昌龄,我这次也可能会饶了你。王昌龄死了,你得给他偿命。

王昌龄冤死让人惋惜,闾丘晓的死则纯属罪有应得。嫉妒心要不得,单纯因为嫉妒而去做损人不利己的事简直就是愚蠢。

古语有云“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我们应该以欣赏的心态看待别人的优点,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别人的缺点。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会更加和谐,我们才能有闲情雅致去欣赏云卷云舒,笑看花开花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