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 | 少年,请拾起直指远方的利刃

一本有情怀的手机杂志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3 时 59 分 59 秒,伴随着新年的第一声钟声响起,最后一批“90 后”也踏上了 18 岁这辆不归的列车,至此曾代表少年与孩子的“90 后”全部退出历史舞台,他们名为“成长”的无字书又被无情地翻开了新的篇章。

18 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段人生中必将跨过的沟堑,是一张被打孔后折在衣兜里的旧车票,是勇气和决心付诸于行动的初体验。而“经历高考,进入大学”始终是穿插在 18 岁这一篇章中不变的课题,我们第一次为自己收拾好行囊,系好鞋带,自信的样子面朝远方,像是要去追一个飞走的梦。从高三到大一,成熟了心智,却彷徨了面孔,给自己打扮了一身行头,却因为形形色色的事在心里留下皱褶。

迈入大学到底是走进了欢乐场,还是别了一座失乐园。

@头大

做个不甘沉默的雕塑家

我还记得高三的一个晚自习,班主任巡堂,曾对我们说过这么一句话:“珍惜这一年的时光吧,因为这将会是你们往后人生中最轻松的一年。”我从桌面上的书堆讶异地抬起头,每天都要面对出不敷入练习题和焦虑,打死我都不可能相信它是“最轻松”的。却是到了现在想起才发觉,高考就像一个挡箭牌和保护伞,是搁置自己坏心情和麻烦事充足的理由,在这时你还可以闹着孩子气,可以不那么关注自己的形象,可以最大程度地说服自己不为感情的事所扰,每天的生活都被井井有条地规划好,为下一个小时有事可做而欣喜……

6 月 6 号和 7 号像横亘在两种截然不同生活间的巨幕,揭开幕前你的生活是不由自主,穿过幕后,你成了雕塑自己生活的雕塑家,这个时期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上大学后,忙着规划你每天生活的人沉默了,若是不自己逼自己一把,用心过生活,也许会沦为一条扑腾的咸鱼。

作为一个无脑的乐观者,我感觉不论生活在哪总是充满乐趣的,做自己生活的雕塑家,精心雕刻,或许是我想要的。

@lvy

行你所思,无问西东

2017 年的某一天,出于短期内对理想化的生活追求未果,我于一个工作日正午仓皇逃离。在飞往虹桥的飞机上,我给高中最好的朋友写了一封信。宣泄在这座冬天会被雾霾蒙城的城市里的情绪,或许我需要淋上一些苏州冷冽的细雨,洗去这几个月蒙上的尘迹。

高中时代有过一段较为理想化的生活。文科班人文气息浓郁,老师与朋友都有着极高的雅趣。身处在一定氛围中,与周边环境保持着相同频率,成长是一件极为自然、无需耗费心神的事。而迈入大学,宛如突然暴露于频率杂乱无序的空间,新鲜感逝去后审视自己任由环境拉扯的后果,便开始哀怨。

好吧,委屈与逃避曾一度是我大学生活的主旋律,与其说是对环境的不满,不如说是对自身水平毫无提升的无力。

假期回高中看老师,谈及高中生活和我对大学生活的迥异与对未来的担忧,老师却表达出对我自我管理与自我规划能力的信任。

如此一来便使我想起高中那段时间所做的,仿佛只有被动接受。接受环境影响,也接受相应后果。而当升入大学,大部分主动权回归后,自身成长所依靠的并非环境,而是主动的选择与主动的实践。 

于是,我开始用另一半时间,以不成熟的想法尝试着塑造自己的生活,其过程中的迟疑、茫然、间歇性心灰意冷与间歇性踌躇满志一笔带过,最后的结果终于不再是将不满倾泻于环境,有所失,也有所得。

至于耿耿于怀的个人提升,当自主选择的冒险开始后,更关注的反而是关于实际生活质感的体验。不考虑获益,仅是这一段生活方式的转变,大概也足以称之为——成长。

@keningxx

感谢生活所有的经历与相逢

上大学真的很忙,忙着长大。

从高考结束的那一天起,象牙塔就崩塌了,生活中很现实的那一面开始若隐若现地出现在你眼前。告别了熟悉的人和环境,你兴致勃勃想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一段全新的旅程,但生活不可能尽如人意,你会开始想家,开始怀念朋友。这种不可避免的孤独,是人生中重要的一个成长阶段。

“长大”这门课程,和你的高数一样,怎么样都修不够学分。

上大学后,我挣脱了原本的一些束缚,以前那些暗暗藏在心底的想法,如今只差一份勇气来实现。我加入了社团,找了实习,和朋友创办了公众号,开始学雅思,呼吸前所未有的新鲜空气。

“要用辩证的思想看问题”,成长必然也是这样。有人向你走来,有人离你而去,你见识过生活的黑暗面,却依然怀抱着对光明的向往。如果你还在高考题海中苦苦挣扎,请你试着珍惜和享受当下所有的好与不好;如果你和我一样,独自经历着人生的种种未知并极有可能对此感到失望,那么我想对你说: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but you’re gonna love it.

