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香文化|空中茶摊vol.169《话说茉莉花茶》(十三)2-6
2-6《茉莉花香文化》
茉莉从2000多年前来到中国,因其畏寒怕冷的特性,主要种植在中国南部省份,如福建、江苏、广东、云南、四川、浙江、湖南等地。因受香文化和佛文化影响,茉莉花香满华夏大地,享誉全球。
一、中国香文化
炎帝神农时代,古人就采集树皮草根用作医药品,并用有香气的物品来驱疫避浊、清净身心、敬神祭祀。后来又逐渐用于饮食、装饰和美容方面。
屈原在《离骚》中提到草木共55种,其中有45种为香草。《汉武内传》描述朝廷熏香:“七月七日设座殿上,以紫罗荐地,燔百和香。”当时就有名目繁多的熏香用具,如香炉、熏炉、香匙、香盘、熏笼、斗香等。说明汉朝已普遍使用熏香的方式来美化生活。
随着东西方贸易、文化的交流发展,西方香料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引进中国。在唐代,上至朝廷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从洗脸、洗澡用的澡豆到日常保养的面脂,生活中的熏衣、燃香等都广泛使用各种香料。唐代文人雅士们“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就连庄严肃穆的朝廷殿堂等政务场所也都要熏香。杜甫诗写道:“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二、佛教与天香
佛教认为香与人的智慧、德性有特殊的关系,妙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贤圣大德,身体能够散发出特殊的香气。据佛教经书记载:“佛于说法之时,周身毫毛孔窍会散出妙香,其香能普熏十方,震动三界。”故在佛教的经文中,常用香来譬喻证道者的心德。
佛家认为香为佛使,为此,所有佛事中必有焚香上香的内容。如:日常的诵经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法会、水陆法会、佛像开光、传戒、放生等等佛事活动。浴佛法会还要以上等香汤浴佛,在佛殿、法坛等场所还常要泼洒香水,不仅敬佛供佛时要上香,而且在高僧登台说法之前也要焚香。在佛家描述的极乐世界中,还有一个香积净,即香积世界、众香国。其处之佛为香积如来,以香开示众生,天人坐于香树下,闻妙香可获得圆满的功德。以香花来供养佛,是佛教徒最常见的行为。
“天香开茉莉”,作为佛教四大圣花之一,茉莉自古就受到佛教徒的钟爱,就被作为一种高雅装饰品,在佛教壁画中,常有把茉莉花苞穿成串挂在颈间作为装饰品的描绘。
古印度佛教徒认为,佛陀的言教需要汇集起来,使之不会散失,流传后代。而把众多的茉莉花用绳子串连起来,也不被风吹散。古印度人总是将串成的茉莉花环供奉在佛像前,作为奉养的花。
佛家用香辅助修行,佛家认为香对人身心有直接的影响。
佛家在打坐、诵经等修持功课中,自古就提倡使用熏香,为了营造好的修炼环境,在寺院内外也是处处熏香。而且精心选择香的品类。除了使用上等单品香料,有时还要按照特定的配方调和制作更适用于修炼的合香,还有不同的修炼法门要使用不同配方的香。许多修炼有成的法师同时也是调制合香的高手。
佛家以香治病,因为绝大多数的香料本身就是药材,如沉香、檀香、丁香、木香、龙脑香(冰片)、麝香等,所以佛家的香也很早就用于治病。用于治病的香品,也称为“香药”,是“佛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佛家香药的配方种类十分丰富,用途也极其广泛。不仅熏烧香药以除污去秽,预防瘟疫,还有专门的药方对治特殊的病症。使用香药的方法也很多,有的是直接熏烧,有的要口服,有的做成香水香膏涂在身上,有的是在浸泡洗浴时用。而茉莉花的天香和诸多功效,正是佛家所喜爱的。
指导单位: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