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6大问答中,王阳明心学教会你如何做一个优秀管理者,你不能不学!

03#

阳明心学的三大真相

01问:王阳明被认为是儒家的“完人”,既是思想巨匠,又是军事天才,还是一位诗文英杰。他的思想可谓是一个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今天,我们要传习阳明心学,要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刘伟见: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儒家四圣”,《钦定四库全书》称其学问别开生面,事功勋烈高卓,可见其学问造诣与事功实践之结合之典范。可以说,近500年来王阳明是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
学习研究阳明心学的人很多,有些人认为读过他的《传习录》就能一通百通。这是错误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对王阳明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首先要明白三个层次的辨证内容。
首先,阳明心学不是一个横切面,而是一个有渊源的理学体系。他的思想,如同一条大江大河,从孔孟发源、顺流而下。王阳明出身于官宦家庭,生长在富庶的浙江余姚,突然谪贬贵州,住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周围是语言不通的山民。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也是一大觉醒。
就在这种困顿的环境下,王阳明悟道了。他发现自己悟出的内容,跟四书五经的内容完全吻合,他自己知道悟到的是真东西。所以,他的心学不是横空出世,不是截断众流,而是在大的传承体系中、在当时的时代特点里,悟出了一个为往圣继绝学之道。因此,王阳明是“以心印经”。我们今天传习阳明心学,必须回到孔孟之道,必须要有足够的儒学基础。
其次,阳明心学不仅是一个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体系。我们能从中学习到很多,对现实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积极的启发。
再次,阳明心学不仅是外在的实践,更注重内心的修习。他说过“杀山中贼易,杀心中贼难”,“内明之道”才是阳明心学的精髓。

02#

收摄一心的管理实践

02问:很多企业在管理上提倡文化回归,管理者积极学习传统文化,以国学精髓管理企业,有的还特意参加培训班,力图把西方管理学的内容与国学结合起来。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共通共融的地方?你对“中国式管理体系”有何评价?
刘伟见:你说的这些“国学修习”方式现在确实比较流行。但是,我认为,现在所谓的“中国式管理体系”存在三大误区:道理大而化之、实践功利变种、对象挂羊卖狗。
道理大而化之,讲的内容云山雾罩、似是而非。我前面说过,学习王阳明的东西,要有足够深厚的国学基础。古人的学问,从生活出发,最后又回到生活,是有很强的实践性。
实践功利变种,是说这些培训也好、修行也好,多是追求一些外在的、速成的效果。很多管理者,想把阳明心学的精髓拿来就用,做成管理体系,使其立马发挥作用。真正的修行应该心灵在场,最后看你能不能有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而不是功利性地现学现用。
还有一点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没有深入到对象本身,只打着文化的旗号,内里完全不是一回事。是西方管理裁剪中国思想的变种。
再来看西方的管理体系,包括科学管理、人本管理、权变管理、企业文化,教练技术管理等几个发展阶段。当今西方流行教练技术管理,就是一对一地辅导,尊重人权,引导员工内心的积极性。
其实王阳明的心学已经涵盖了这几种模式。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管理之道和西方的管理之道完全可以对接。
03问:王阳明一生经历过多场战争,剿灭地方叛乱、清扫山贼,最有名的就是平定宁王之乱。他出奇制胜,战无不利,一生没有打过败仗,可谓是一流的军事家。这正是得益于他的管理智慧。
刘伟见:是的,王阳明的心学有大智慧,带给现代的企业管理者诸多启示。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管理授权各得其所。王阳明认为,战争胜利的前提就是充分授权,所谓疑者不用、用者不疑。企业管理也是一样,如果授权不充分,事情就没法推动,部下员工举步维艰,名不正言不顺也就事不成。充分授权,解决的是管理的外部环境问题。
所以,王阳明在江西打仗的时候,不断地向皇帝申请决断之权,整个部队都由他来管,充分发挥积极性和机动性。
第二,强调管理者本身的修炼没有止境。王阳明说:“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意思是作为管理者来说,永远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没有一个设定好的标准,不要以为懂了一点就到达了终点。所以,管理不可以有定法,定法不如定心。
第三,如何做到定法不如定心?王阳明建立了一套收摄一心的管理体系,这也是其管理思想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我将其归纳为几句话: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事上勘磨、下学上达。
04问:这些理论听起来似乎都是大道理,却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它们是否与管理的理念、方法、评估、实践、效果逐一对应?
刘伟见:道理虽大,却都能落实在生活之中,建立收摄一心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参透“心即理”。《大学》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王阳明的思想跟孔孟是相通的,他认为,心在不在,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明了世间的理。凡事之所以有价值,都是因为跟你的心有关联。所以理不外心,心具众理。
所以,管理者的心与管理之道要明辨主次,心为为管理之源。这是西方管理学尚未达到的高度。
“致良知”,是办好一件事情的基础。什么是良知?孟子曰,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王阳明、曾国藩本是书生,为何打仗时就成为了军事家?同样,为何有的人很年轻就能成就一番事业,有的人没有从商经历却一举成功?
儒家有个基本的设定:每个人都有良知,只要回到良知的体系之中,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王阳明认为,良知就像太阳,喜、怒、哀、惧、爱、恶、欲,谞之七情就像云彩,云彩并不会湮灭阳光。一旦七情变成了欲望,就会遮蔽良知。勘破这一点,才是真功夫。所以,管理者要发觉自身法则,保证行为不离开本心,不离开本位。
“知行合一”,则是对管理效果的评估。孔子最早就说过知行合一,要把知和行匹配起来,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可见知行体系自古有训。
朱熹认为知易行难,孙中山认为知难行易,皆与时代特点有关。王阳明则认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一个落点。他说:“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所以,心和理、知和行是一回事。
“事上勘磨”,这是管理实践的法则,就是要从事上炼心,成就定心之法。王阳明说,每天遇见的事情,都是养心定心的好机遇,每件事情都在打磨你的心,不要去回避问题。
“下学上达”,是管理本领的修炼。管理者要保证心的归处,不在具体与抽象上游离,不离日常生活本身。

