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联文体的文学性、实用性、谐巧性之轻重
【作者简介】刘可亮,湖南双峰人,就职于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湘潭市楹联家协会学术委主任。潜心对联理论研究十余年,著有对联理论集《无情对论》《对偶破缺论》,领衔主编的《无情对韵》将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其理论专著,皆有填补空白之功,其中《对偶破缺论》首次从“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视角来立论,为传统格律文体尤其是对联理论的科学化、系统化犁出了全新的路子。
论对联文体的文学性、实用性、谐巧性之轻重
刘可亮
科学的价值观在实践中如何落地,也是对联“统一律”要覆盖的。它直接从宏观上把控创作者行为的方向性,尤为重要。
对联“矛盾体系”平衡态之优劣判断,关键看作品体现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准。通常,人们在创作、鉴赏、评判对联时,又把它具化为文学性、实用性、谐巧性三元,来综合判断。
也就是说,文学性、实用性、谐巧性,是对联创作者在处理“矛盾体系”时,都要权衡的三个较宏观的方面,构成三个“子矛盾体系”。既综合看待,又分清三者的轻重之别,是建立科学的“三元价值坐标系”之要旨。科学的“价值坐标系”决定人们对于“矛盾体系”鼎之三足判断的科学性,由此波及众多具体矛盾关系的处理问题,影响创作中的所有取舍行为,在实践中属于经常面对的课题。
“价值坐标系”如果出现不科学的偏侧,则我们即使掌握了运用矛盾分析法处理单一矛盾之道,行为取向依然会出现偏轨现象,不良影响常常是大范围的,不可不高度重视。
一、准确认识对联文体的“三元”
对联的文学性、实用性、谐巧性,是一个文体的特征,与文学类对联、实用类对联、谐巧类对联的风格特点有联系,也有明显的区别。在历史上,人们习惯于模糊这种联系与区别。今天,我们有必要从学术意义的视角,对三元加以认识。
1、对联的文学性
对联除了没有叶韵的限制及独特的二句式结构之外,承袭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全部传统,被人称为“诗中之诗”,自然也具有文学性。
所谓文学性,按照中国古典文学的正统观念,就是指对联以文学性的形象语言来陈事、言志、抒情、写景、说理的特性。一般来说,文学性主要以作品美感的意象存在。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认为“文学的价值……是借助语言这个工具以唤起接受者的美感而实现的。”
对联的文学性,也体现于抒发感情和注重语言形式美。“一切文学,皆是情动”。对联的抒情性也表现为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咏物寓情、咏物言志、直抒胸臆、融情于事和融情于理等都是其常用手法。对联的语言美,主要体现为声律美:抑扬顿挫、婉转回环;藻饰美:辞藻得宜、修饰生动;裁对美:匀整均衡、参差活泼。
诗意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有利于对联文体文学性的凸现。
2、对联的实用性
从对联具有广泛的社会实用性而言,对联被很多理论家认定为一种实用文体,甚至归属于单纯的实用艺术的范畴。这些认识无疑是片面的,不准确的。
一种文体的实用性,是从实用功能角度表现出来的特性。对联深植于生活,比其他格律文体在实用性上表现得更明显一点,却是事实。笔者以为,对联文体的实用性,至少当从三个方面来概括。
①生活功用。如,春联,行业联,题赠联,婚联、寿联、挽联等,主要发挥的就是其生活功用。
②社会致用。联以载道,经世致用。载道,即文章是为了阐述道理,弘扬精神。致用,即以治事、救世为要务。对联作为“有功于社会之文字”,在助力时代功业,加强道德建设,改造价值观和世界观,推进社会进步方面,作出了一种文体的独有贡献。
③心灵妙用。对联艺术作品打动于心灵,不以时空变迁而褪色。或愉悦精神,或陶冶情操;或唤起志向,或震慑邪恶;或烛照人生,或洞彻宇宙……
朴实的文字,杰出的观点,有利于对联文体实用性的凸现。
3、对联的谐巧性
谐,即诙谐,风趣幽默。巧,即恰好,有某种锲合。谐巧性,也是对联文体突出的特性。
