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活着,就离不开心阳!心阳虚什么样?怎么调?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症候学》、《中医诊断学》、《腧穴证治学》、《中医基础理论》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
列位看官,话说这天地之间,自是人海茫茫。我们这一生,为了名,为了利,为了父母,为了孩子,为了事业,为了金钱,不停地东奔西走,不住地劳苦奔波。
图什么?不知道。人活着的终极意义,连哲学家们都无法完全解读,我等凡夫俗子就更不要操心了。
但是,人活着,靠的是什么,却值得你我仔细思量。
人活着靠什么?靠饭,靠水,靠空气?这些固然缺一不可,但到底不是我们讨论医道时的着眼点。我们研究岐黄之道,细寻杏林之韵,总要把目光看得深远而透彻才是。
在这里,本订阅号和您聊一个观点。这就是,人活着,靠的是心阳,即我们心中的阳气。天地茫茫,人之大宝,只此一息心阳!
为什么这么说?心,主血脉。血液的生成,气血在经脉里的流动,都离不开心的鼓动。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藏神,古人称之为君主之官。心神不安,则五脏六腑皆摇。心脏有问题的人,身体的衰老会加速进行。心,主人的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无不是先动于心,而应于五脏。心主人之大欲。我们人作为天地之灵,有思想,有感情,有劳动的技能,可以创造文明,无不是心的功劳。
所以,毫不客气地说,心作为人一身之主,不仅维系着人的生命,也推动者人类文明的进展。
好。您记住——心的所有这些推动的、振奋的、向上的、温煦功能发挥,中医学用一个词来概括,这就是心阳。也就是说,有了心阳,就意味着心功能的正常行使。没了心阳,心脏就是一块死肉,毫无意义、一文不值。
但是,恰如油灯不得久明,我们的心阳也会慢慢的削弱。人生的末年,并非体现为枯落的头发、褶皱的皮肤,或者是僵硬的关节,而是那越来越衰微的心阳。
心阳不足的人会怎样?这里给您科普一下。
1,总是心悸心慌,自我感觉心脏跳动不规律,心脏在“翻跟头”或则“往下掉”。这个种情况,是因为心阳不足,心跳乏力,心鼓动失常所致。心律失常患者有不少属于此证。
2,胸闷、憋气,总觉得上不来气。这是心阳亏虚、胸阳不展所致。心中的阳气不能支持我们正常呼吸、运行气血,所以我们就胸闷、憋气。
3,心胸部位闷痛。心阳不足,心气心血郁滞,不通则痛,所以我们就会闷痛之感。
4,四肢发凉,畏寒怕冷。心为阳脏,乃是阳中之阳。心阳衰微,意味着一身的阳气不足。您想想,作为君主,是不是得举全国之力奉养?所以我们身上的阳气,要优先给心来使用。心阳不足,说明一身的阳气真的不足了,连心都无法供给了。一身阳气不足,则无法行使温煦之能,所以我们手脚发凉,全身畏寒怕冷。
5,容易冒大汗。阳气,有收摄津液、固摄肌表之能。心阳虚,则津液失固,化汗而出。
6,颜面苍白。我们的头部,为阳气之会。心阳不足,阳气不能上濡头面,于是面色苍白、气血亏虚,面无血色。
前面这六个症候,前四个是必须同时具备的,才可以辩证为心阳虚。
什么样的人容易出现这种心阳不足的症状呢?主要见于三类人。首先就是心律不齐的人。这类人总是感觉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其次就是心脏病、心绞痛患者。这类人中医称之为胸痹、心痹之人。这类人往往会心阳不足。再次就是久病年高之人,他们素体虚劳,也容易心阳虚衰。现代医学里面所说的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肌炎、神经衰弱等病症,其患者都可以见到心阳虚弱之侯。
也许有人会问了,心阳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就会一点一点不足呢?原因有很多。比如肾阳不足者,日久往往导致心阳不足。心气不足者,接着往下发展,就是心阳亏虚。脾虚湿盛者,阴邪内聚,可以伤害心阳。久病伤身者,心阳为之受累。如果一个人心中阴血不足,阴损及阳,也会导致心阳虚衰。
总而言之,心阳,恰如人身之火苗。它是明亮而脆弱的。真有个风吹草动,它是可以轻易被熄灭的。
那么,心阳不足的人,怎么办?医家往往药用桂枝、甘草、人参、黄芪、肉桂、炙甘草之属。比如说心悸证属心阳虚的,用桂枝10克,甘草1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其中桂枝和甘草温补心阳,龙骨牡蛎安神定悸。在调治的过程中,要辨证施治,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病因而派兵遣将。
我们普通人怎么办呢?告诉您,用穴位。我们来艾灸心俞穴、厥阴俞、关元穴就可以。心俞穴,可以助心阳、益心气。厥阴俞为心包经之背俞穴,可以温补心阳、疏通心脉。关元穴为元阳之所在,艾灸之可以培元固本,补益元阳。这些穴位,我们每天艾灸,每个穴位15分钟,那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太大好处的。
好了。文说到这里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