03#

以心修炼成就事业

05问:管理者修炼阳明心学,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升自己,以达到“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事上勘磨、下学上达”的境界?
刘伟见:
第一,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王阳明曾说,人心就像一面镜子,圣人心如明镜,而常人心如昏镜。前人所谓格物,是以镜照物,但是用昏暗的镜子能照出什么东西呢?先生所谓格物,是打磨镜子,使之光亮如初,这样的镜子才能照应万物。因此管理者要先学会把心擦亮。
第二,明善是诚身的功夫。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很容易浮躁,管理者常常处于“身心分裂”的迷失状态,一定要心正身修,做到“身心合一”。
第三,穷理是尽性的功夫。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有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所谓“合乎天道”就是做事要讲道义,不能一味追求利益,要处理好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第四,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管理者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能在下属面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不能在上司面前卑躬屈膝,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包括自己的对手。
第五,博文是约礼的功夫。要从经历各种事情中悟出天理。这个放在我们今天的管理者身上,就是一个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锻炼,要学会从各种事物中学到新知识,领会复杂与简单的管理辩证。
最后,惟精是惟一的功夫。管理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要以不偏不移的务实态度遵循“天道”,化人心入道心,从而守中固善,让企业沿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06问:阳明心学博大精深,在传习心学的过程中,你自己参悟了哪些道理?

刘伟见: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想的确带给我很多启示。

一是拥有外在的东西不意味着今后的成功。王阳明一生曲折,人生充满挑战,处处似安而不安,安在何处,还需自己辨明方向。

二是要学会寻找真正管理人生与事业的学问。王阳明的学问有个转折的过程:泛滥词章,骑射兵法,佛家,道家,最后归于儒。

三是超越人生境界与管理境界。王阳明的人生历经三重境界:华丽富贵、脚踏实地、内心宁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