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身如不系之舟
预计阅读
笔记时间:2019年10月15日
农历:己亥年九月十七
星期:二,工作日
笔记地点:通城县城
作者微信:Yxdniaoer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片拍于囤谷园
全文4节,约1100字,有删节。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01
今天周二。本来是上午没有课的,但上午还是很忙。
早上看《朝花夕拾》,看到了最后一篇《范爱农》,感觉自己就是他。可可给我讲精卫填海、孟姜女的故事。
第一节课听课。是潘柳秀的《记承天寺夜游记》。
听到一个学生谈苏轼的印象,“他被贬了三次,一次比一次远。”
我立即想起来,杨弃先生在青海的列车上,和我谈起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还想起了,在大山蛰伏多年之后,杨先生出版了60万字的《千家峒祭》。
02
去七(6)班上课,结束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讨论了文中“先生”的形象,以及作者对先生的感情。
下午主要是批改作文。夜里去赴一个生日宴。他满了50岁,被他恭敬为陪客,于是喝醉了。
醺醺然走过街道。上一个地方,对读初一的她说几句话。
回家。酣睡。
半夜里醒来,写几句话,半醉半醒间想起了很多美好的事来。
03
知道他今天离开昆明去大理。
他写:
“师父,明天我有点忙不能陪你拜佛,下午去大理的车票帮你买好了,一等座靠窗边很安静,再见!”
和俗家弟子在酒店门口挥手告别,在细雨中看着她驾驶云A****牌照的奥迪汇入车流中。一次饭局中相识,她问师父为何对她笑的莫名其妙?回她:你不是云南本地人。她听后差异。
多年交往后知道她是东北人自幼在云南长大,有个学佛的母亲后来出家了。她尊重出家师父,知性谦虚好学,做生意很强很努力,属于外表柔弱内心女汉子型。几乎每次路过云南,她都负责接送机和安排打理行程。
一晃七年过去,师徒间也缔结七年缘分。和人闲聊:信仰乃至修行,绝对不是老年人的心灵慰藉和情感寄托。
佛法乃至禅法,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智慧指导,指导工作、学习、生活甚至生命。佛法也是一种活法,快乐智慧理性的活法……
04
他写:
没有了传统普速列车肥胖大妈扯着嗓门儿的“固定”售卖口号:啤酒、饮料、矿泉水啦!香烟、瓜子、八宝粥啦!都把腿收一收别碰到啊!换成高铁动车身材苗条的年轻小姑娘语音温柔:啤酒饮料水果有需要的吗?套餐米饭汉堡有需要的吗?
车速从慢悠悠到如今的“不是跑得不快,是飞的过低”;从人挤人满身臭汗混合各种味道,到如今基本没啥怪味;从声音嘈杂到如今安静……旅行方式在变、生活方式在变、人的体验享受度越来越进步,
越来越优越舒适。世间若有一条不变的真理存在,那就是一切都在变。内在保持初心,外在适应瞬息万变,这也许就是此世的意义吧!管它变不变,戴上耳机听音乐:《去大理》……
突然想到,我对他说过,“你去云南的时候,对我说一声,我也想去呢。”
呵呵,我还是没能去云南。
鸟儿心心念念之地啊,一定会飞去的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片拍自通城县城
谢谢您阅读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