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钟短片揭露“中产教育”之痛:家长无知,孩子无望

或许,从没有哪个时代的家长,比今天的家长更焦虑;也从没有哪个时代的孩子,比今天的孩子更辛苦。

在中国,有千千万个中产家庭为孩子的教育而发愁。

这些父母深知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在那个「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引自纪伯伦诗句)里,孩子的生活品质如何,牵动着许多父母的内心。

显然,「学习」可以为孩子增加筹码、可以让父母安心,所以,「让孩子好好学习」依然是父母们的首选之路。

然而,在这条路上,许多家长充满了无知,而我们的孩子,也渐渐无望。

以「教育」之名

行「剥夺」之事

《Alike》是一部来自西班牙的动画短片,全片时长只有 8 分钟,且没有一句台词,却凭借深刻的内涵,在国际上获得了 117 项大奖提名,并斩获 64 项大奖。

短片一开始,蓝先生就在往书包里装书,每装一本,书包就会变大一点。

然后,蓝先生的儿子小黄跑了出来,蓝先生趁其不备,把书包准确无误的套在小黄身上,就像给孩子套上了「小夹板」。

小黄站起来,可书包的重量让孩子的重心偏移,小黄明显站不稳。

过于沉重的书包,像极了教育内卷,但成年人也处在社会的内卷之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似乎我们也只能更努力。

来到街上,到处是黑白灰色的人群和车流,城市里没有一丝生机。

就在这时,小黄看见了街心的一个草坪上,绿油油的小草、一颗火红的大树,树下站着一个醉心于拉小提琴的年轻人。

小黄被这一幕吸引了,他痴痴地望着小提琴手。

这时,蓝先生用书包挡住小黄的视线,催他上学。

小黄走进学校,蓝先生走进公司,父子俩一天的「工作」就此展开。

来到学校,小黄愉快的画了一幅小提琴手的图画,可是老师冷漠的将画拿走,把习题指给小黄。

同一时间,蓝先生到达办公室,他将公文包里的文件放到桌上,此时,一位同事又搬来厚厚一摞文件,而这摞文件,直接将蓝先生的身上的「蓝色」变没了。

变成灰色的蓝先生,随着机械的打字,腰板也渐渐弯了。

直到指针指向下班时间,蓝先生冲出办公室,到校门口等待小黄。

小黄看见爸爸也很兴奋,他扑到蓝先生的怀里,顿时,蓝先生的蓝色又回来了。

片子里的「颜色」代表「活力」。

小黄显然是全片里,最有「活力」的一个,蓝先生每天在工作时都会变成「灰色」的,他需要和小黄拥抱,才能恢复自己的「颜色」。

然而,就在时光日复一日的流逝中,小黄渐渐收起了对小提琴的向往,他越来越不喜欢学校,但早已经学会主动伸出胳膊,迎接爸爸给他的书包。

放学的时候,小黄不再欢乐的奔向蓝先生,蓝先生也无法像以前一样立即恢复「颜色」了。

再后来,小黄的拥抱也无法使蓝先生恢复「颜色」了,小黄自己身上的「黄色」,也渐渐变得暗淡。

此时的蓝先生方才意识到,也许将来,他的小黄也会失去自己的「颜色」。

终于,蓝先动提出带小黄去找那个红色大树下的小提琴手。

影片的结尾,蓝先生与小黄都找回了曾经的「颜色」,而旁边走过一对「灰色」的父子,孩子带着大大的眼镜,体态显得疲惫不堪,后面跟着同样疲惫不堪的父亲。

这部大洋彼岸的短片告诉我们,也许全世界,都充满了焦虑的父母。

虽然现在上学更容易了,但是升学的压力更大了,面对这份巨大的压力,似乎只有让孩子拼命学习,才能有更好的机会。

但是,拼命学习真的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未来吗?如果用强制的方式命令孩子,会不会适得其反?

