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有哪些日本史的新书推荐?
6·18刚刚过去,不知列位的购物车里面是否添置了几本想要阅读的图书。
很多新书因为各种各样的信息差,没有被所需要的人及时关注。
有鉴于斯,历史研习社计划推出2021年度的若干主题书单,为大家搜罗盘点一些学界出现的新书好书。当然我们也知道,自己所做也并不能面面俱到,欢迎各位朋友于评论区补充推荐!
01
大审判
刘统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本书为著名军史专家刘统教授的又一部军事力作,全面叙述1946-1949年国民政府审判日本战犯的过程,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1942年伦敦成立联合国战争罪行审查委员会开始,叙述日本战争罪行调查的两个阶段以及战犯确认和逮捕的过程;第二部分分10章详细介绍十个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过程;第三部分为五个重要战犯和上海集体审判日军将领案的审判经过;第四部分介绍了四个重要涉外案件的审判;第五部分探讨了审判的相关问题;第六部分附录日本重要战犯名录和审判日本战犯统计表。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
02
毁灭与重生:
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
【日】古川隆久 著
章霖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3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战争过后,他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日本的昭和时代充满了激变,国家在战前一步步迈向战时体制,在战时树立国家总动员体制,在战后初期饱受饥饿与贫困之苦,然后迎来奇迹般的经济复兴。那是日本遭遇挫败又重新奋起的时代。 日本大学教授古川隆久在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外交、大众文化的广泛视角,遵循战前、战时、战后的时间维度,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带领读者轻松俯瞰昭和时代的历史全貌。昭和是尚未完结的过去,它留下的遗产至今仍然保持着影响力。这是一部权威学者将昭和激荡的64年尽收其中的“决定版”。
03
日本对中国的认知演变:
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
王美平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本书稿梳理了甲午战争至“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政界、军界、知识界、民众的对华认识,重点考察了日本各界对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列强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与对策,探究该种认识对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影响,阐释日本对华观与侵华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近代日本对华观的流派、特点、规律等。本书稿认为近代日本套用西方原生型及日本型“民族国家”范式作为评价中国的标尺,而不能正确把握中国人民为完成近代社会转型而进行的一系列变革的本质及其进步意义,是导致其在看似正确的对华观基础上而错误地采取一系列侵华行动并*终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认识根源与思想鸦片。
04
禅宗东渐与中世日本的社会转型
郝祥满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3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中世日本社会的断代专门史,是中世日本禅宗史、中世日本社会史,和宋明之际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完美结合。本书具体内容,包括中世日本政治、外交、经济、宗教、习俗、生产、日常、教养、文化,和中日相互认知等多领域的转型(或者说变迁),时间跨度为公元1170年至1603年。本书和本人撰写中的《东渐禅宗与中世日本的文化变迁》一书是姊妹篇,故本书中艺术、文学等纯文化的内容均省略。本书重点描述了1170年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尤其是中日贸易贸易与禅宗交流),及其对中世日本社会转型的影响。
郝祥满,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古籍所,文学博士。现为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世界史学会理事;武汉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座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日本历史、日本文化、中日关系史、中日社会文化比较研究、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禅宗史、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等。
05
伊藤博文
【日】泷井一博 著
张晓明、魏敏、周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3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伊藤博文早在幕末维新时期就留学英国,接受了西方文明的洗礼;在明治维新后,他制定宪法,开设议会,出任第一代总理大臣,构建了近代日本的框架。但是,后世对伊藤博文的评价却不是很高,认为他是没有哲学头脑的政治家,是没有思想深度的现实主义者,是吞并韩国的幕后推手。然而,事实上却不尽然。本书从“文明”“立宪国家”“国民政治”三个视角,详细考察了伊藤博文的整个人生轨迹,明确了他那些被忽视的思想与国家构想。