谐巧性,是使得对联深入民间,历久不衰的主要特性。据有人考证,在典型的实用类对联诞生之前,典型的谐巧类对联已经有了约七百年的发展延续。这类风格的作品多诞生于文人间机敏巧妙的对答。作者们匠心独运,或巧思妙想,或巧取妙引,或巧撷妙采,作品妙趣横生,脍炙人口。每次对联于沉寂后兴起的时候,谐巧类总是“春风吹又生”冒出的第一茬。互联网出现后,最先兴盛的就是被称为“机巧联”的谐巧类对联。
谐因巧添。对联的谐巧性,又不完全由谐巧类对联所赋予或代言,因为,巧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
①巧的规定动作。凡格律文体都有其固有之巧,对联也不例外。如对仗和平仄方面遵守“对称律”,就是其规定动作。此动作赋予作品“对称美”,就是其巧。合格的对联,无不是巧联。这种基本的巧所蕴涵的趣味性,能唤起人的审美愉悦。
②巧的自选动作。规定动作以外,我们常说的谐巧类对联的“机关”就属于主要的自选动作。其因操作难度的加大而依然能做到恰好,能增添趣味指数,丰富读者的审美愉悦感。
人们对于对联文体的谐巧性的认识,多基于其秀出于“规定动作”的“自选动作”,是不全面的。
巧妙的构思,恰当的锲合,有利于对联文体谐巧性的凸现。
二、建立科学的“三元价值坐标系”
三元不能孤立地看待。它们只能合力存在于一个系统,互有对立统一的关系。每一元的凸现,都与其他两元密切相关,没有其他两元的支撑和衬托,该特性也无法显现出来。
故所以,每一成功的对联作品都同时具备文学性、实用性、谐巧性,只是比例不同而已。当某一特性突出时,人们就把该作品归为某一类作品,因此有了文学类对联、实用型对联、机巧联之分。
不同风格的作品,三元占的权重是不同的,但其各种比例关系的存在,都可能是合理的。这是为什么呢?又如何分轻重呢?
1、从“矛盾体系”看三元
前面论到,对联创作,就是处理一个由诸矛盾交织而成的“矛盾体系”。既要处理好单一矛盾的平衡关系,又要处理好矛盾与矛盾之间的关系,更要处理好整个“矛盾体系”的平衡。
“矛盾体系”平衡态质量怎么样?如何进一步优化?这时,创作者从追求整体效果出发,考虑作品的文学性、实用性、谐巧性的选择和调整,相当于将“矛盾体系”这一头乱发织成三条辫子,按三个“子体系”来处理。根据作品的定位,他要决定主要突出哪一特性,最不需要突出的是哪一特性,并通过调整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比例。他的一切调整行为,服务于整体效果,必须具备宏观视野、辨证思维、系统观念,使每一比例的存在都是系统中的合理因素。
对联的文学性、实用性、谐巧性,就是“矛盾体系”平衡后某一“矛盾子系统”反映于作品身上的特性。每一元都可能突出,其突出不是孤立的,而是基于其他两元的对立与支撑,基于整个系统的平衡态是优化的。
每一种合理的“一元”突出,作品都可能是优秀的,只有风格归属不同。
2、准确认识三元的定位
于整个对联作品的气象而言,三元扮演的角色还是有区别。
①实用性为灵魂。一件作品如果写出来用处不大,不是摆设,就近废物。对联的实用性,主要由依附于主题思想来凸现。传递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观点是作品的主心骨,是灵魂。观点越杰出,其生活功用、社会致用、心灵妙用就越能发挥。当然,作品的其他特色,也从不同角度增益于实用性。
一个灵魂高贵,在大众中产生很强“正能量”的人,即使气色不好,衣着随意,也能让人觉得高大而仰视之。联作亦然。
②文学性为气质。气质,风范模样。气质佳,于人体现于一种由内而外的魅力和修养。亲切自然、温文尔雅,大方得体,则易得到认同和赞许。如故作高深,过于妖冶,或庸俗粗鄙,则难以合群,甚至令人不肯亲近,甚至讨厌。对联的文学性也如此,重点管作品的气质。
③谐巧性为衣饰。平仄、对仗等“巧的规定动作”,是对联区别于其他格律文体的着装。联律放宽,少了恰当的衣服、裤子多半不妥,不要联律的裸奔更不行。如果有不当和不协调,则如同衣冠不整,扣子不齐,拉链不拉。当然,穿得太严谨太死板,甚至如同套中人,也不合适。
机关等“巧的自选动作”则如同人的首饰,有佩戴得体与不得体之别。戴多戴少有学问,不戴也没关系。
3、在矛盾处理中把握三元的轻重关系
三条辫子都重要,怎么样梳、织才协调呢?在处理“矛盾体系”的平衡态时,对于三元轻重的把握要做到科学,关键在分清楚一对对矛盾的主与次关系,并按矛盾分析法来处理。
在创作实践中,三元总是鼎立为“矛盾体系”,很可能两两成为尖锐的矛盾,成为创作者要重点处理的问题。当这种尖锐的矛盾出现时,一般遵循以下处理原则。
