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灸透六个穴,湿气无处藏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01
—
灸透六个穴,湿气无处藏
十人九湿,寒湿缠身,百病生;春夏进入你身体里的重湿之气,你不逼它,它自己是不会跑出来的,带入秋冬必成大患!不过,老祖宗留给我们了一项宝贵财富可以救命——那就是艾灸。
为什么艾灸对寒湿有奇效?
很简单,艾灸为纯阳之物,而寒湿为纯阴之物,阳进阴退!阳壮阴衰!
湿气进入我们身体的5个主要通道是:
1、肩颈部的“大椎穴”。2、前胸的“膻中穴”。
3、肚脐部位的“神阙穴”。4、腰部的“命门穴”。
5、脚底的“涌泉穴”。
从“大椎穴”进入的“湿气”容易引起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从“膻中穴”进入的“湿气”容易引起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
从“神阙穴”进入的“湿气”容易存积在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从“命门穴”进入的“湿气”容易引起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命门穴与肚脐相对。
从“涌泉穴”进入的“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膝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艾灸去湿的6大奇穴
1、关元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2、中脘穴。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目眩、耳鸣等等。
3、丰隆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此穴主治头痛、眩晕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尤其对于祛痰祛湿疗效显著。
4、承山穴。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就是承山穴的位置。
5、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该穴位主要功能是分流胃经经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进行艾灸之后还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
6、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该穴位主要功能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灸疗时间:每天一次,每个穴位灸30分钟。七天休息一天。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湿症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湿,另一种则是外湿。
除了上面所说的使用艾灸的方法令身体恢复健康之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千万不能够过度的服用烟酒或者是食用一些生冷的食物,这对于脾胃功能、消化能力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等等都具有非常不好的影响。另外,还应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