然而,焦虑之下的家长,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放下「功利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才会开始

在短片《Alike》中,蓝先生对小黄的方式,其实就是当下无数个中产家庭的教育缩影。

这些父母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都认为学习很重要,因为自己今天取得的成绩,就是用学习换来的。

同时,他们会对当今的教育存有一些质疑,会对新式教育怀有一丝向往。

但他们自己就是,即享受了教育带来的「福利」,又被其「制约」的一代人。

图片来源:电影《全城高考》

他们受限于自身经济情况,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也只能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普通的学校,让孩子成为「普娃」。

这就是当下大多数孩子所接受的教育。

作为家长,我们在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学校教育只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如果只关注学校的教育而忽略孩子的心灵成长,一定会有害无益。

新学期伊始,女儿每天早上都会说几句「不想上学」,但她自己也知道——学,还是得上的。

昨天放学时,听到一位家长聊天说,她们家的孩子,在开学前一天的晚上还哭了一场,原因就是不想上学。

其实,无论在哪,「不想上学」的孩子真的很多。但他们也只能像短片里的小黄一样,无奈的背上书包。

图片来源:电视剧《继母与女儿的蓝调》

但是,教育不该以剥夺孩子的生命力为代价。

「普娃」们所接受的「中产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它能轻易的扼杀孩子的生命力。

记得一位很优秀的语文老师曾经说过:

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育的终极关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

因为,能决定孩子一生走向的,是精神高度,而不是学习成绩。

然而我们一直以来,都不去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却只想把「有用」的东西给孩子。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比如当孩子成绩不理想了,我们就会用补课的方法,殊不知,我们认为的「有用」,对孩子来说,却是「无效」的。

因为这时候,孩子对那些补课的内容,根本提不起兴趣,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

或者如果你运气好,通过各种补课,孩子成绩提上去了,但孩子也仅仅是只有一个成绩。

但这时候,孩子的精神世界,多半是空虚的。

就像有句话所说的:你剪掉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

当孩子失去活力,开始对生活缺少热情时,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无用之功。

在《Alike》的结尾,蓝先生放下了「功利」,小黄又重新拥有了活力,此时,真正对孩子有益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爱孩子

就请陪TA一起成长

《Alike》这部短片,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相似」。

确实,我们的孩子,总是和我们相似的。

樊登老师就曾说过,孩子就像是父母的「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那么一定是「原件」出了问题。

事实上,学习从来不应该是一件让孩子痛苦不堪的事情,真正让孩子反感的,是成年人的教育方式。

然而,有多少家长,愿意去花时间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呢?

图片来源: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前几天,我带着女儿去水上乐园玩,她在那里结交了一个会游泳的小伙伴,女儿起了兴致,让我教她游泳。

于是,只懂一点皮毛的我,开始尝试教女儿游泳。

我们在浅水区练了近两个小时,从套着游泳圈练习动作,到学习在水里憋气,到摘下泳圈试着将动作和呼吸结合起来,结果,女儿居然能游起来了。

这期间,女儿失败了很多次,但是,她却一点都没有退缩。

这真的一点都不像那个,在家里做题做不上来就放弃的她。

后来我开始反思,学游泳也很费力,为什么女儿没有畏难和厌烦的情绪,反而越挫越勇呢?

其实,无论学习什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以前在教育孩子方面做的许多努力,都是在给孩子「帮倒忙」。

孩子厌烦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我们的教养方式。

图片来源:电视剧《母亲》

对比女儿学游泳和学功课,我的态度可谓迥然不同:

我从来没有希望孩子能会游泳,所以也不会给孩子压力,她失败时,我给的全是鼓励。

孩子在我这里得到的,全都是正向的反馈。

可是,我却每天催促孩子学习,当她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会很严厉的批评她,这怎么能让她喜欢学习呢?

这就是因为我对孩子有所期望,但却没有顺应孩子的心理,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严肃制止,而孩子在其中体验到的,只有挫败。

心理学认为,当人们不得不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时,就容易变得「麻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