泷井一博,1967年(昭和四十二年)生于日本福冈县,1998年完成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历任京都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助手,神户商科大学助教授,兵库县立大学经营专业助教授、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现为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国家制度史、比较法学史。
06
西乡隆盛与明治维新
【日】坂野润治 著
沈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6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871年(明治四年)的废藩置县,毫无疑问让德川幕藩体制与明治国家体制产生了决定性的差异。这种差异并不仅仅意味着“封建制”向“郡县制”的转变等。自12世纪末的镰仓时代开始,拥有领地、领民和家臣的藩主成为一种独立王国的统治者,这种体系延续了近700年,但在1871年一朝废除。西乡隆盛将废藩置县看作自己一直以来的“尊王倒幕”实践的终点。从事实层面来看,戊辰战争的结果是三藩献兵,三藩献兵的结果是废藩置县,无论哪项成果,如果没有西乡都无法取得。西乡自己有意识地将废藩置县这场革命视作自己10余年来的“尊王倒幕”运动的终点。
坂野润治(1937-2020),1937年生于神奈川县。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国史专业,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中退。历任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千叶大学法经学部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07
创造新日本
[美]W.拉夫伯尔 著
史方正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日本,紧凑、同质、紧密团结,害怕无序;美国,庞大、开放,害怕经济危机,不断谋求国际市场。本书即讲述了自1853年以来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分歧、冲突、战争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爱恨故事。通过运用美日两国的文献材料,拉夫伯尔为我们呈现了重新武装日本背后的曲折、现代美日贸易谈判中的紧张、日本在为美国巨额赤字提供资金方面的持续重要性,以及两国开拓中国市场的动力。
W.拉夫伯尔(W. LaFeber,1933.8—2021.3) 康奈尔大学历史系教授,当代最杰出的对外关系史学者之一,著有《新帝国:对美国扩张的解释,1860—1898》《美国、俄国和冷战》《不可避免的革命:美国在中美洲》等。 拉夫伯尔的学术生涯跨越了“美国世纪”的后半段,其间,他不断向美国的“正统史学派”发起挑战,他的很多信徒也成为切实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人,包括美国前国会议员,现在是华盛顿特区顶级说客的汤姆·唐尼(Tom Downey),美国前任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Stephen Hadley),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埃里克·埃德尔曼(Eric Edelman)等。
08
从江户到东京
【日】横山百合子 著
张敏、丁诺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本书正是这些在历史上未能留名的小人物们的明治维新史。作为日本近世社会史研究权威,横山百合子追溯了激荡时代的庶民生活,讨论了明治维新对东京居民的影响,特别关注游女、流浪武士、商贩、贱民等群体,挖掘了下层民众的日记,并富有同理心地解读了这些普通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生存智慧。
横山百合子(1956- ) , 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国史学科,后在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攻读博士,师从日本社会史名家吉田伸之。现为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教授,专攻日本近世史和性别史研究。参与编写《高校日本史》,著有《明治维新和近代身份制的解体》《从江户到东京:小人物们的明治维新》等。
09
日本文化简史:
从起源到江户时代
【英】 乔治·贝利·桑瑟姆 著
郭玉红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本书最早出版于1931年,1959年哈佛大学教授、日本史研究顶尖学者埃德温?赖肖尔(赖世和)曾这样评价这部著作:“乔治·桑塞姆的《日本:一部简明文化史》的出版将西方的日本史研究提升到了新高度。他对日本制度鞭辟入里的分析、对文化发展的敏锐解读,以及流畅行文的魅力,与西洋世界日本史研究入门中那些单调乏味的调查和着墨颇多的轶事记录形成了鲜明对比。
乔治·贝利·桑瑟姆爵士是一位英国外交官和日本近代史历史学家,出版过多部著作,包括《日本史》(三卷本)、《日本文化简史》、《日语的历史语法》、《西方世界和日本》和《世界史中的日本》。
10
日本及其历史枷锁
【美】塔格特·墨菲 著
李朝津译,中信出版社,2021年3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日本从1853年改革以来迅速跻身世界强国行列,其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给世界历史留下了许多鲜明的故事。今天的日本仍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外部世界提起它时,人们感兴趣的是其传统艺术、饮食、时尚设计与动画产业;关于日本的政治与经济机构,更多的则是政府的无能、经济的低迷以及“日本第—”神话的倒塌。
