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老狐狸经:到底什么样的人才叫老谋深算?格局高,心计深!
你知道金庸群侠里谁最丑吗?我思来想去,本来以为是胡一刀。后来我仔细端详了胡一刀一番,摇摇头发现不是。他只是长得粗狂而已,一个糙爷们,不算丑。难道还有人比胡一刀还丑吗?有的!这位爷的长相可以算得上是侠客相貌排名倒数TOP1。
他有多丑?丑的连专门读金庸的六神磊磊都不愿意写他,丑的让金庸在《天龙八部》写到一半时才不情愿的让他出场。一般大侠出场都是要有铺垫的,比如前面的令狐冲。比如乔峰出场都自带配乐,在与段誉在无锡相遇,金庸不惜笔墨的写道:
“西首座上一条大汉回过头来,两道冷电似的目光霍地在他脸上转了两转。段誉见这人身材甚是魁伟,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破烂,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这才是大侠该有的气势。”
这才是大咖该有的强调。然而金庸在写他时却毫无铺垫,直接写道:这僧人二十五六岁年纪,浓眉大眼,一个大大的鼻子扁平下塌,容貌颇为丑陋,僧袍上打了多补钉,却甚是干净。注意金庸的用词“丑陋”。
这还不止,他的出场纯粹是为。了。凑。数。
那僧人双退了两步,说道:施主有所不知,小僧此番下山,只因寺中人手不足,才命小僧勉强凑数。”
有时候甚至怀疑金庸写他真是为了凑数,为了多讨几章稿费。
这人就是虚竹,集丑、蠢、笨、迂为一体的360度全死角的侠客。虚竹能与乔峰结拜,其实是因为段誉不想“太二”当二哥,自作主张拉了虚竹入伙,还是为了凑数。如果不是虚竹阴错阳差练就了绝世武功,估计连凑数的机会都没有了。正因为有了他作为陪衬,才有了乔峰的盖世豪情和段誉的潇洒多情。
一
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物,也是凑数了,他们本想逍遥过活,却硬是被历史强行拉入到了历史的洪流中。我们的主角其实不是虚竹,而是另有其人。
一个人要想青史留名就必须要符合三点:出身好、长得帅和有才能。我们的主角出身与虚竹一样,默默无名。史料记载: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意思是说小时候又呆又笨,没人看得上。这句话还有个言外之意,家庭出身一般,属于经典屌丝。屌丝倒也没什么,关键还长的丑。据《三国演义》记载: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完全一个低配版的虚竹。
不过人不可貌相,水不可斗量。他却是刘备最信任的三个谋士中的一个,其他一人法正:名士法真之孙,一人诸葛亮:泰山郡丞的儿子,全是更正苗红。如果法正谋深是乔峰,诸葛亮是才高是段誉,那么根歪苗黑的他就是虚竹。
如果不是他在缥缈峰上与天山童姥,哦不,水镜先生相识,恐怕连个陪衬的机会都没有。但人人都有梦想不是吗?
“我也有梦想,我想做个谋士,一个能青史留名的谋士。既然历史不给我出场机会,那我创造机会。”
前二十年的时光里,他独自修炼,希望能觅得一丝半点的机会。我猜他是读过《鬼谷子》的,原因后面说。总之20年后,他忽然打通了任督二脉,江湖上从此有了他的传说。年轻的他独自从家乡出发了,他要见那个江湖中传说的水镜先生。此人身下有两块牌位,一曰卧龙,二曰凤雏。就像倚天剑和屠龙刀一样,是天下英雄人人都想得到的宝物。这一次,他想给自己一个机会。
一连走了两个月,才走到颖川。那天司马微正在采桑,见从南面来了个年轻人,相貌平凡,唯独两眼有神,心中暗暗称奇。
那年轻人道:“先生可是水镜先生?”
司马徽略微点头。
那年轻人道:“晚辈想与先生一叙可否?”
司马徽放下了手中的桑叶说道:“年轻人,找老夫何事?”
年轻人说道:“只想一叙。”
司马徽已知晓一二,心想又是个不自量力的小辈,但嘴上却说:“且来坐下。”于是二人便寻处树荫下坐下。为什么庞统要找司马微?无他,只因此人是相面高手,诸葛亮得到了卧龙的牌位,方能在江湖上呼风唤雨,人人给面子。
那一天,二人聊了一天一夜,居然忘了时间,聊的什么不知道,但司马微对他惊为天人,临走时,他将这个年轻人称之为“凤雏”。
后人称他为凤雏庞统!
