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加林:火盆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从冬至开始,季节已经进入了冬天。现在的冬天总感觉不是很冷,远没有四十年前我儿时的冬天那样冰天雪地。
小的时候,天气似乎特别的寒冷,那时刚进腊月里,就会呵气成霜。每年的冬天,总会有几场大雪铺天盖地。屋檐下的冻溜溜都有一两米长,河水结冰可以达一尺多厚,积雪几十天也不会融化的,整个冬季,我们是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生活的。河水结冰时,大人小孩都可以从河这边走到河那边;村里村外,到处都是白雪茫茫,足足有成年人膝盖深。那个时侯,大家都非常贫穷,整个村庄几乎没有人家能生起炭火。家家户户大多靠火盆取暖。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出生在苏北泗洪一个偏僻的小村庄,过着大集体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家家户户都过着清贫如洗的生活。那时候的冬天那才叫冬天,尤其是奇冷无比的乡村,凛冽的寒风几乎能把人的耳朵刮掉,孩子们的手脚冻得像猫咬似得。一到冬天,乡村孩子们除了上学大都窝在家里,土墙草屋子里就像雪窖般清冷。上学的娃们没有几个手脚、耳朵不被冻成冻疮,太阳出来后发痒发痛,冻疮司空见惯,并连年累犯。
记得小时候,还没有进入冬天,母亲就早早地从草垛里掏一些麦草或稻草铺在床上,稻草上放一张已经修补几次的芦席,然后再芦席上铺一条破旧的毯子,就这样度过一年又一年的冬天。那时的农家,家家都有个泥火盆,黑不溜秋,敦敦实实,土里土气。在严冬里,火盆给贫穷的农家生活增添了温暖,给穷苦的孩子们增添了无尽的乐趣。
严冬时节,家长们为了取暖,都会早早把家中的窗户用塑料布牢牢用钉子钉死,再用草帘挂在门上;茅屋里再放上一个泥火盆,烧得红旺旺的,任凭屋外东西南北风怎么刮,屋子里还是很温暖的。乡村邻居串门是常事,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会把泥火盆推过去,热情的拉过客人,“快,快来烤烤火,取取暖吧!”乡村人的热情和泥火盆一样热。
在火盆里生火,我们地方俗语叫“烤火盆”。想把火盆生起火来,还是有几分讲究,不懂技巧是不行的。儿时的老家那里没有木炭,大多都是用玉米瓤或木柴生火。儿时的我,笨拙的很,总是把玉米瓤压满火盆,倒一点点煤油,划根火柴扔进去点着,结果呢,火焰在上面燃烧完了,玉米瓤还是没有点着。父亲看到后就会教我如何生火:“刚开始生火,要少放一点玉米瓤,待着火后慢慢增加玉米瓤,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要善心,火要空心’。其意就是:'人要有善心才能立身处世,柴火要架空才能烧得旺盛。’父亲用木条不经意地拨弄几下,火盆里的玉米瓤火焰烧的老高。
火盆,对农家孩子来说,就是“聚宝盆”,冬日里,几个小朋友围坐在“火盆”周围写作业,有时候一边烤火,一边听大人讲故事,那时听的故事最多的就是《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杨家将》等。晚上,有时候不做饭,母亲就会从地窖里拿几个山芋或是土豆埋在火盆里烧。有一次,隔壁邻居家的胖三嘴急,没等山芋烧熟,就把半生不熟的山芋从火盆里取出来,一边用手捏一边说:“山芋,山芋,快到我的嘴里来。”胖三火急火燎地拨了外面的烤糊的皮,热气腾腾,咬上一口,真是无比的香甜。吃完后,忘记手上的黑灰,把脸摸成大花脸,惹得大家眼泪都笑出来了。
夜晚,父亲为了火盆能够整夜取暖,通常在睡觉前,用麦糠把火盆压的紧紧的,使它变得结实,以便延长燃烧的时间。夜里的火盆里的火是暗火,藏在盆内燃烧。
冬日的早晨,孩子们在被窝里总是不愿起来,这时,妈妈总是把衣裤放在火盆上烤一烤,再给孩子们穿。在农村,火盆有好多用处,谁家有刚生的小孩,火盆经常烤尿布,顽皮的孩子玩雪把衣服弄湿了,在没有太阳时,火盆就是代替太阳......
