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服好为人师的冲动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服好为人师的冲动!
这些天,我正在看华尔街投资大佬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的书《原则》,获益匪浅。
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不同的读者读法不同,收获也相差很大。
有的人是一扫而过,从头看到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的人则是在有启发的句子或段落上画个线。本打算读完后再找时间重温这些重点,但后来多半因为其它事情耽搁了,又或者读书的情境发生了变化,这本书便被束之高阁,再无下文。
勤快一点的,则是拿笔或者在笔记软件上摘抄下来。
以上这些阅读方法,说实话,效率都是比较低下的。
但它也能满足大脑的一个需求:我又看过一本书了!
《把时间当作朋友》《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等畅销书作者李笑来老师,在谈阅读方法的时候曾主张:看到就要学到,学到就要学会,学会就要用上。
而畅销书作家成甲老师在《学会学习》里也提出过一个阅读方法,叫“熔断不读书法”,说的是读书读到有启发的地方,立即熔断读书进程,也就是停下来,克制继续读下去的冲动,开启对刚刚有所触动之处的思考模式。
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在《这样读书就够了》里更是总结出了一套方法论,叫“RIA读书法”,也就是阅读+复述+行动(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以后怎么应用)。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老师等人也都提出过相类似的说法。
所谓学习,也就是用自己的已知或者叫背景知识(知识储备)来解释新学的东西。有人把这个过程叫做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有人把它叫做建立联系,还有人形象地把它叫做扣扣子。
总之,在阅读一本书或者工作生活中,但凡有触发自己的时刻,都不要轻易放过,任由它从自己身边流失。这个触发时刻往往是学习最有效或者叫最管用的时刻,而这个时候产生的想法对于自己来说十分重要,甚至可以称之为灵感。
所以,特别有必要把它记录下来。
“我认为告诉别人他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原则,是自以为是。”《原则》中的这句话让我产生了想法,触动了我的思考,于是脑海中蹦出自己以往读到过的类似句子。大意是:成年人最大的克制,就是不要总是想着教育别人。
我是个老师,教龄快三十年了,可以说半辈子都在干教育,好为人师的特点可能已经写到了我的骨子里,而我自己竟然并未察觉!
于是,我心有所悟,写了一句话: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服好为人师的冲动!”
我打算用这句话来警醒自己,从今往后不要再板着面孔说教,或者尽量摆脱说教的习惯和那些令人生厌的话语。
写下这句话后,我就直接把它作为一条动态发了出去。
然而,一名粉丝的留言却让我吃惊不小!
他的留言是:
“到底有多少最大?这是最大,那是最大,都是最大?还有,你这句话是不是好为人师?”
起初我还有点儿生气,觉得他有点儿小题大做,故意抬杠。
后来再仔细一想,他的话不无道理。
1,作为平台作者,我发出去的动态必然会有网友阅读,那么,我就有义务把话说得更加严谨。
想想自己,平时不也特别反感人家动辄“最美”、“最大”这样夸张的说法吗?怎么到了自己头上,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了呢?这岂不是双标了么?
2,我发这句话的目的,是不是真有像他感觉到的那种好为人师呢?
我当真没有向网友强行灌输这种观点的潜意识吗?我还真不易分辨,无法确定。
否则,我为什么不只写在自己的笔记上,而是发送到平台上了呢?这是炫耀还是说教,我已经想不起来初衷了。
3,更进一步,在平时的教学和写作中,我有没有夸夸其谈讲大道理的时候呢?
想必是很多的!我自己不喜欢听别人讲大道理,为什么却不自觉地时常给别人讲呢?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李笑来的分享,他也在讲大道理,而且是他自己说的那些老生常谈的大道理,但他讲的可信,因为他只讲他已经做到了的大道理!
自己做不到的,拿来要求别人,是好为人师的空洞道理;自己做到了的,就是让人佩服的经验之谈。
一不小心,这篇文章里又讲了不少大道理,真是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