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罗晋泣血跪求:爸爸再爱我一次

Part one.

演员罗晋主演的宫廷权谋剧《鹤唳华亭》,初看有几分像《长安十二时辰》那样具有爆红气质:老戏骨的加盟,精美而有质感的服装道化,古韵十足的传统礼仪,有几场戏大段的语言古朴而颇有文采。

在看了几集之后我发现:故事的起因可以说是太子(罗晋饰)与父皇之间的沟通不畅所致。太子年少时母亲仙逝,太子赶到,在宫门前喊门不应,致使未能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这个风雪中悲愤蹒跚的镜头成为太子心中的噩梦,时常萦绕不去。

之后,偏心的父皇与他之间恪守君臣之礼,冷心冷面。太子毕竟还是个大孩子,每日给父皇晨昏定省从不间断,内心仍渴望着父爱,但父亲给他的永远是严厉与冷漠,对他十分苛刻。

与之相反,父亲对大皇子却慈爱有加,大皇子(贵妃所出)已经定藩却被挽留在京城,迟迟未曾支藩。每当太子来给父亲请安,时常看到父皇与贵妃、大皇子一起用膳品茗其乐融融,好像他们三人才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而自己只是个外人。

太子本是个单纯、敏感的少年,母亲早逝,他把所有对亲情的渴望都放在父亲身上,多么盼望得到父亲一个期许的眼神、一声小小的赞赏,然而父亲对他的态度与对大皇子截然不同,对他只有打压和峻厉。

在太子孤身面对大皇子一族的欺凌、朝中势力的暗箭时,父亲也袖手旁观,没有暗中助力。渐渐的,太子不再期待,将濡父之情寄托在授业恩师的身上,独创了一种书法欣欣然先请老师鉴赏,有了什么新鲜玩意儿都要请老师过目。

老师(王劲松饰)除了尽职尽责,也在他身上倾注了情感,老师深知他的困顿,不但教授他治国修身之道,还为他的生活考虑,要为他寻一位真正能懂他的太子妃。老师为了保护太子,致仕回乡在即,为他领罪,血洒殿前。

Fly Away

Part two.

每当太子不死心,问父亲的态度时,父亲总是显得冷酷无情。当他心仪文官陆英之女陆文惜,欲求父皇赐婚时,父皇却打算把陆文惜指婚给大皇子。

太子拜倒在父皇脚下,苦苦哀求父亲,泪眼望向高高在上的父皇,问出一句:“我所拥有的一切父亲难道都要把它给大哥吗?”

父亲心中不是没有波澜,但面上仍然冷漠如初。皇帝之后对近臣言,他是把大皇子当儿子,把太子当臣下。储君必须早早摒弃亲情,不被感情所左右。可见,父亲并非不爱太子,只是为了太子早日成才,继承大统对他进行的挫折教育。这像极了有的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从不给孩子赞赏,而是一味的严厉,反而给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人父母必然会为孩子的将来打算,但不能脱离孩子的个性与意愿。爱的表达是否准确,是现代父母的必修课。中国人讲究含蓄,情感不外露,对孩子的爱披着一层“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外衣。但是棍棒底下不见得出孝子,倒可能出逆子。

我的一位文友曾讲述过她与父亲的故事。她从小对父亲的印象就是暴躁,她的童年是在恐惧与压抑中度过的。只要她犯一点小错,就会遭到父亲一顿暴打,母亲的阻拦只会令父亲更加暴怒,她得到的惩罚就会更加严酷。而弟弟无论怎么调皮捣蛋,父亲总会宽宥他。

她作文比赛获奖了、考试得了满分,父亲从不表扬她,而是用怀疑的眼光看她,说她是不是抄别人的。可以想象:孩子满心欢喜地向父母亲报喜,父亲却给她“泼冷水”,孩子幼小的心灵该有多受伤!慢慢的,她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变得“稳重”。这其实不是“稳重”,而是向父亲关上了心门。

她变得患得患失,生怕自己行差踏错一步,惹父亲生气。在极度压抑之下,她早早的恋爱结婚逃离了这个令她心灰意冷的家。婚后她也很少回家,直到父亲因病去世,跪在灵堂父亲的遗像前,她说:我知道自己不孝,但当时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父亲到底有没有爱过我?

Part three.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童年的阴影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行为习惯与情感需求。

《温暖的孩子》一书中作者认为:个体在童年时期被父母或其他大人这样对待,可能会在潜意识里留下更多自卑:1、语言上的贬低;2、情感上的忽视,甚至漠视;3、行为上的体罚。

童年的体验会构建人一生的情绪人格。

曾经我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直到找到了根源。小的时候,父母和我开玩笑说我是垃圾堆里捡来的。耳熟吗?不少父母都说过吧!

虽然他们只是随口说说,对当时的我来说却是惶惶不可终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乖一点,否则就可能被送走。我不敢有过分的要求,不敢肆意妄为,我觉得任何人对我不好都是他们的“本分”。虽然后来明白了那只是一句玩笑,但已经造成了心理阴影。

父母亲的“泼冷水式教育”,其实是怕孩子得意忘形,怕孩子不知收敛锋芒,也是希望孩子愈挫愈勇。但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有的可能会愈挫愈勇,有的却会愈挫愈怂。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如果父母都不能及时给孩子赞赏与包容,你的孩子又怎么会自信阳光呢?

当然赞赏不是一味的表扬,那和“捧杀”无异。孩子虽小也要给予他人格的尊重,挖掘他的闪光点,赏识与批评、建议相结合,准确、具体的赞赏,理解信任、肯定鼓励孩子。在爱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一定是自信又温暖的。

我不是心理学家,只是看《鹤唳华亭》这部剧产生了一点想法。戏中的罗晋苦苦哀求的父爱求而不得、爱情求而不得,后面的剧情我不清楚,即便他成为一位好皇帝,也不会是个幸福的人了。

喜欢本文请点 在看 

- end -

作者雪凝儿,南京市作协会员,小说曾获全国铁流文学奖。善于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别样风景,感悟人生,从心出发,写生活的爱与哀愁。

(0)

相关推荐