R.塔格特·墨菲(R.Taggart Murphy),日本筑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15岁随家人移居日本。曾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工作,长期为《哈佛商业评论》《纽约时报》《新左翼评论》等重要报刊撰稿。他还著有《日元的重量》(The Weight of Yen),并与三国阳夫合著《日本的政策陷阱》(Japan’s Policy Trap)。
11
近代东亚中的
日本及日俄、中日关系研究
周启乾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4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近代东亚中的日本及日俄、中日关系研究》集中收录了作者自20世纪70年代到21世初研究近代日本及日俄、中日关系的主要成果。全书分为三部分,即“日本篇”“日俄关系篇”“中日关系篇”,共收文章27篇。这些文章的研究主旨涵盖了近代日本的经济、文化、科技、法制,以及与俄国、中国的关系等多个方面,是作者几十年来重要研究成果之精华,集中体现作者的研究思想和科研水准,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地位。
周启乾 男,1939年2月生,安徽省东至县人,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日本史、日俄关系史和中日关系史的研究。
12
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续编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4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本书为《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选编》(共50册)之续编,除继续选辑满铁及其所属机构的调 查报告外,还增加了其他调查机构于 1916—1945 年在中国各地调查形成的报告。全书共 2.5 万页,影印出版,按调查机构、调查成书(册)时间依次排序。所涉调查机构有:青岛守备 军民政部铁道部,满铁哈尔滨事务所调查课、天津事务所调查课、上海事务所调查课(室), 中国驻屯军司令部乙嘱托班,华北开发株式会社,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兴亚院”华北联络部、 华中联络部。内容涵盖文化、产业、交通、工业、农业、经济建设、社会状况、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13
日本人与日本国
尚会鹏 张建立 游国龙 等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4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心理文化学是从心理与文化相结合的视角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研究的学问。本书是采用心理文化学视角研究日本人、日本国的成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编梳理了“日本论”的学术脉络,明确了心理文化学的学术定位;中编围绕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四个维度展开分析,是在心理文化学视角下对日本人在人类“生存谱”上的定位;下编是对日本国家行为的分析,阐述了心理文化学对日本国家和国家行为的认识。这三个部分涵盖了心理文化学视角下日本人和日本国家研究的主要方面,整体上呈现出心理文化学学术体系的样貌,是心理文化学在研究国家行为方面的一个应用。
14
战后日本国家认同建构
田庆立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3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战后日本国家认同建构的思想资源主要由本土资源和外来资源构成,本书系统阐述了二战后日本在建构国家认同过程中是如何吸纳、整合、利用这些资源的。本书从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的角度,考察塑造日本国家认同的主体——政治家、知识精英及普通国民,如何为突出和强化自我民族特性付出努力,又是如何依凭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外来思想资源为其建构国家认同服务。本书诠释和解读了象征天皇制在确立“自我”主体性中的作用,同时分析了作为“他者”的美国和中国等外来思想资源,如何有效地形塑战后日本的国家认同。
15
日本灾害事件中的媒介功能:
以20世纪以来日本重大地震为例
高昊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2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本书选取关东大地震(1923年)、东南海地震(1944年)、三河地震(1945年)、新潟地震(1964年)、阪神·淡路大地震(1995年)和东日本大地震(2011年)等20世纪以来日本灾害史上6次重大地震灾害中的媒介信息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媒介环境下,分析各种形式的媒介在历次地震中的功能发挥,最终梳理出日本灾害事件中的媒介功能定位以及媒介功能发展变化的轨迹,并总结出可供我国媒体实践参考的经验。
高昊,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致力于日本传媒研究与灾害信息传播研究。
16
鬼灭的日本史
小和田哲男 监修
李欣怡译,2021年1月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鬼灭的动漫世界不只是个奇幻世界,在日本的历史文献中,有许多类似漫画中的妖怪描述。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有「人与鬼作战」的历史。本书揭示了此类历史文献中出现了哪些恶魔,并对《鬼灭之刃》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及鬼魅的历史背景,做出独特的脉络串连。也连结了鬼之隐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