①实用性>文学性。文学性偏重赋予作品文雅的气质;实用性偏重强调素朴的风格。这对矛盾,“突出实用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这关系到受众面大小的问题。惟有雅俗共赏,才更容易极大限度地发挥作品的实用性。当二者矛盾尖锐时,“突出文学性”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一般应做适当让步。让步的底线就是:坚守诗家语的风骨,保证通俗而不庸俗。“俗中见雅”是比较常见的审美选择。素面朝天而格调不减,有时还被认为是最佳的选择。过于追求文学性,弄得受众面很窄,则属于舍本逐末。
②实用性>谐巧性。流畅、准确地向读者表意,传达信息,是保证实用性的基本要求。面对观众,固然要注意衣饰合体(基本的律要尽量遵守),但为了某一实用性的突出,必要时,可以不拘小节。所谓“律不压意”,就点明了这对矛盾的主次关系。至于“巧的自选动作”,则更加可以退让于实用性。首饰,能得体佩戴时当然可用之,但有损整体形象时,首当其冲要考虑放弃。
③文学性>谐巧性。道理很简单,气质比衣饰更重要。为了句子的文学性方面的质量,且不说巧点和机关可以放弃,连规定动作中的对仗和平仄方面可以有一定幅度的对称性破缺,而且破缺空间还比较宽松。句子整体质量越高,越有特色,就越能任性。当然,任性也有底线:整体对称度应保持在下限与上限构成的合理区间之内。
综上所述,实用性>文学性>谐巧性。着眼于整体效果的突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在对联评价与赏析中,“价值天平”失衡的情况很常见。为更清晰地说理,笔者有这样的比喻:如果对联价值天平也配一“砝码盒”的话,应当这样配置:
思想内涵:900克
实用性:70克
文学性:20克
谐巧性:10克
人们纠结已久之平仄对仗,不过时在谐巧性的10克中通常占大头而已;人们过于重视之文学性,不过20克分量之末事而已。世之舍本逐末而不能自拔者,不知凡几。《红楼梦》借林黛玉之口,于此早有高论: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规矩,竟是没事的,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
4、三维分析法
综合上面的分析和论述,对联的“三元”如果进行赋值评价,有利于实践。假设谐巧性指数、文学性指数、实用性指数三个维度均按0-10分的标准来赋值,那么在实践中,我们创作、鉴赏、评判对联作品时,应当有以下基本法度。
①三个维度皆求高分
从单一维度来说,当然是分数越高越圆满。创作中,三个维度合理求高分是人们的常见价值取向。
谐巧性指数:巧的规定动作完成出色,整体对称度高分,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巧妙的机关,则赋值更高;
文学性指数:营造的诗家语“美的意象”越突出,则赋值越高;
实用性指数:在生活功用、社会致用、心灵妙用方面的效果越突出,则赋值越高。如:
昆明大观楼孙髯翁联:谐巧性指数8分、文学性指数10分、实用性指数9分
现实是,三个维度同时接近10分的对联几乎没有。因为,对联创作牵一发则动全身,各种矛盾最终会集中为赋意与求巧的矛盾、求文雅与远离读者的矛盾等,必须辨证地去处理矛盾,才有利于凸现作品的整体艺术性。
②优秀作品的维度变化
混沌态的某种有序,才是优秀艺术作品存在的常态。同样,从整个对联作品来说,三个维度的合理搭配,是常态。根据其轻重关系,常态有如下维度变化特点:
⑴实用性指数保高分。在三个维度中,毫无疑问,实用性指数求最高分,是第一选择。要尽可能赋作品以“深深锲入生活,跨越时空也能打动人心,发挥社会功用”的特质。
⑵文学性指数保良好。在保证实用性高分的前提下,文学性指数能求得很高赋值固然很好。一般来说,为追求文学性,艳丽、晦涩的语言,深奥、生僻的典故是作品贴近读者的大敌,故选择质朴的诗家语反而是比较理想的。为此而选择分值在6-9分之间,是常态。如: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陈大纲题岳阳楼)
谐巧性指数7分、文学性指数7分、实用性指数10分
⑶谐巧性指数保底线:如果实用性指数和文学性指数有了保证,谐巧性指数能高则高,不能高则绝不勉强。也就是说,不便利设机关类巧点,则坚决舍弃;平仄、对仗的“规定动作”不方便拿高分,则该破缺的地方破缺,只要保证整体对称度一般在61.8%以上就行。一旦跌破61.8%的审美愉悦底线,甚至直奔38.2%的理论底线而去,则要保证前两项指数至少有一项是非常杰出的,即接近满分。如
湖山具有英雄气
莺花合是美人魂(彭玉麟题胜棋楼联局部)
平仄安排大大跌破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常见审美底线,但其文学性指数10分、实用性指数9分,故能稳稳立足。
③不合理的维度搭配
不太成功,或价值不大的作品,一般都是在这三个维度的赋值选择上存在不合理的行为。
