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5)
从今天开始,我给你写信,我们就聊聊书法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长期聊下去,甚至可以把读者拉进来,我们一起聊。
在通讯如此快捷发达的今天,用这种方式交流非常别致。我们以书信的方式来谈谈书法,我觉得这个创意很好。
疏利民
疏利民,浮山人,爱书法,爱摄影,喜阅读,重策划,喜交友,爱旅行。
汤传福
最近没能给你回信,见谅!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些信要如何往下写?按照设想,这些信是要整理出书的,不能不严肃对待。书是活得比我们更长久的智慧结晶,不管以后会不会有人看,它都会在那里,所以必须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我有一些设想跟你交流。这本书的主题很明确,关于书法,涵盖内容关于书法的一切,体例是书信体。那么,我们需要思考一下这本书的结构,就像完成一段旅途一样,明了沿途的站点,然后一个一个抵达。
我想全书分成这样几个版块:(1)书史闲话;(2)书家谈屑;(3)书法生活;(4)临池管见。题目可以改得更接地气一点,大意如此吧。按照这四个版块去谈,话题集中,不至于东鳞西爪。每个版块继续细化,书史比较宏观一点,书法史的流变大体讲清楚;书家谈屑讲书法史上的人物,大人物从细节出发,不人云亦云,甚至反弹琵琶,比如苏轼书法实践和思想的误导性,还有一些书法史不大关注的人物,比如我刚写的岳飞,比如宋徽宗,主流书法史基本不谈或者一笔带过;书法生活,古今观照,书法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可以谈古人,可以谈自己;临池管见,谈谈临帖的感悟,笔法、结体、章法的历史流变,怎么学书法,怎样才能进步快?主要谈技术和实践的问题。
每谈一个话题,我们都还是要提前做点功课,我们已有的知识积累可能是不够的,要保证讨论的广度和深度,书的文化含量要高。当然还要做到深入浅出,让书法素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我们书是写给最大多数人看的。
你上次信中谈到宋徽宗,他不算书法史上的主流人物,不在书法史流变的大动脉上,但他是很独特的书家。他自创了瘦金体,冷艳绝伦,熠熠生辉,但不符合主流审美中推崇的不激不励的中和之美,学他的人不会多。我在短视频“书法故事会”里讲了一个小故事:宋徽宗让宰相李纲欣赏自己的“瘦金体”,李纲直言字体太瘦,徽宗却说:“朕新创字体,名曰瘦金体,如果推行全国,一年能省很多墨水,如何?朕不愧是有道明君!”一个皇帝居然有省墨水钱的想法,是很可笑的,就不说他大搞花石纲有多劳民伤财了。这让我想起大将陈赓为什么离开蒋介石走到共产党这边了,北伐的时候战事激烈,陈赓发现蒋介石居然在打战间歇打开收音机听上海股市信息,就这么一个细节深深刺激了陈赓,这个人成不了大事。说回宋徽宗,他的人生是个悲剧,他莫名其妙当了皇帝,但他人生的第一兴趣是书画艺术,是这种错位造成了他的悲剧,也是大宋子民的灾难。其实,他最适合做个富贵王爷,艺术是富贵有闲的人才能玩得转的。中国传统的教育其实是贵族教育,琴棋书画占了很大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审美和情趣问题。现代教育是生产教育,教谋生技能预备找个好工作的,艺术就看各人的兴趣爱好了,但将来生产只需要少数科学家操控机器人就能完成,解决全人类的生存问题,剩下的海量人口每天干什么,玩游戏还是玩艺术?这真是个问题,我可能想多了。
就聊到这里,祝夏绥!
弟 传福
2020年7月4日
你好!终于收到你的来信,十分高兴,我知道你很忙,但你所做的这些工作也是为我们写信所准备的,我就更放心了。你估计没有系统地看我给你写的信,你始终担心书的出版结构,这个不需要考虑的,考虑太多,人也累,你自己也累。市场上什么专业的书都有,就是没有我们随性所写的东西,越随意,越自然,读者会越喜欢,我坚信这一点。
疏利民
2020年7月4日星期六
来源:文乡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