@水在桥心月在船

在阳光里,清楚地感到自己活着

我曾无数次地梦到那个紧张而忙碌的夏天,那个炎热而耀眼的夏天,那个声嘶力竭、难过悲伤的夏天。

那段被人们憧憬也畏惧的高三生活,它生长了青春的萌芽,爆发了年少的热血,有过畅快淋漓,有过茫然无措。相比起大多数人,我的浑浑噩噩反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大家都攥紧手中的接力棒,朝着咫尺距离的终点做最后的拼搏的时候,我宛如一个茫然无知的小孩,一叠叠的《青年文摘》充斥了我所有的课堂生活。我欣喜而小心地抱着它们,避开老师巡视的目光,仔细品读其中的貌若青花一般的青春故事,在无知、停滞不前的同时又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而在学习生活渐渐不如意的同时总是乐观地安慰着自己。

我如今才意识到,自己的乐观其实是一种妥协。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从小到大听得耳朵都起茧的话在我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许多事情让我感到力不从心。人们口中所谓的“优秀的高中”而迸发的优越感和“金玉在外,败絮其中”造成的自卑感复杂而矛盾地交织着,使我对这个陌生的环境感到无所适从。

渴望收获的时候我忘记了选择付出,仰望星空的时候我忘记了脚踏实地。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缺少了开始的那份勇气与决心。我一改一贯以来循环往复的抱怨,转向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开始更少地提及过去,开始接触摄影、吉他等一切我感兴趣的事物,开始不再蜗居于宿舍,开始参加学生组织及社团……每当我躺在足球场上,泥土夹杂着植物的清香气息氤氲在我的周围,温暖的阳光洒下来,云朵和蓝天清晰分明的时候,我清楚地感觉自己活着。

洋葱用白色纱布遮盖便不会刺鼻辣眼睛到流泪;

烟火拍进相机里便不会在瞳孔停留不够五秒钟;

河豚如果是刚好的处理方法和火候就不会有毒;

凤梨罐头放进冰箱也是可以延长一段保质期的。

当做梦来做了的事情,为什么不迈出这一步去实现呢?

@韩美恩

与更多温暖不期而遇

高中到大学应该是人生的一次大转折,我对这段时期的感受除了变得独立、理性、平和与宽容外,便是认识了更多的人,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或许是这些人和事,才让我有了如今的心性和感悟。

与高中单纯的组成成分不同,大学更像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这里会不停地遇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人。我曾感受过善良与温暖,也曾遇到过冷眼与黑暗。

刚到大学第一天,我背着一个大书包,拖着两个 50 斤重的行李箱从机场独自打车去学校,司机将我送到宿舍门口,一下车映入我眼帘的就是那通往宿舍的“高耸入云”的台阶,回头看了看两只大行李箱,我内心刹时生出一股绝望。然而没等我开口说话,那沉默了一路的司机大叔突然低下身提起我的行李箱,快步走上一级级台阶。初到他乡的惶然无措因为这道温暖瞬间融化。

高中时身边的朋友几乎都是单纯的,尽管有矛盾,但也都是些小打小闹。而大学多的是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习性与个性的人。我曾遇到过性格特点与自己截然相反的人,可在相处久后,也渐渐发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那个总爱吹嘘表现自己的男生却精通多种乐器;部门里从来都沉默寡言的女生写得一手好文案;头发染的五颜六色身上到处“镶钉”的同学其实性格温和又可爱……从一开始的不接受、误解,到后来的融洽相处,我学会的是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用宽容的心去接纳与自己不同的思想与灵魂。 

高中到大学是一个过渡期,也是一个成长期,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自己每一步都能比昨天走得更好。

从高中到大学,离开了曾经的避风港,初次接触社会的我们,也许会撞上周遭冰冷的围墙,再跌跌撞撞地往前奔跑,也许会被这里的爱与善意温柔紧裹,沐浴春风。然而时光仍无情地在流淌,慢慢地发现我们和过去的一些人和事渐行渐远,却也在和新的生活招呼问好,融入我们最初排斥的新群体。这一过程中会有不舍与不适,也会有懊悔或是窃喜,当时怎样的一种心境成就了自己。

无论如何这其实只是成长的一站“修罗场”,离别的失落,新生的惶恐,权当是一场必经的试炼。但别忘记拾起儿时笑容,在每个归来的冬夏,一句 “回来了”念给故乡,也念给过往。在这里,我们永远都是少年。//

=Jeff   |   图=网络   |   美编=阿猫  |  编审=大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