比如,网络机巧联,整体给人的印象就是“斧凿类”作品泛滥,合格品有限,优良品稀少。大量不合格的机巧联,本质上是为了追求谐巧性指数的高分,而未能保证另两个维度指数在及格线以上。
又如,经常被人讽为“风花雪月”的联作,其弊病在于只注重文学性指数较高,而缺少恰当的实用性指数的支撑。
类似的不合理搭配,泛滥到成为现象的情况,还有许多。要扭转这些现象,理论界首先要担起责任来。
三、当今对联复兴期“不科学倾向”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对联文体迎来复兴期。人们于对联“三元”的轻重判断,依然未形成统一的“价值坐标系”。有些不科学的倾向性,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由于阶段的局限性,或由于某些人物、平台或特定因素的导向,产生的影响还颇大,并不利于对联文体的科学发展。这里重点分析两个不科学的倾向。
1、纠缠于固守谐巧性中的规定动作
平仄和对仗,是“巧的规定动作”。以“高对称度”为追求的核心价值观,是当今联界的主要面貌。现行《联律通则》,就是这种纠缠状态的集中反映。
如今依然有很大负面影响的“两个一致论”,就是严格规定必须把衣服穿得非常对称、整洁。左边有一个口袋,右边必须做一个一样的口袋;左边有一一排扣子,右边必须有一排对应的扣子;左边绣朵花,右边对应位置也得绣朵对称的花。行路时,两肩必须要平,左手插口袋,右手也得插口袋,双腿只能并着跳着走。可是,人家老百姓不干。而今的《联律通则》依然强调“两个尽量一致”,如同要求人们统一保持军人着装正步走的姿势。老百姓依然不干。
只有建立并准确把握了“三元价值坐标系”,我们才知道平仄和对仗在整个对联创作取舍中所处的地位,才明白“衣着得体”与“不拘小节”之间的辨证法。
希望“统一律”的进一步科学化,能促进联界这一价值取向的纠偏。
2、过于强调文学性的突出地位
或揪心于传统文化的断层与青黄不接,或痛心于对联文体地位还不牢靠,或醉心于诗家语的诗情画意,最近,联界,尤其是网络对联的对句版块和成联版块忽然又无比重视起文学性来。
这种重视是有必要的,但过于强调对联文学性的突出地位,则容易走向新的极端。
①突出诗意而淡化实用功能。诗味醇,风格雅、意境佳,总有人认为,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代言作为文体的对联。认为这样的对联比其他风格的对联档次高,尤其鄙视机巧联,把它定位为对联的低层次。在评比中,这样风格的作品,总能获得额外的印象加分。基于这一认识,人们把本属于“作品的风格”问题溺爱为“特色指标”了,以为作品只要达到诗家语的层次,就已经颇成功了,反而大大淡化了在手法、角度、观点等方面求特色的意识和动力。更有甚者,陶醉于诗家语而逐渐与时代与生活脱节。于是乎,热忠于施“文学的艳妆”者,不乏其人。风花雪月,堆积如山。
②强调复古而过于远离大众。复古的重心如果在合理地复古诗古文笔法之味,则很有其现实意义。然而,时下又有一种不好的倾向:以用典、化典为能事。有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以为同等质量下,有典的联作高于无典,且密度越大越高明。有典的作品,也总能获得额外的印象加分。更有以腹笥深浅等同于创作水平高低者。谁文史知识丰富,背的典故多,谁就牛气,一般的对联爱好者面对他们就要矮一截。于是乎,诠典、背典、用典、化典成为时尚,作品不但越来越远离读者,而且消化不良,吃进桑叶吐出碎桑叶而不是丝的现象非常普遍。
诚然,我们并不反对少数人基于整理、著述等特殊需要,钻之弥深,但即使于对联创作,腹笥深也只代表积累更厚实。对联创作水平之高低,关键在识见。不用一典,而识见高超,堪为他年之典,才是最高明的。当然,作者有本事能充分消化典故,化成自己的识见吐出来,成为作品的杰出观点,那也是另一种高明。理论上,这种作品当是稀有品,不可能如今日多如牛毛而大多能获好评。
以上不科学的倾向性,本质上属于没分清楚三元之间矛盾的主次关系,有必要纠正,并通过科学的引导,形成健康的创作取向。
对联作为文学体裁,其文学地位凸显之日,当是“联合为时而作”明显形成气候之时。
“联合为时而作”形成气候的标志当是:作者群体更注重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作品更重视反映时代,反映社会,反映生活;大量优秀的作品能在发挥生活功用、社会致用、心灵妙用方面效用突出,出现一批传世经典。
(本文摘自《对偶破缺论》一书)
本期编辑 陈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