火盆犹如一个发热的小太阳,源源不断地散射着幽微的能量,驱赶着乡村的孤寂、人体内的寒凉。冬日里,庄稼人也不再忙碌,火盆成了庄稼人围拢的场所,大老爷们下棋,抽烟,吹牛聊天;大姑娘小媳妇们有的纳鞋底,有的织毛衣。乡村朴素的习俗就是在火盆的烘烤中开心的笑,开心的聊。乡亲们有时冻得咝咝哈哈的,或是有一肚子的怨气与苦闷,只要大伙往火盆前一坐,一边搓手一边拉起家常,心情就敞亮了很多。漫长而又难熬的冬季,倘若没有火盆周围弥散的温馨与乡情,那种漫长的寒夜就会透心凉的。
火盆驱寒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屋内有了火盆,别说是走近,就是远远地瞄着,心里也会有种暖意升起。上小学时,大冬天,教室门窗上贴的塑料薄膜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寒风直往屋子里灌,吹得我们瑟瑟发抖。放学到家后,母亲第一时间叫我到厨房土灶前把手伸进灶膛里取暖,要么把我拉到火盆烤手,待手回温了,看着我用小手焐焐脸颊,母亲就会开心地笑了。在这样习惯的动作里,母爱早已把我的身心给温暖了起来,好像一脉温泉涓涓融融地进入了血液,原本蜷缩的身子也挺直舒展起来。
儿时的冬天,总感觉日子过得太慢,冬天着实漫长。火盆不仅让冬天变得温暖,也让寂寞的冬夜变得热闹。一家人围坐在火盆旁,自然有了冬夜围炉的温情,身上一点都不冷了。夜晚坐在火盆旁,我和姐姐们一边做作业一边取暖;母亲做着针线活,父亲抽着旱烟袋......母亲看见我吗渐渐有了困意时,就会从灶膛里取出煨罐,把热水倒在瓷盆里,在大人的多次催促下,我们才很不情愿地起身,抹把脸、洗个脚、上床睡觉去了。
如今,火盆,早已被空调、暖气所替代,当今的年轻人都不知火盆为何物。火盆虽然早已绝迹了,但它曾经是我们的好伙伴,陪伴着我们这一代人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严寒的冬天。几十年过去了,但留在记忆深处的火盆模样依然是那么清晰。
作者简介
乔加林,男,70后,出生于江苏泗洪,1989年3月入伍,2001年部队转业回到泗洪。系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宿迁市作家协会会员、宿迁市散文学会会员、泗洪县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人民前线》《基层生活》《宿迁晚报》《宿迁日报》《江苏交通报》《江苏城市客运》《大湖徐风》《分金文学》《中国道路运输》《党的生活》《中国交通报》《劳动时报》《重庆农民文化报》《乡情》《城头山文学》《长淮》《芙蓉国文汇》《淇水文苑》《中华日报》《千岛日报》《晚霞报》《晚霞》杂志、《宿豫文艺》《华东文学》《楚苑》《团结报》《滨海时报》《金千灯》《中国社区报》《文化前沿》《国防时报》《校园作家》《河洛潮》、《双月湖》《家乡》《永宁潮》《蚌埠广播电视新周报》《生活周刊》《林中凤凰》《渭干河文艺》《老子文学》《黄海文学》《石榴》《南来北往》《齐鲁文学》《澳华文学》《四川政协报》《通辽日报》等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多篇作品入选年选和文集并获奖;出版散文集《岁月沉香》。现供职江苏省泗洪县交通运输局。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