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编初中语文七下(1—3单元)三个常见问题的反馈
问:《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的“过”,意思是“到”还是“经过”?
答:从“过”的义项来看。“过”可以表示“至、到达”的意思,如:
1.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2.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裴迪《竹里馆》)
“过”还可以表示“经过”的意思,如:
1.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论语·宪问》)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从词义上看,“至、到达”和“经过”都属于“过”的义项,《汉语大字典》在“过”字条目下也收录了这两个义项。换言之,从“及鲁肃过寻阳”一句的单独句意来看,无论是“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还是“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都能说得通。
但是,当我们借助其他史料进行考量和辅证时,就会有新的判断。关于鲁肃与吕蒙论议一事,可见《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日:“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日:“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日:“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日:“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这段记载写得很清楚,鲁肃代替了周瑜,前往陆口,途经吕蒙驻军地。鲁肃原来心里还比较轻视吕蒙,受人劝说才去拜访。当他与吕蒙酒后讨论如何对付关羽时,吕蒙谋划了五条计策,鲁肃为之惊讶,于是叩拜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由此可知,《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之行的目的地不是寻阳,“过”解释为“经过”比“到”更准确。
问:《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唧唧”,是指叹气声,还是指织布机的声音?
答: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关于“唧唧复唧唧”中“唧唧”的意思,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解释:
叹息声
织布机的声音
虫鸣声
这三种解释都可以说得通,《教师教学用书》里也给予了说明。从一线教学实践情况来看,老师们主要纠结于前两者:“唧唧”作为拟声词,听起来就像是织机声,为什么教材采用“叹息声”的解释呢?
其实,“唧唧”这个词在古诗文中用来表示叹息声,是很常见的。如:
唧唧抚心叹,蛾眉误杀人。(施荣泰《咏王昭君》)
入其后园,见沟渎蹇产,石磴嶕峣,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唧唧,虽梁王兔苑,想之不如也。(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
年年岂无叹,此叹何唧唧。(元稹《长庆历》)
夫笑而呵呵,叹而唧唧,皆天籁也。(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二)
同时,对“唧唧复唧唧”中“唧唧”作“叹息声”解有辞书和权威注本作依据。例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在“唧唧”表示“叹息声”的义项里举的例子就是《木兰诗》中的“唧唧复唧唧”。余冠英选注的《乐府诗选》,对“唧唧复唧唧”这句话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唧唧,叹息声。第一句《文苑英华》作'唧唧何力力’,注云:'力力’又作'历历’。开头六句从《折杨柳枝歌》来,《折杨柳枝歌》有'敕敕何力力’一句。'敕敕’'唧唧’'力力’'历历’以及《地驱乐歌辞》的'侧侧’都是写叹息声。”
反之,“唧唧”释作“织布机的声音”,虽然在这首诗里说得通,但存在证据不足的缺憾。有人对汉魏六朝以及唐宋元名清时期40余部总集类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在这些文献中织布机的声音主要用“札札、扎扎、促促、哑哑”形容,而不用“唧唧”形容(参见王彤伟《〈木兰诗〉中的“唧唧”》)。换一句话说,“唧唧”表示织机声的例子,除了“唧唧复唧唧”可以作为“孤证”外(如果成立的话),暂时没有发现其他有力的证据。综合考虑,“唧唧”解释为叹息声更为准确。
问:《阿长与<山海经>》中省略号和句号的连用似乎不太规范,能否解释一下?
答:《阿长与<山海经>》中的省略号和句号连用,有以下句子:
(1)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2)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3)“阿妈,恭喜恭喜……。”
(4)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
(5)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这里的省略号后面都加了句号。根据我们的日常阅读经验,省略号后面加句号的情况确实比较少见,所以谈这个问题,需要把视野放宽一些。
首先,从标点符号用法规范说起。新式标点不是我国传统所有,而是在现代文学早期随着白话作品的兴起才逐步推广的,换句话说,当时还没有形成现在的标点符号用法“规范”。鲁迅先生是第一批积极使用并推广新式标点符号的作家,他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中成功地使用了一套标点符号,极大地提高了白话文的表现力,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正是在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的努力下,新式标点的使用才蔚然成风,在此基础上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得到了逐步建立和完善。应该说,鲁迅作品中绝大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是符合现在的规范的,个别标点的用法(比如省略号后连着用句号)则是带有历史的痕迹,有其独特的价值,如果坚持用今天的“规范”来看待的话,显然是不恰当的。
那么,也许又会有老师问,作品在选入教材时是否可以修改这些今天看起来不太习惯的地方呢?
一般来说,文章选入教材当作课文,都需要根据现在的规范做出修改。这点可以从课文中的注释得到印证——课文题目下方的注释中标明“有改动”即表明编者对课文语句、字词、标点进行了适当修改。但是鲁迅的作品,又属于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从新中国语文教材的建设史来看,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经典化是一个历史习得,原则上对鲁迅作品特别是已经定型为课文的鲁迅作品不再改动,以保持其经典面貌。即便遇到一些现在看来不太习惯、甚至“不太规范”的字词也不随意改动,而是以注释的形式加以说明。例如上面的例句2中“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中的“顺顺流流”,这个词和现在的用法不太相符,编者没有在正文中将它改为“顺顺溜溜”,而是对其进行注解:“﹝顺顺流流﹞顺当。现在写作'顺顺溜溜’。”所以,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标点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即尽可能地保持原貌。
另外,要注意的是,省略号后面是不是一定不能加句号呢?答案是否定的。《标点符号用法》在“附录B(资料性附录)”中对此也是留有余地的:“省略号之后通常也不用点号……当省略号后还有别的话、省略的文字和后面的话不连续且有停顿时,应在省略号后用点号;当表示特定格式的成分虚缺时,省略号后可用点号。
设计:刘 咪(实习)
编辑:周 丹
主编:吴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