二
庞统跟虚竹一样,信奉着迂腐的道德伦常。拜别了司马微之后,我们的凤雏先生并没有出山,而是到处宣扬仁义道德,顺带着过过嘴瘾,品评天下英雄,比如评价好朋友陆责力是个呆驴,哦不,呆马,比如说顾劭是个呆牛,比如说全琮就更狠了:
“你智商一般,不过跟蠢人比起来也过得去。”
没错,庞统什么都好,就是太傲。即便到了刘备账下当个小官,也并没有做出惊心动魄的事情,不是没能力做,而是不care,觉得太简单,时刻准备跳槽。刘备见这人是个混吃蹭喝的,也想打发他走。如果不是东吴的鲁肃举荐,他早被开除了。理论上如果他离开刘备,最有可能投靠孙权。有时候不得不怀疑鲁肃到底是哪一头的。
碍于鲁肃的面子,刘备找庞统聊了一次人生,好聚好散,熟人面子还是要给的。结果聊完,刘备大呼:我擦,先生牛人也。具体聊了什么不知道,但一定让刘备聊的很爽。哼哼,所以别看庞统傲,其实也是有原因的,他早练成了绝世武功,比如口才。
两次聊天,分别搞定了司马微和刘备。看官,如果给你跟老板聊天的机会,你能搞定老板吗?我看未必!
就这样一个原本是凑数的,打酱油的角色来到了历史舞台。
三
自古以来,得到老板赏识只是第一步。一个人有没有本事,光会吹是没用的,还要会做。所以庞统需要施展自己的手艺,他有什么本事呢?
这个世界上有三种谋士,一种是诸葛亮的正谋,一种是法正的阴谋,然而还有第三种:庞统的鬼谋。
前面说过,法正给刘备献上一个大礼——益州(鬼谷子 | 一个人有谋略,到底有多重要?)。其实,法正只占一半功劳,另一半是庞统的。庞统的鬼谋甚至超过法正的阴谋。
刘备入蜀,与刘璋二人会面,庞统就撺掇道:“主公,趁这个机会,直接软禁刘璋,一了百了。”如果刘备听了,后面就没法正什么事儿了。但是刘备没听,放了刘璋。
看官别以为刘璋傻。刘璋回到益州后,意识到刘备在玩扮猪吃老虎的游戏,马上给刘备出了一道难题,要求刘备讨伐张鲁,如果刘备出兵他好来个渔翁得利,如果刘备不出兵,就可断定刘备必有反心。接到这手棋,刘备才彻底慌了。
“人家明明是来夺益州的,哪有空去打张鲁”。他看了眼诸葛亮,诸葛亮没吱声。看来这局棋才刚开局就输了。正惆怅间,他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
“主公,我有三策,可解此局。”
这就好比乔峰在少林寺正与慕容复杀的难解难分,忽然旁边窜出个虚竹一样。虽然长相一般,但其实已经是绝世高手。关键是庞统献出的不止一策,而是三策。刘备眼睛马上发光了。庞统给刘璋布下了一个天下鬼谋奇局,庞统给刘备写了一篇论文:《论刘璋的三种死法》。
上策:挥兵直下,暗取成都。趁刘璋尚在犹豫试探,军心未稳,手下无强将,马上派出精兵暗中袭击成都,打他个出其不意。
中策:算计强将,迂回打击。算计刘璋手下杨怀,高沛,佯装撤兵,退回荆州,二人必然前来拜送,届时来个兵不厌诈,捉拿二人,收编他们部队,随即回攻成都。
下策:以退为进,暗待时机。退回白帝城,暗中调动荆州部队入蜀,等待机会,再做打算。
随即,庞统还说了个下下策:如果犹豫不决,按兵不动,就是死局。刘备看完了庞统的鬼谋之后,很轻松,大笔一挥,选中策。为什么不选上策呢?因为刘备爱惜名声,主动进攻就意味着他变成了十恶不赦的小人。
看官,你看出什么端倪了吗?为什么庞统给刘备上了三策,而不是一策?每次老板询问您工作意见的时候,你是不是只说一个解决方法?说一策是蠢人,显得你计策少,不够聪明。说二策是智人,如果主公听你的,显得你聪明吗?主公多没面子。说三策是鬼人,把策略献给主公,让主公自己选,赢了是主公智慧,是主公功劳。输了,是主公选择失当。瞧,奥妙就在这里。连吃火锅还有不同的选择呢。啥叫进可攻,退可守?
