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读书的5项修炼
如何读好一本书?儒家经典《中庸》,简洁精彩地论述了“读好一本书”五个维度的系统思考。
《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此,且让我对《中庸》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5个方面的读书修行要求进行拆解。
1.博学之。所谓的博学,顾名思义,就是从内容方面要广博,也包括渠道方面的多样化。读书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但绝不是学习的全部。我们需要学会读有字的书,更要学会读无字的书。
关于读无字的书,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观察生活,另外一个方面是向他人学习。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这也就意味着读书、游学、交友、听老师指导等渠道,这些都是学习的重要途径;在今天,向同事学习,特别是向客户学习,成为商业竞争的不二法门。谁向客户学得更认真,学得更好,能更了解客户,谁就能更能好地生产出满足客户的需要到了产品,谁也就掌握了商业竞争获胜的钥匙。
学会读无字书,多样化、多渠道的学习,能帮助我们触类旁通,更好地把握机会。
关于读有字书,重点就是主题阅读下的变速读书。
所谓主题阅读,就是把某个主题的书,都进行读书。
过去的35年,我读书过不少有价值的主题。比如2015年起,我要想提高做笔记的能力,那我就把国内国外所有能够找到的做笔记方法的书都找来进行读书。当我想提高演讲表达能力,那就把演讲表达能力领域最好的书,都找来认真读书。主题阅读的方法,其实是所有专家都会采用的读书方法。
某个主题里面的书的数量也许不少,比如我参考的方格笔记书籍就有几十本。做好主题阅读,需要把快速阅读与慢速精读结合起来,兼具读书的广度与深度。
正如古人所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博学之,也就是把读有字书和无字书结合起来,将拓展眼界、丰富知识、提升能力结合起来,不但要向书学,更要向事学、向人学,不断开拓学习的渠道和方式。
2.审问之。所谓审问之,也就是谨慎、严谨地提问。做学问最基本的技巧,就是要学会提问。《论语》中记载,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也就是不断地提问。孔圣人“每事问”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仿效。
审问之,就是要边行动、边读书、边提问。带着现实中的问题来读书,通过读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行动来验证书中的知识,通过行动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地在读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如此循环往复。
提问是读书核心技巧之一,举个例子来说,当我还不了解方格笔记的时候,为了更快更好地学好方格笔记,快速地进入方格笔记领域的门径,我主动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如下:
- 为什么说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
- 方格笔记与传统笔记,到底有什么优势?
- 为什么方格笔记能够帮助企业加快人才培养的效率?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读书,力图从上百本笔记、思维主题的好书中,寻找解答这些问题的线索。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我逐渐建构出自己的方格笔记体系。
读书必须过笔,这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的学规,这是岳麓书院对书院学子在“慎思”方面的硬性规定,值得我们读书时仿效。
除了自己主动提问,我平时也鼓励学员向我提问。鼓励他人提问,是帮助自己进步的巧办法,通过组织语音,在帮助学员答疑解惑的同时,自己通常也能受益匪浅。学员所提问的问题,往往是促成自己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的契机。
3.慎思之。所谓慎思,也就是读书时要谨慎、深入的思考,对内容进行深思熟虑,反复咀嚼。“慎思”的基本要求是做笔记。培养自己输出知识的习惯,是进阶要求。
比如读书技巧方面,我在梳理自己的读书经验的基础上,也会读书所有能找到的关于读书方面的经典,边读书,边实践,边总结,边笔记和写作,这样在深度思考基础上,有输出的读书,效率更好,而且为创造价值提供了基础。
4.明辨之。所谓明辨,就是要形成自己的判断力。什么书该买,什么书该读,书该怎么读?针对自己的读书目标,选择不同的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读书。不同的书,分配不同的时间、精力来进行读书,才能获得最大化的收益的读书方法。通过不断的读书练习,逐渐形成自己对书的判断力,也会养成对生活中的事和人更精准的判断力。
5.笃行之。所谓笃行,就要坚决果敢地行动。我们学到的知识是不是“真知识”?我们设想的行动方案是否符合现实情况?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行动来进行检验。
知识需要检验,知识需要行动,知识需要被证实或证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们常说,知易而行难。行动是读书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成年人来说,行动才是读书能创造价值的环节,因此也是读书最重要的环节,笃行之就是读书五个环节中压轴的环节。
成年人读好一本书的过程,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但本质上它是一个行动的问题。成年人需要运用书中学得的知识,通过行动来解决问题,通过行动来创造价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经过五个环环相扣的读书方法修炼,帮助我们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
知行合一,应该是每个人读书和实践能达到的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