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6887郝现军思考中医短信录【77】
2026闻香治病: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用香囊防病治病历史悠久。马王堆汉墓尸体手中握有香囊,邻箱中有香囊秀袋绣花枕熏炉,均装有中药,经鉴定为芳香药物,有辟秽消毒,避免传染,防病治病的作用。华佗曾提出“闻香除病”。《千金方》记载用香囊“避疫气,令人不传”的方药,直到今天,民间每逢端午节,室内悬挂菖蒲艾叶,小儿佩戴香药袋的传统习俗是群众防治流行病的措施之一。如用苍术甘松菖蒲山奈藁本雄黄白芷檀香川椒茴香肉桂细辛荜拨白蔻丁香冰片等芳香窜透挥发度高的药物粉碎后混合密封,用时做成领带香荷包等形状,能祛风辟秽醒脾健胃。小儿佩戴香囊可以治疗1反复感冒2慢性腹泻3体弱儿防病4厌食症。研究表明:芳香易挥发的药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的吸收发挥作用。不同的花香具有不同的功用:闻了天竺花促进睡眠;闻了迷迭香治气喘;闻了药枕治鼻窦炎头痛;韩国人不但用香草用于防病治病,更多用于改善生活延寿。
2027麻黄药证:主治黄肿,兼治咳喘恶寒无汗而身痛。大剂麻黄发汗明显1以水肿为特征的疾病如肾炎(配黄芪)荨麻疹湿疹用越婢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2以无汗为特征的疾病如风寒感冒麻疹肺炎皮肤病用甘草麻黄汤(治浮肿无汗风寒感冒疔疮初起风痹不仁手足麻木)麻黄汤大青龙汤。1957年年毛泽东主席在青岛感冒发热咳嗽多方治疗无效,经山东省委书记舒同推荐山东老中医刘惠民大夫用大青龙汤两剂痊愈3以咳喘为主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用三拗汤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4以鼻塞为特征的疾病如鼻炎用玉屏风散小青龙汤葛根汤加防风黄芪甘草细辛5风湿关节炎腰痛用麻黄附子细辛汤6某些泌尿系统疾病如遗尿子宫脱垂阳痿可用麻黄剂7以嗜睡为主的疾病可用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续命汤。麻黄用量过大或误用易致心悸气促失眠烦躁汗出震颤心绞痛血压升高视物不清瞳孔散大昏迷惊厥等。麻黄与一些化学药物合用可能会增加毒性或拮抗药效。
2028读书(15)清·戴震,著名考据学家,学识渊博,精研经学天文历算地理音韵训古等,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独寻真知启后人”之功。戴氏著述甚丰,在读书领域强调“贵学”,认为“人之初,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而只有通过“自得之学”,即使愚笨者也可以“增益其不足而进于智,益之不已,至顾其极,则圣人矣”。其读书方法的精义是1由字通词,由词通义。从而达到对于思想内容以及由此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规律的正确理解,“先考字义,次通文理,志存闻道,必空所依傍。经之志者,道也;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2深思自得,学贵其化,“苟知学问犹饮食,则贵其化,不贵其不化。记问之学,入而不化者也。自得之,则居之安,资之深,取之左右逢其源”3剖析至微而后理得。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
2029读书(16)戴震:当然戴震并非一味反对博,提出读书有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特别强调精审难,有谓戴震“淹博而不泛滥”于书,惧其不博,指对于某门学问研究必须占有丰富的知识资料。有此博,再加以分析研究(精审功夫)才会有自得到地的收获-博最终必须为精服务。戴震读书主张“以心知言,以言通义”,提倡“由博返约,学贵独立思考”,把前人经验化为自己的东西*中央文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明¤程文玉[松涯医径]系综合性著作1程钻研[伤寒杂病论]颇有心得,诊治均宗仲景之旨,提出“杂病准伤寒治法”的观点2认为古方虽为一病而设,亦可数处兼用3宗前贤“肝肾同归于一治”说,阐述“心肺亦当同归一治”论3治病之要,不过切脉辨证处治而已,三者之中又以切脉为要。
2030以毒攻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攻)毒。龙子章一生治病惯用剧毒药,谓“毒症非毒药不行,毒症还须毒药攻”。姜春华曰:剧毒药虽有致人死命的弊端,但峻烈之性足以截断病势,扭转病机,某些疑难顽症往往非此不效。唯其毒才能胜病。观西医化疗药抗癌史,亦是以毒攻毒。从1942年首次发现氮芥能抗癌并用于临床至今,应用的抗癌西药百余种,绝大多数都是剧毒药,正是这些剧毒药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癌症病人的生命。实践证明:抗癌药的疗效与其毒性成正比(剂量强度越大其疗效越好)。生半夏生川乌生南星水煎2小时以上口服抗癌。有毒中药的抗癌原则1辨证论治,对症下药2小量试服,逐渐加量3依法炮制,减毒增效4重视配伍,抑毒增效5控制剂量,注意安全。生姜绿豆蜂蜜甘草可解药物中毒*赵学敏1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2医者意也,用药不如用意。治有未效,必以意求。苟意入元微,自理有洞解,然后用药,无不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