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走路锻炼的人,5个好处不请自来

一、研究:走路延长老人的寿命

走路,一件看似很简单的小事,却和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5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的一项研究为走路有益健康添加了新的证据。该研究发现,不论是连续长时间的走路,还是短时间走路,只要步数增加就能让死亡风险降低。

在调整其它影响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不论是连续长时间走路还是短暂走路,均与死亡风险降低相关;并且随着步数的增加,死亡风险逐渐降低。数据表明,与走路0-3200步的人相比,其他人群的死亡风险下降更多:

·走3200-4260步,死亡风险降低37%;

·走4260-5440步,死亡风险降低40%;

·走5440-9100步,死亡风险降低46%;

研究人员Christopher博士表示,在可穿戴设备的帮助下,许多研究都发现,任何类型的运动都比久坐不动好。

不管是长时间走路还是短暂走路,只要动起来都对健康有益处。具体来看,这项简单的运动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哪些好处呢?

1、灵活大脑

人的大脑区域分为两侧,分别支配对侧的身体,经常运动可以让大脑的相关皮层有所反应,也可以让运动控制神经更加发达。在走路过程中,双腿交叉前行、双臂交叉摆动,可以让左右大脑均衡发展,灵活大脑。

2、防治高脂血症

走路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脂水平,通过运动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是每个医生都会给患者的建议,这有利于增强动脉血管壁的弹性,缓解血管硬化,同时增加血浆纤维蛋白活性,对于保障血流畅通、增强自主神经系统都有极大好处。

3、增强心脏功能

经常走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心脏供血充足,也可以帮助增强心脏功能,让心脏壁增厚,从而降低突发心血管疾病风险。

4、稳定血压

多项运动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除了需要每天服用降压药,也可以通过运动来辅助降低、稳定血压,包括耐力运动和抵抗运动。高血压的诊治指南指出,患者应该在吃药的基础上通过锻炼来控制血压,而不是只靠运动来降压。

5、愉悦身心

研究发现,每周接触大自然超过120分钟的人,与一周都不出门的人相比,可能会更健康、更幸福,心态更放松。当你置身户外,行走于大自然中,新鲜的空气和周围的美景能够让人产生非常愉悦的感受,甚至对治疗忧郁症有一定的效果。

三、走路不对,伤腰伤腿

步行运动虽是最常见、最容易执行的运动,但如果用了错误的姿势和方法,一样会伤及腿脚。走路也要“得宜”,下面一起来看看,如何科学地走路。

·正确的走路姿势

走路时背、腰挺起,挺胸抬头,双脚朝向行走的方向,每一步都要用脚掌发力,让全身的肌肉尽可能地参与进来,有一种把人弹起来的感觉。摆臂幅度要适当,保持平衡。

·正确的时长、强度

每天步行的时间最好能固定,不空腹运动或吃饱就动,天气晴朗,阳光、温度和湿度适宜时走路最佳,建议选择上午9~10点或者下午4~6点。

走路时以中速行走(90-120步/分)为宜,走太慢达不到有氧出汗的效果,太快又容易磨损关节。每天运动30分钟(不包括运动前和运动后的热身)左右,就能达到健康和降低慢性疾病风险的目的。

·要一口气走完!

想要达到改善体质的目的,最好有一个连续运动的过程,而不是上下楼走几步、办公室里走几步、上下班走几步,这样断断续续地走路,效果很微弱,建议选择一段时间专门用来走路。

中老年人步行锻炼,除了注意走路姿势和走路强度,也要注意穿一双舒适的鞋子。舒适、透气、头部较宽松、弹性和缓冲能力较好的运动鞋,可以避免引起足弓和足趾受伤,减少运动后带来的伤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