大部分人在谋划的时候,只想进攻,却没想过退路。
四
刘备用了庞统鬼计,果然跟开挂一样,一帆风顺,于是马上召开庆功大会。大家一起吃着火锅唱着歌,一不小心刘备伪君子的尾巴果然露出来了,他大言不惭的说:
“今天的成功,让我好快乐。”
庞统一听就明白刘备是个什么人了,于是反驳道:“主公,夺了别人家的东西,你就快乐了?说好的仁义呢?”
这句话“啪”的一声打了刘备一个耳光。刘备怒了,指着庞统说道:“你,给,我,滚!”
“滚就滚”说罢,庞统起身就要走。这哥们果然也是个政治智商很低的动物,不过想想也正常,如果他跟法正政治智商高,就没诸葛亮什么事儿了。
见庞统要走,刘备厚黑的一面马上露出来了,说道:“哈哈,我跟你开玩笑的。你给我说说,咱们到底谁错了啊?”
庞统依然不识体统的说:“我错了,您也错了。”
“哈哈哈哈”,刘备斜视着庞统大笑,我猜他心头有一百万头草泥马奔腾呼啸而过。不过谁让刘皇叔厚黑呢?谁让刘皇叔是个情绪管理高手呢?
不给大哥面子,后果可是会很严重的。
接着,没接着了,庞统得到了乔峰式的死法。庞统不明不白就被万箭穿心给射死了。据说是为了保护刘备死的,还据说庞统死在落凤坡了,这个地名到底在现在哪里呢?据考证,这地名是编的!但到底怎么死的,谁知道呢?总之,据说后来刘备哭了,很,伤,心。总之这样不明不白死掉的谋士又不是他一个,比如隔壁的荀彧也是。
五
为什么历史上著名的谋士很少能笑到最后?这件事情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庞统和荀彧为什么不得善终呢?要知道这两位可是三国铂金级谋士。再比如历史上的文种、白起、韩信、刘伯温等等,一个一个智商180的谋士争先恐后的沦为悲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商战上也是一样,企业中那些在外攻城掠地,抢占市场,跟竞争对手拼的你死我活,为企业的发展立下赫赫功劳的人,最终却总是腹部中箭,被企业中的政治老油条算计,落得万劫不复、离恨收场的结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真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后来我想明白了。人竞天择,适者生存,而不是智者生存,更不是德者生存。还记得庞统“性好人伦,勤于长养”?作为谋士,庞统首先是个信仰道德的名士,当他看见刘备真面目之后,就已经知道双方的道不同了。庞统的道德是放在心里,而刘备的道德只是挂在嘴上的。一个真道德遇到真套路,胜败立见分晓。
相比之下,另一位简直就笑的乐开了花,能笑到最后是因为他靠的不是军事谋略,而是政治天分。我是怎么知道的呢?陈寿说: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啥意思?
诸葛亮不擅长谋略,而是擅长管理百姓,随机应变不是他所擅长的。 不要惊讶,真实历史和小说是两回事,比如真实的曹操爱哭,刘备暴躁。诸葛亮其实是管理型人才,而法正和庞统才是真正的谋略天才。
有时候,现实就是这么残忍,虽然你不愿意相信,但政治老油条的确更适合生存,因为想谋略,干策划的再聪明也只是棋子,只在谋一局,所以不管庞统到底怎么死的,作为棋子就必须接受棋子的命运。而政治家们却在谋全局,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所以庞统们在格局上输了一层,诸葛亮能笑到最后也好理解了。
所以我们应该向庞统学习谋略的同时,也必须向刘备、诸葛亮学习修炼自己的格局,学会懂得应用战略和战术,如此才能算得上老谋深算。
六
故事虽然讲完了。但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要填上。前面我们留了个悬念,为什么我猜庞统读过《鬼谷子》呢?这还真不是瞎吹,这才是今天要说的重点。还记得我说过庞统的《论刘璋的三种死法》吗?出处就是鬼谷子。陈寿说诸葛亮奇谋为短,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奇谋呢?
口诀如下: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
鬼谷子告诉我们:谋划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去筹划计策,必须查明事情的原委,以探得实情。仔细周密的分析双方实情,就需确立“三仪”。所谓“三仪”就是上、才、愚。此三者互相参验,就能定出奇谋。
什么是三仪呢?您可以理解为三策,上策,中策,下策,相互参验,生出奇谋。您也可以理解为优势、劣势、常势,相互参验,生出奇谋,其实说的是一回事。
今天的文章写完了,但是我们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各位读者朋友,不妨用鬼谷子的智慧认真思考,策划奇谋,用以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